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商》杂志
目前舟山自贸港区尚处于建设初期阶段,在功能定位、规划布局、政策探索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自贸港区设立的利好,已经初步显现。
秋日的阳光中,宁波国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国年正在为新项目忙碌着。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以房地产和现代高端服务业为两翼的宁波国骅集团,在今年年初得知舟山申请设立自贸区的消息以后,便马上开启了项目考察和产业布局准备。
“很多宁波企业对于这个消息反应都非常快。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福音。”电话那头,丁国年不掩兴奋地和《浙商》记者谈起了他进入舟山自贸区的项目筹备经过。在舟山自贸港区获批的消息确认后,更多浙商心怀各自的期待,前去舟山考察项目。在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张汉东看来,这只是万里长征开始的第一步。
近水楼台先得月
“舟山自贸区现在是批了牌子,国家希望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在这里能够有所作为。”张汉东表示,目前舟山自贸区尚处于建设初期阶段,在功能定位、规划布局、政策探索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其中的利好早已显现。
舟山自贸港区定位为大宗商品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但是张汉东认为,舟山自贸区带来的利好,远远超出这两方面。随着舟山自贸区的启动,自贸区及周边地区将吸引一大批企业前来投资,尤其是浙商。交通运输业、临港工业、大宗商品交易中转、海洋旅游、海洋科技等等产业,都蕴含着无限商机,值得去探索和尝试。各种重大建设项目更会落地在舟山,给区域功能带来巨大的改变。
丁国年告诉《浙商》记者,自得知舟山在申报自贸区的消息以后,国骅集团马上进行了市场调研,布局舟山项目。“舟山有海洋经济、佛教文化,客流量非常大,未来还将更大。在自己家门口有这么好的自贸区,我们必须用好这些优势。”丁国年说。他认为舟山自贸区将成为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一个跳板,尤其是对于宁波企业家来说,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到目前为止,国骅集团已经在舟山策划布局了包括石油化工贸易、海上旅游、通用航空、军民融合产品等等多个项目。
丁国年告诉《浙商》记者,身边也有很多浙商在讨论舟山自贸区的利好。对于很多转型中的民营企业来说,或许也指明了一个大方向。
“自贸区只是一块区域,但是围绕这块区域,我们却可以做很多文章。”正在舟山嵊泗县筹备旅游度假项目的宁波雷蒙德集团总裁陈阳告诉《浙商》记者,他们在嵊泗县花鸟岛上的项目包括酒店、水上乐园、旅游房产等等,自贸区的建设预计将给他们的项目带来可观的游客流量。“原来说舟山是‘上海的后花园’,但现在越来越多周边其他地区甚至是东北省份的人来到这里旅游。”
机遇中的挑战
虽然利好众多,但张汉东认为,建设自贸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舟山本岛的经济总量有限、基础设施还不够。虽然舟山自贸区是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国情下对外开放程度最高、最具综合性的一种,但是和国外成熟的自贸区相比,差距还很大,各方面要突破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短时间内不要期望值过高。”
从参与其中的浙商实践者来说,也存在一些担忧。陈阳认为,目前舟山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一个很大的短板,“当然,随着产业、项目的进一步落地,相关的交通配套一定会逐渐跟上。”
丁国年则表示,他们对税收优惠政策看得并不重,更看中的是环境,特别是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希望舟山自贸区能在这方面给予民营企业更多“惊喜”,能给国骅集团在舟山的项目更多的背书,让更多优质的民营企业能够积极、安心地到自贸区投资创业。
很多人嗅到了舟山自贸区的商机,但是舟山自贸区最后将打造成怎样一艘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需要用时间、激情和耐心去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