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端午传说

(2010-06-15 09:40:07)
标签:

端午

杂谈

端午传说

端午传说

古人认为,五月是毒日,初五是恶日。据说“阴阳争,血气散”。《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要求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载:“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就是指用兰草水来洗澡净身以驱邪。不仅如此,古人认为这一天生的孩子也很不吉。《史记·孟尝君列传》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五日,当时他老爸劝他老妈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义》载:“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王充的《论衡》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因为是不吉之日,所以自古就有在这一天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的传统。其实现在看来,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浴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或是用来针灸。据说这种艾草,在针灸的时候别具有疗效。一般人则将艾草扎成虎形,或是剪彩作为小虎,再粘贴艾叶于其上,在端午节时配戴。除了采艾之外,也采菖蒲来泡酒。古时端午节还有送人菖蒲扇的习俗。早期的扇子大多以蒲叶制成,由于菖蒲具有禳毒的功效,故古人称为“避瘟扇”。唐朝的端午习俗还有所谓的“五时图”。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卷一载:“北朝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所谓“五时图”,就是在纸上画蛇、蝎、蟾蜍、蜥蜴、蜈蚣,也称“五毒符”。据说这五种有毒的生物只有同时存在时,才不敢互相斗争、和平共处。所以,挂五时图就可以防止这些毒虫作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