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缩义乌海外落地
(2014-09-11 12:50:57)
标签:
it |
《浙商》记者 傅永恒
一部分与目标市场相适应的商品将被运至海外,放置在展示厅中,海外采购商不需要来到义乌就可以接触到商品,这一模式比在当地建一个小商品城成本要低廉许多。
在近年完成对国内市场的全方位布局后,2014年4月,义乌购——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官方网站启动了全球计划:义乌购合计划。这一计划旨在将义乌购打造成蛛网式、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全球小商品采购批发平台。它通过发展海外合作伙伴,并充分发挥义乌购的信息平台优势、交易平台优势以及对商户的管理优势,从而为海外买家采购提供便利的合作项目。
义乌购合计划是义乌成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以来,深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又一步。义乌是一个风向标,外贸的风在义乌要往哪吹?
合纵连横
“让全球各地的采购商都来义乌有点不现实,但让义乌小商品城的商品展示在海外采购商面前,这应该要办到。”义乌购总经理王建军希望义乌购能承接义乌小商品城的电商梦想。“合计划”便是义乌购推动自身模式向全球复制的合纵连横计划。合计划意欲打造一张线上、线下融合的小商品全球性销售网络,将货源与销售网络直接对接。
王建军介绍,国内合计划与海外合计划分别针对国内、国外市场的区别做出了不同的部署。国内合计划中,义乌购与各地实体市场一起推动义乌模式在全国的复制;海外合计划目前则专门服务于义乌小商品城的7万家商户,通过义乌购海外站、海外展示厅等渠道,帮助商户的商品信息更清晰准确地展示在海外采购商面前。
目前,海外合计划已经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达成协议,这些国家和地区覆盖了欧洲、北美、南美、中东、北非等地区,基本上是义乌小商品外贸的目标市场。
线上线下融合
比起第一代B2B网站纯粹地在网站上展示商品的图文信息不同,义乌购海外合计划走的是O2O的路线。
义乌购外文网站(线上)、海外展示厅(线下)、义乌购海外团队是组成海外合计划的三大要素。义乌购负责收集7万家商户的商品信息,并将其数字化,展示在义乌购网站上;然后选择当地规模较大、具有一定实力的大经销商作为海外合作伙伴,他们负责组建海外团队,运营海外展示厅,推广义乌购外文网站。
一部分与目标市场相适应的商品将被运至海外,放置在展示厅中,海外采购商不需要来到义乌就可以接触到商品,这一模式比在当地建一个小商品城成本要低廉许多。他们在了解了商品之后,可以直接联系义乌小商品城的商家进行采购,也可以通过义乌购的海外合作伙伴下单。
王建军表示,在适当的时候,义乌购还将考虑在海外建仓,商家可以将销售比较稳定且量比较大的商品,事先运到义乌购的海外仓库,待海外采购商下单后,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将货品发送给采购商。商家自己去海外建仓的成本太高,义乌购海外合计划的仓库由当地的合作伙伴运营,成本会更为低廉。
因货币结算、语言等因素,海外合计划还无法加入线上支付的功能,因此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信息展示以及展示效果的优化上。
仅依靠商家难以实现商品信息在网络上的全方位展示,还需要一支强大的数据采集团队。目前义乌购已经有一个100多人的信息采集团队,负责辅导、帮助义乌小商品城的商户收集、上传商品信息,每天要更新一万多条。
同时义乌购有小商品城作为信用背书,并对所有上线商家监督。“很难想象其他B2B平台与商户的关系、对商户的监督能有义乌购这般密切和深入。”王建军说,“一般的B2B平台也无法监督商户的信誉,无法对商户的违约行为做出实质性的处罚,义乌小商品城就能做到对商户的监督和约束。”
小商品更适合B2B
“义乌购并不是要颠覆传统的实体市场,而是为了帮助传统市场的商户在网上寻找发展空间,通过互联网接触更多的顾客。”王建军表示,与跨境电商不同,义乌购海外合计划依然属于B2B的范畴。之所以没有选择直面消费者,取决于义乌小商品的特点——单件商品售价低。“用跨境电商来售卖小商品太浪费社会资源了,也没有终端消费者会如此采购义乌的小商品,邮费都远远高于商品价格。”
“除非厂家与终端销售商都是巨型企业,不然中间代理商会一直存在,因为这是最为经济的方式。”王建军认为,小商品的特性决定了生产企业很难成长为巨型企业,产业规模就这么大,集约式的批发交易方式对小商品而言更有效率。而义乌购的目标是尽量缩减交易的中间环节,比如减少代理商的层级等。
“义乌一年外贸总额高达近180亿美元,只要有10%的增长,便能产生近18亿美元的价值。因此改善、推动外贸的发展,比将其推倒重来更有价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