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子我说----道德经别解21》

(2009-07-17 08:15:53)
标签:

道德经

道法

道教

老子

正一

修道

道经

杂谈

分类: 法门开示
     《道德经》 越来越难讲了。说实话凭我的理解及语言表达很难把老子对大道的描述讲述清楚,我只能尽力,水平有限,望大家见谅,有错误大家可提出一起研究。
   今晚我们学习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道信。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孔字很多人都理解为孔眼之意,也有人说孔是大的涵义。我理解孔应为空洞之意。孔德就是指无涯无际,虚空包容万物而又运动不停的大道。虚空无尽的大道包容万物,万物无不依循着大道的规律去运行。大道本身就是宇宙之本又是万物的法则和规律,所以说"唯道是从",大道虚空幽深,运转万物于其中。恍惚本作光明忽闪不定之意,恍是心上之光。从科学角度来讲,是粒子运动发出的光。  从修道上讲,则是我们心头悟的道性光明。“惚”是不定之意。这一章里老子在深入大道精髓后,把大道的本质、其中内含之象都说清点破。老子在这里首先提出“孔德”。以德来言道,德是道所演化形式,道是本质。恍惚是其光华不定似有似无,当我们修道后就会体现。德能包含万物,但其本质却是大道,按道的规律去运转,在这其中恍惚间似有似无,玄秘无比。老子难已表述就用了惟恍惟惚来说明此是情景,但其中又有象,这里的象是指宇宙生命的隐性物质基础,就是我们常说的玄牝之窍通后产生的先天真气。
我前年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吃饭,看见上面挂的标志是阴阳鱼,后来得知是李政道先生所绘制的,看来科学家们也意识到了古人用阴阳二气表示天地万物的运动状态。
    我们静坐的目的就是要探求生命及宇宙的真相,在静中去感悟生命的最神秘的物质基础,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此时眼前光明不定,大道就会在心神中显示出有象有物。我们用静坐中所得到的那种虚灵之意,去感知,去探索。这是肉眼看不见的。道在静中气中,恍惚不可捉摸把握,但却能感觉静中精气神凝结成的物象,这就是初步丹成之象。
    老子接着又讲到“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窈冥就是深静之意,这就是讲修道又进入更深的一个层次。<庄子在宥>一篇里有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就是源于老子此意。精古通情,这里把精看作是物质的精华、宇宙的真气。又可以看作理解为万物相通之情。“信”,是相信,不疑之意。这里“信”字可理解为秩序,原理。
当静坐入到更深远的境界之中后,大道包含了一切物质存在的原理和精华。物质这种精华的存在是处在人眼不见的空间中,它是真实不虚的。当你在特定状态捉摸到这些时,它就表现出非常信验,真实的效应。按照有条不紊的秩序去运行。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甫。”去是远离的意思。甫有大的含义,有又父的意。这里引申为开始、初生。下句的众甫就是万物的开始。这句就理解为:自古到今,大道所表现的这一切都在存在,并且一直在反映万物的活动始终。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老子最后他说:我为什么能知道万物的性质以及它们活动的始终呢?也就是依靠这个“道”办到的。大道生养万物赋予众物之生命的精华物质,老子依道而修性,前几句他讲了在功态中观察到生命原物质所运动的状态及形质,这就是与前面的"孔德之容唯道是从"想对应。功中所得到的感应,首先要静下后包容万物,逐步去体会深入。功中的阴阳二气运行产生种种气感,形成一个气场。这个气场是有外至内,在人体与外物中发展震动。这时眼前与心灵上,恍恍惚惚,就会感到大道的物与象。眼前会出现丹种这种物质,必须与修道人的心神意念相关。产生的前提是精气所化,但是必须要靠元神所去感知,在又更深一步的钻窈冥后,就会对于这种物质就更了解到了其内在的运行秩序,这些都是依道而行。
    如果掌握这种在深远、幽明的境界中,体会到精微的丹气粒子,这些丹气微粒最纯真无杂,并携带着生命的信息。自古及今,我们修道有成就就可以用此来考察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就可以知道万事万物的过去并可以预测未来。
    这一章绝对是修道的奥秘所在。一般人很难理解,所谓的修丹,实际就是修的是这种气场,修的丹气粒子。我们人类平时忙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解决吃饭生活的问题。是从内到外,而修道是要从外至内,感觉内在的精气变化。要想如何了解宇宙万物演化运转的规律就好好潜心悟道。
   好今天就讲这些吧。说得再多也得去靠自己悟及修证才行。这一章全是修道中的境界,只有天眼开通,才能深入三味,观察到物质之精的变化,你们理解的天眼是那种能看见鬼神等的眼。那实际是是鬼眼。我说的开天眼,是指观察到宇宙生命的本相 ,是观察到宇宙生命的最精微的物质。
     静坐都以为是看破,是叫你什么都不想,实际这只是初步叫你放下欲念。当心神达到清静、窈冥之时就会体会到丹气物质。此时心神必须要深远无物,已无我之存在才可感知。
   人有三种对实物的感知状态,一是做梦,是纯精神;二是现实去感知;第三种就是道中境界。世人都是在梦中,梦是自发性,没有逻辑思维,梦是种自我无意识的去感知,而修道就是有主动地去悟,所谓的觉悟,就是从一种境界体悟另一种境界,你们只有跳出现实的境界,进入道的境界,才能真正地认识自我,认识现实,所以精神也能达到无我的状态,而感知到事实会有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