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正一鹤道人
正一鹤道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2,869
  • 关注人气:2,6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员张先生感悟

(2009-07-26 08:33:03)
标签:

道教

道德经

修道

道经

龙虎山

杂谈

分类: 学员心得

大道无形,大德为先

 

 鹤师:

  您好,今天交上我的第一篇学习心得。

   一直来心里都觉得有点怪怪的,因为我心里老惦念着该做的事情没有做,这件事情就是写心得,曾经有6次在深夜里静静回忆课程,也曾经6次有过写心得的冲动,可思绪总是断断续续,但灵感不灭却又不可控制地在我脑里飘忽,我就这样一直地压抑着内心深处某些道不出来的想法。直到今天早晨看到了鹤师在群里引导群友文晔,并针对一些易界现象批评到:当前很多研究易经的人,以为写几篇论文、算几个命例卦例、参加易学大会就是成功,说穿了都是群精神自我满足,再拿易经跟道法当精神鸦片,在网络上在虚幻中过瘾。这句话一下子就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才能开始动笔学下这篇心得感想。

    进群学习后,我觉得收获很大,借这次写心得机会向鹤师您表达感谢之心。通过学习我对《道德经》有了深一步的认识,它不是一本简单的书,里隐藏了道法术,三个不同层面的东西,《道德经》基本可以看到太极图和无极图,那就意味着,里面还藏着阴阳五行八卦和其他的更多的内容,只是我们没看出来,所以我也认为《道德经》深不可测。我特佩服老师对《道德经》阐释,和鹤师学习《道德经》后,有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在学校学习,教科书总是把道家“无为”思想说的很消极,包括现今许多译本,以及百家讲坛的一些专家,认为那是一种自我逃避、精神超脱的避世思想。在学习鹤师的课程后,我总感觉有很多地方他们好象解释错了,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领悟到道德经的精髓。就拿“无为”来说吧,我个人理解“无为”是建立在“道”的基础上的,“无为”不是让我们什么都不做,它是一种手段和方法,通过“无为”手段达到“无所不为”才是《道德经》的积极意义所在。“无所不为”是彼岸;“无为”是渡船,是手段和工具;“道”是材料是基础是根本;“德”是人的心性。“无所不为”以“无为”为根;“无为”以“道”为根;“道”以“德”为根;“德”,人也,性也,心也。“道”是根本、本源、无极、元始、混元、是万事万物规律,道化生万物万物又变化运行造成万象,而扫去万象(==无为)又回归于真我(==无所不为)就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道造化万物由德来蓄养,所以修道,必需以“德”为根基,来证道成道。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当初我问鹤师的第一个问题“修道应该从哪方面做起”,鹤师你告诉我说“先修平常心”,现在回忆起来真是感慨万千啊。所以,今后我决定这样走:以德入道,以道修无为,修好无为以证得真我与道合,最好达到无所不为的彼岸。(妥否?)

     一直来我认为《易经》是阐释“天人合一”,《道德经》是引导我们达到“天人合一”,以证得真我,最后与道融。今日我猛然醒悟为何入道条件之一“要有一定的易学基础”,而鹤师以易悟道后又逐步淡出易学,七年来在网络上弘道布道,沉浸于道教经文科仪的玄妙之中,这真是境界之外的境界追求啊!我期待着鹤师今后引导我们如何通过易学来悟道。最后,一个困惑我很久的问题借此次机会向鹤师救教,这个问题是:天上的星斗如何和地上的五行和八卦使用产生神奇的力量?

学生自知生性愚钝,偶然所思所想,希望鹤师批评指正。

 

 

                                  

                                                    学生:地天泰

                                                    书于广西钦州

                                                   2009-7-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