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先生”,梦系华侨
你可能很难想象到,眼前这位工作中身着正装、不苟言笑的基金掌舵人,早年却是一名射击运动员。“实际上——掌舵基金,和射击、测量一样,都是高精准要求的职业,差之毫厘,可能就失之千里,在基金行业,一个细微处的忽略,很可能就会导致大的失误。”杨宇潇说,操盘基金,有些类似射击运动中最高难度的移动靶项目,或是飞碟项目,要从快速掠过、足以迷乱眼睛的众多目标中,精准找出最理想的目标,然后果断射击。
说到华侨基金的缘起,就和他对浙江经济发展大势的精准洞察有关。剑桥归来后,担任浙江省侨联青年联合会副会长的他很快发现,浙江有着雄厚的华侨资本,这些资本有着强烈的投资愿望,但总是找不到好项目。
了解到华侨资本的苦恼,杨宇潇和他的伙伴们马上意识到,也许可以做个华侨基金,它应该是可以促成华侨资本抱团,并成为华侨资本和优质投资项目对接的平台。
“我们发自内心地为能投身这样一件具有时代先行者意义的事业而激动。”
杨宇潇认为,基金公司是专业性投资机构,通过自身专业性为投资者寻求好的投资项目,促进财富增值。“华侨基金的作用,就是架一座桥,对接华侨资本与浙江经济。它在政府引导基金的带领下,引导侨商资本回归国内实业投资,使金融资本有效地助力实体经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而有效解决民间借贷‘空转’现象。”
稳健投资,助力建设
华侨基金将自身定位为“政府跟投型基金”,目前已拥有一支包括多位业内资深投资合伙人在内、由100余位专业人员组成的投资团队。资金主要投向国企、央企、地方政府平台类项目,专注于五大项目投资:中国新型城镇化基金、旅游酒店基金、科技创新基金、健康产业基金、绿色能源基金。目前,公司还在筹划发起成立文化产业基金、并购基金及其他股权类投资基金。
当然,对于这个投资定位,杨宇潇反复强调的是“稳健”,他希望借助政府项目的公信力,树立华侨基金稳健、值得信赖的市场和业界口碑。
稳健之外,杨宇潇也强调“契约精神”,他说,这是基金行业最核心的精神。
一年半来,华侨基金快速发展。2014年7月,经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审批,华侨基金正式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2014年8月,华侨基金又成了浙江省城镇化基金专业委员会首批委员单位。
产业构想,跨界互联
2014年12月,华侨基金打造的又一力作——“华侨国际•金融发展中心”正式落户钱江新城。
在杨宇潇的构想中,华侨国际•金融发展中心就是未来杭州的“垂直华尔街”、是跨界互联网金融的试验区,更是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创新创业实验基地,它将学习华尔街金融模式,打通金融生态链,形成金融总部聚集区。
“打造最具实力和潜力的浙江互联网金融CBD,打造国内具有标杆、示范作用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中心,圆一个浙江新兴金融中心的中国梦。”杨宇潇这样描述他的宏大但已经落地、正在一点点变成现实的构想。
同时,华侨国际•金融发展中心也将是一个“资本相亲平台”,杨宇潇在办公桌前站起来,很具体地想象着这样的场景:以后,他还将邀请他在海外的合作公司如骑士资本(KIG)、瑞士资本(Swiss Capital)、新加坡私人银行、美国银行私人银行等国际投行都入驻到华侨国际,大家聚集在一起,对良好项目进行分析和产品研发——正所谓楼上楼下,把活干掉……而笔者也仿佛看到,这就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一座桥梁。
■摘自《浙商》杂志2月合刊“封面人物”,文/记者 倪轶容,摄/鲁统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