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米“芯”累

(2015-02-06 10:53:07)
标签:

股票

长期关注小米的人会发现,这家明星公司最近开始悄悄地调整自己的主攻方向。在最初的战略布局中,小米常说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手机、MIUI和米聊;如今这一说法已经从小米公司的官方发言中消失,取而代之频繁出现的是小米盒子、小米路由器、小米电视等硬件产品。显而易见,小米公司已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硬件之上,雷军也在内部会议上直言“智能硬件是下一个千亿级的市场”。

小米正变得更“硬”,而且在手机之外,一下铺开如此之多的新领域,这对于小米这样不谋求拥有任何一份产能的企业来说,在如何整合好合作厂商的制造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其中的重中之重便是供应链。

小米曾因供应链跟不上,选择了饥饿营销,如今它搞定了富士康,却又面临芯片供应商的制约:最初为小米站台的高通降低了与小米合作的优先级,曾经被小米寄予厚望的英伟达退出手机芯片市场,撑起红米系列的MTK也停止与小米后续产品的合作。小米再一次面临供应链的困境,而且是手机最核心部件——芯片的供应问题。

 

与芯片厂商的恩怨史

随着英伟达、博通、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等芯片厂商的退场,目前手机芯片的主流只剩下高通、MTK和Intel,分别占据了66%、12%、7%的市场份额。小米为了提高产品的“逼格”,在旗舰机型小米系列上只能选择高通,入门机型红米则只有MTK一个选择。

高通降低与小米的合作优先级,是因为小米2选择了英伟达,小米3同时采用了高通、英伟达两家的芯片,这让高通心生不满。小米4作为最新的旗舰机型,所用的芯片竟然只是高通骁龙801,而不是最为高端的骁龙810,甚至不是高通骁龙805,双方互相捧场的合作关系告冷由此可见一斑。

MTK在功能机时代为华强北的“山寨机”提供解决方案,到了3G时代逐渐走出山寨机的骂名,但产品相对高通等依然较为低端。当初MTK供给红米的芯片产品,是它进入中高端芯片市场的敲门砖——MT6589。小米将应用了这款芯片的红米手机定价为799元,后来更是降价到599元。MTK想借助小米公司一贯高大上的产品发布会树立自己中高端的形象、并撬开中高端芯片市场的雄心,被这不足千元的定价浇了一盆冷水。“MTK通过小米卖了不少货,但利润率和品牌美誉度都蒙受了一定损失。”产经评论员尚吉刚说道。

今年魅族推出了装载MTK芯片的MX 4,定价1499元,却被小米嘲讽为“价格最高的MTK手机”,更是让MTK心生不满——凭什么MTK的芯片只能用于千元以下的手机?

在后续合作上,MTK虽然仍给红米1s和红米Note供货,但已经决定停止与小米后续机型的合作。没有新的芯片,这意味着小米在入门机型的迭代更新上陷入困境。

对此,杭州一家曾放弃与小米合作的智能硬件厂商认为:小米为了避免所有的鸡蛋都放到高通的篮子里,寻求与英伟达、MTK合作,可以理解,但“小米缺乏产业链共赢的心态”,导致了MTK在小米后续产品上停止合作。

尚吉刚对此也抱有同样的观点:“小米太过精明和自我,忽视了合作伙伴的感受。”

 

失去高通专利保护伞

由于以整合他人制造资源为模式,因此专利缺失一直是小米的软肋。2014年11月有媒体风传,中兴、华为等厂商向小米、OPPO、步步高等国内手机厂商广发律师函,称后几者侵犯了中兴、华为持有的专利。不过,后来华为官方声明“目前没有向国内手机厂商发律师函”;中兴的态度则比较暧昧,表示“尊重有利于终端产业健康发展的知识产权保护行动”。

之所以风传华为、中兴要对新兴手机厂商挥起专利大棒,与高通反垄断调查有很大关系。2014年初,国家发改委便开始针对高通开展反垄断调查,历时近一年,调查结果已经完成,只差公布。据悉,除了高额罚款、降低专利授权费用外,取消高通推行的“反向授权协议”也在处罚当中。

