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我说----道德经别解29》
(2009-12-05 13:41:28)
标签:
道教修道老子道德经张天师杂谈 |
我们还是继续学习《道德经》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凡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或强或羸
,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取天下”,是治理天下之意,也是指修道者修炼自身精气神之意。“而为之”,就是要有所作为。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这句是说如果有人想为满足私欲去治理天下,我预料他一定不能达到目的。
“天下神器,不可为也。”天下是很神圣的东西,不可以强去占有控制它。
天下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现实中的天下世界,二就是我始终在讲的我们的身体。人的身体是意识灵魂的依据负载,人人都想求得身体的健康及一些神通,甚至是超越体能,我们的思想意识直接控制着身体的活动,修道者不能去强迫自己身体去活动。要顺其自然地用无为的意识,使体内元气充足。
我们的私欲就像一只黑手,在我们的意识中翻江倒海,使我们内心不平衡。人都有私欲,你越想往下压制,它会越上升,这种私欲就阻碍了元气在体内正常的运行。
中医讲:七情导致疾病。这是很有道理的,元气在体内是柔弱的,不能强迫去控制它,去压制。
现在人们都说自己活得累?每一天坐车坐电梯其实没有太多体力活动,但为什么会累?就是私欲私心太多,体内元气越来越弱,身体疾病也就多起来。还有的人急于练功求成,当体内产生真气后,要合理慎重地运用,不能为求功能跟神通,运用真气来拔苗助长,历来很多修成者都是默默无闻,知道养生之道以无为心态去看待这个世间的万物。所以老子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人是万物之灵,但是也要遵循自然法则,今天有一人跟我说他学圆光,能把水练得怎么样,看见什么。我只问他一句:你能看到那里地下有宝贝我去挖挖?
当然他看不到。
凡物或行或随,或 或吹 ,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任何事物都是这样的,你想走在前面的,却反而走在人后。你想走在后面,但是后面还有人跟随。当你想轻吹一口气,吹出来的却是急的大口的,本来想强壮却变成瘦弱。羸(读雷音)是瘦弱的意思;隳(读灰音)为堕落之意。或载或隳,这是说想往车上装东西却都掉下来。这一段其实老子也是再给我们说打坐修道的秘密。我们既然知道强用意识私欲去运用体内元气就会耗损自己的生命能量,所以体内有真气产生时,意识不能太紧太前进,只能跟随真气不能强去引领。
所以老子又说了: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所以真正能悟到的修道之人,总是避免自己的意识去过于强求,过盛,追求舒适,奢侈的主观行为。修道者,应秉持自然无为的原则。杜绝自己追求奢华,安泰的欲望控制自己极端偏激的思想。
我们这个世界被称为欲界,做到真正的无欲是不可能的,只能用清净之心去看待,去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只能用清净之心去看待这纷纭的世相,去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这就是我们修道者的道心。
静坐修道与平常生活中,对与一些不平衡,不满意的事及人都不要有过激的想法,产生怨恨。好我就说到这。
中医讲:七情导致疾病。这是很有道理的,元气在体内是柔弱的,不能强迫去控制它,去压制。
凡物或行或随,或
前一篇:虚靖天师宝诰
后一篇:台湾洪百坚道长点金井法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