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五故事》之43:醉在鞍山

(2023-01-14 16:29:58)
标签:

财经

历史

情感

旅游

文化

分类: 历史

小引:“无锰不成钢”。我在《八五厂,永远的记忆》一文,提到八十年代,八五厂在为国家实现年产一亿吨钢的“钢铁大国”目标过程中,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其中有许多具体的“八五故事”,现从《岁月年轮》一书《东北走笔》一文中,选一则发表。

 《八五故事》之43:醉在鞍山


《八五故事》之43

                                醉在鞍山
                                        高言常

 1983年1月,天寒地冻的季节。腊月初七,我来到冰天雪地的鞍山,正值“腊七腊八”鞍山最冷的时候。这个著名的工业城市是我国的“钢都”,有当时全国企业首屈一指的鞍钢,号称40万职工。鞍山市130万人口,主要是鞍钢及其附属企业和家属。沿沈大铁路把城市一分为二,东为铁东区厂区,西为铁西区生活区。和东北其它地方差不多,整个城市是一片灰蒙蒙的感觉。从火车站到鞍钢,我是乘有轨电车去的,比起60年代在上海坐的有轨电车,显得要笨拙一些,那时北京上海已经拆除有轨电车,鞍山是少数还保留的城市之一。鞍钢太大,部门机关分散各处,我住在原料处附近的外国实习生招待所,设施好,有电视看,80年代初还不多见。此行到鞍钢的任务是求援钢材,去原料处询问,已经呈报总公司,按规定必须分管的C付总经理签字批准。为追促此事,特地赶到鞍钢人俗称的“大白楼”——总公司最高机关所在地。不巧C总外出,只见到他的秘书,于是我滞留鞍山。空闲时间,仔细逛了这座工业城市,规模还是很大的,仅大街上的几个大百货商店,就比当时遵义的大得多。隆冬季节的鞍山,到处是白茫茫一片,堆在路边的积雪,据说整个冬天不会融化。这里有条“2.19”大街,还有个“2.19”公园,因为鞍山是2月19日解放而得名。时值腊月初八日,铺满积雪的公园少有人烟,除了我这个外地人,谁会到这里来?忽然传来一阵阵嬉笑声,原来湖中冰封而成的滑冰场有不少青年正在溜冰,看来挺热闹的,就这样我呆了一周。

《八五故事》之43:醉在鞍山

1988年在旅顺参加全国钢铁排产会

  时隔五年的1988年,我却作为鞍钢的客人,再次来到这里,受到截然不同的待遇,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也。那些年是铁合金吃香的年代,我们铁合金厂成为全国各大钢厂的追逐对象。1988年9月,在旅顺的排产会刚完,我们就被鞍钢作为“贵客”盛情邀请来到鞍山,住进鞍山最好的东山宾馆。此行,我有机会参观鞍钢公司这个全国最大的企业:在人人仰慕的“大白楼”鞍钢大门拍照,留下难忘的纪念;登上高高的983立方米的九号高炉平台,观看出铁情况,滚滚铁水奔流而出,大开眼界;行走在三炼钢厂百米宽一公里长的厂房,看到巨大的转炉出钢的情景,钢水倾注气势磅礴,惊叹不已;最后在冷轧厂长长的轧辊机边,看到飞舞的钢板不断形成一条长长的巨龙,一批批有用的钢材就此诞生,长了见识。此行,我了解到从铁矿到钢材的钢铁生产全过程,等于上了一堂现实的生产知识课,使我受益一生。

然而,这次我却醉倒在鞍钢。当晚,鞍钢盛宴款待我们这批全国各大铁合金厂的客人。由于八五厂长期以来,无论如何困难,总是确保鞍钢的铁合金供货,有力支持了鞍钢的生产,因此与鞍钢有重要缘分。所以八五厂成为宴会上一个主要的宾客,这样,我被请到主宾席。这一桌是鞍钢总公司的领导和少数铁合金厂的厂长,总公司的J付总经理亲自作陪,和我坐在一起,他是云南人,我们攀起了大西南的云贵老乡。他感谢八五厂长期对鞍钢的支持,首先向我敬酒,受宠若惊的我站起来,一饮而尽,这下好了,其他鞍钢的同志纷纷向我敬开了酒,于是我成为“主攻目标”。这天上的是洋河大曲,我熟悉的八大名酒,又一瞟是没有喝过的38度,仗着年仅不惑酒量大,善饮的我,顿时放松警惕。后来才知道能喝白酒的,38度最容易醉。席间,我要推辞,别人云,和他都喝了,为什么不和我喝?看不起我吗?加上八五厂同去又不懂喝酒的 G君在一旁说:高处长能喝!我只有来者不拒,一杯又一杯,不知喝了多少,东道主连声夸奖:高处长豪爽,象我们东北人一样!我更是飘飘然了。不知不觉,我成了那天桌子上的主角。回到住房,又发现那天在宾馆,只有我们厂被安排住套间,而且放有水果,是那天客人中享受规格最高的一家。峨眉厂Y厂长来访,无不嫉妒地调侃道:高处长,你们住的好高级啊!我回访他,确实住的是单间,条件比我们差。其实,我明白这是八五厂长期对鞍钢支持的一种回报。那时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属于国家战略物资的铁合金十分紧俏,我们的铁合金确保了鞍钢的生产,支持了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有一年,鞍钢硅锰合金告急,等米下锅,八五厂硬是在短期内组织专列发往鞍钢,解了燃眉之急。鞍钢正是怀着这种感激之情对待我们、对待我们八五厂的,我只不过是代表而已。当晚,酒兴大发,我醉了!酒劲一个劲上来,大醉而特醉!“人生难得几回醉”, 这是我人生少有的大醉。

《八五故事》之43:醉在鞍山
  1988年在千山

 次日,去千山游览途中,我的酒劲还没有完全过去,冶金部的Z处长指着我开玩笑,喝多了!大有水浒上被灌蒙汗药后,直呼“倒也!”的感觉。担心我的身体不适,鞍钢白头发的H处长一直陪我,并且不断给我照相。这里要写上一笔的是,这天,我经历了人生的一次风险。千山“天上天”一段高山险峻陡峭,风光别有情趣。我随着游山的队伍,沿着山路逐渐攀高,穿过山涧,进入了仅容一人通过的峡谷,踩着碎石往前,突然,前面的人不见了,轮到我来到沟口,天啦!我大惊失色,前面是绝壁深渊,我出现在悬崖峭壁上了,这时已经到了后退不得(后面是一个挨一个的人),前进无路的地步,真是置身维谷、进退两难了……“高处长,拉住铁环!”突然崖壁上方传来声音,抬头看,崖壁凿有脚蹬,并且安装有铁环,前面的上海厂S君正在往上攀援。此时的我已经顾不得“恐高”害怕,顾不得手脚发抖了,求生的本能使我不顾一切抓住铁环,“抓紧,不要往下看!”S君再次提醒。我手脚并用开始艰难的攀登,经过几米的努力,终于登上了顶峰,看见一个个登上顶峰的人,我简直有了再生的感觉,于是在“天外天”摩崖石刻前留影。下山后,远处回首正在崖壁上攀登的人影,还心有余悸……

《八五故事》之43:醉在鞍山

2023.1.10

(此文刊于《遵义晚报》2008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