高通“反向专利授权”指厂商在购买高通产品时,必须将自有专利同步授权给高通,同时允许其他购买高通产品的厂商也免费使用这些专利,从而共同蓄成巨大的专利池,帮助客户解决专利纠纷。这样的规则对于小米这样缺乏专利的新兴手机厂商是有利的。而现在,高通这把“保护伞”眼看就要傍不上了。

杨元庆在评价小米的专利案时说:“(小米)在创造新的业务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同时,也要考虑尊重游戏规则。”这也隐隐透露出他对小米通过高通“反向专利授权”免费使用其他厂商专利的不块。

国内的专利大棒尚未挥起,在海外小米已遭遇了专利缺失之痛。2014年12月初,印度德里高等法院裁定,小米侵犯了爱立信的专利组合,并下发了禁售令。12月12日,小米官网也发布英文公告,宣布暂停在印度销售小米手机。

印度被小米视为重点市场,小米派出了印裔高管——小米国际运营副总裁雨果·巴拉坐镇,并招揽了一大批印裔的Google高管。可惜如此豪华的团队刚开始运作不久,就被爱立信发起的专利官司所压制。

一旦小米需要向专利大户缴纳专利费用,那小米的发展堪忧。小米科技2013年的营收约为265.8亿元,净利润约为3.5亿元,净利润率仅1.3%。如果按照印度法院判定印度本土手机厂商Micromax向爱立信缴纳手机售价的1%作为专利费的先例,那么2013年小米净利润的大头将为他人做嫁衣。如果小米抬高售价,那么它高配低价的性价比优势便成为过去。

中华酷联和小米的不同选择

三星和苹果都非常重视芯片的供应,前者拥有自己的芯片产品——猎户座,以及半导体工厂,是唯一一家能够自产芯片的手机厂商;苹果则自行设计了芯片,同时向代工厂投入巨资保证产能。据业内人士估计,三星、苹果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芯片设计、制造。

作为国产手机曾经的代表品牌,中兴、华为、酷派、联想在供应链、专利方面选择了两条不同的路径:中兴、华为有着国产手机厂商难以望其项背的研发能力,联想则拥有其他企业难以企及的供应链管理能力,酷派则在支持芯片厂商的方式上领先。

华为、中兴、TCL等企业,都已开始布局供应链关键环节。华为自主的海思芯片已经在华为多款手机上应用,取得了不错的口碑,TCL旗下的华星光电预计明年推出手机屏幕面板。

PC时代的联想,在售价比同样配置的国外品牌便宜、毛利更低的情况下,通过供应链、渠道的极致管理,竟然收获了更多的净利。移动互联网时代,联想也将这两项能力平移过来,并保持了与Intel的良好关系,将Intel的手机芯片应用到自己的高端机型,取得了不小的优势。

专利方面,联想在收购Moto的同时也购买了2000项移动通讯的专利,并和Google达成了专利交叉授权,获得了2万项专利交叉授权,专利储备足以和高通、华为、中兴等专利大户抗衡。

酷派则通过与高通等芯片供应商保持良好互动,获得了供应商的支持。在其他厂商努力出清3G存货、观望4G的时候,酷派就推出了多款4G手机,成为国内最早推出4G手机的厂商之一,与芯片供应商一同打开了4G市场。

小米走了一条合作研发的路径。当脚踏多条船的路线失败后,小米选择了与大唐电信旗下子公司联芯科技进行合作,购买了联芯科技的SDR1860平台,并与之组建合资公司。然而,联芯科技是国产芯片厂商中较为弱势的一家,落后于海思、展讯。大唐电信的专利也主要集中在TD-LTE上,即国产的4G标准,这些专利能够帮助小米在国内的4G市场畅行,但鉴于大多数海外运营商都采用FDD-LTE标准,此举效果如何,尚难评价。

  █《浙商》杂志记者 傅永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