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斯拉的中国试验

(2014-07-31 11:33:11)

《浙商》杂志 记者 倪轶容

特斯拉的Model S车型是红色的。这种红,不是优雅的酒红,也不是深邃的深红,而是流淌的动脉血一般的鲜红。正是这种鲜红色,在今年4月一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就让整个市场的热情为之沸腾,成为了人们争相追逐的目标,而“特斯拉”三个字也成了“高大上纯电动车”乃至“未来”的代名词。

然而,和特斯拉大中华区总裁吴碧瑄所说的“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发展得很好,受到了众多的支持”并不一致,事实上,特斯拉在挺进中国市场的时候,遭遇了种种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不曾遇到过的挑战——提车难、充电难、维修难,和消费者沟通不畅,战略被误读等,都让特斯拉在被热捧的同时充满争议,并陷入一种“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境地。

在面对“中国式难题”的时候,特斯拉开始尝试一些此前在美国和欧洲市场上不曾使用过的做法。比如“目的地充电”计划,通过和一些民企进行合作,来达到一种共赢。而在首批和特斯拉进行合作的民企名单中,可以看到银泰、SOHO这样颇具实力的一些名字。

从战略调整、在大中华区“换帅”,到目前主动向民企示好、谋求合作,特斯拉的“中国试验”第二季,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上演?

令马斯克爱恨交织的中国市场

就在2013年,媒体在报道特斯拉全球三大市场的时候,用的字眼还是“美国、欧洲、亚洲”,而到了2014年年初,这三大市场即变成了“美国、欧洲和中国”。在回复《浙商》记者的邮件中,特斯拉方面表示,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同时出于能源和环境问题的考虑,中国政府正不断积极推进电动汽车的普及,而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可以说特斯拉在一个“最好的时机”来到了中国。

从进入一个陌生市场,到逐步展开布局,特斯拉的步伐比想象中要快得多。但是速度背后,也意味着根基并不牢固。特斯拉在中国遇到了许多在美国和欧洲市场闻所未闻的挑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充电难问题。

在美国,特斯拉已经建成了一个可驾驶Model S横跨东西海岸的超级充电网络。4月22日,特斯拉第100座充电站竣工,而它几乎是以每年70多座的速度在扩建其充电网络,并逐步提高光伏充电站的占比。目前这些光伏充电站主要集中在光照充足的加州,由Solar City提供太阳能电池板,而且固定电池组还能对多余的电力进行存储。

去年年底,特斯拉和Solar City首次合作推行“光伏加储能”的电力系统,即只要安装Solar City能源储存系统的用户,都能够将屋顶太阳能板产生的电力存储在特斯拉的蓄电池中,并在用电高峰时期使用。

摩根士丹利的最新研报称,电池储能市场是一个价值4000亿美元的市场,随着特斯拉“超级电池工厂”在2017年完工,每千瓦时的电池成本将大幅下降,届时储能成本也会相应下调,在美国使用“光伏加储能”系统的用户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可以说,储能是特斯拉的最新增长点,但将这一商业模式复制到中国时,却并不顺利。

“如果超级充电站完全依靠太阳能,那马斯克要么自己在中国再建一个Solar City,要么外包给其他光伏企业。” Solarboom创始人刘昶表示。他认为,在美国,光伏行业完全奉行市场化机制,但在中国,绝大多数装机量仍是由央企、国企以及少数大型民营上司公司开发,因此,要在中国复制像Solar City这样的屋顶光伏系统提供商并不容易。“在长期受雾霾影响的城市,光伏发电量会有很大幅度下降,而且只靠这点装机规模无法满足所有用电需求。”

此前,马斯克在访华时声称“超级充电站可独立于电网”,但是这一说法迅速被中国媒体解读为特斯拉将绕过国家电网,自建充电服务。虽然此后特斯拉相关发言人特别澄清,特斯拉除了一部分依靠太阳能之外,短期内必须和国家电网合作,但特斯拉在中国的项目推广却无法获得来自国家电网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5月19日,国家电网启动“2014年高速公路城际快充网络建设项目”,其充电站的设备却并不兼容特斯拉车型。

站在特斯拉身边的民企

特斯拉计划今年在北京建成1000个快速充电桩,并于2015年在上海建成6000个充电桩。就特斯拉此前复制美国模式失败的情况来看,要在中国完成这样的目标并不轻松,同时,对于偌大的中国来说,仅仅在北京和上海建设充电桩也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特斯拉在中国的战略发生了调整,甚至专门“换帅”,希望把战略重心转移到寻求与中国企业合作建设配套设施方面来。“目的地充电”计划是这一战略中颇为引人注目的创新之举。

6月11日,特斯拉和银泰集团共同宣布,合作启动“目的地充电”项目。

所谓“目的地充电”,即由合作伙伴提供充电场地和进行日常维护,特斯拉提供充电设备,借助停车场已有的线路布局充电桩。消费者在缴纳了正常的停车费用后,可享受免费的充电服务。目的地充电桩提供的是一种相对快速的充电方式,充电一小时能够让汽车行驶100公里,一次充满电大概需要3至4小时左右。

对于特斯拉来说,和银泰集团在北京的合作收益是显而易见的。按照传统方式,建立充电站需要买地、铺电缆、建配套,投资大,且要多方审批,极为不易。而和银泰合作之后,银泰集团将在北京、杭州等全国多地银泰商业地产项目、银泰百货各门店中直接铺设超过40个特斯拉专用充电车位,并且承担特斯拉车主的充电电费,大大加速了充电桩的铺设速度。

同时,诚如银泰CEO陈晓东说的,“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不可能不算账,但是总算账的企业做不大”,和特斯拉的合作,显然也为银泰带来了收益。在随后的专访中,陈晓东就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年下来,一个特斯拉充电车位的维护费用加上电费大约在1万~2万元之间,但是有了特斯拉充电车位,就能吸引到特斯拉车主(往往是优质消费者)前来银泰。在充电的这段时间里,车主可以去看一场电影,或者吃一顿饭,和朋友们喝一次下午茶,逛逛商场,这样算下来,他们在银泰的消费也不少。

正是因为这样的双赢模式,特斯拉陆续和一些民营企业展开了合作,比如望京SOHO。而吴碧瑄上任以来,更是密集走访了一系列中国企业,渴望谋求不同层次的合作。

此外,出于对品牌的热爱,更有一些企业家自发站出来为特斯拉修建充电桩。比如芬尼克兹集团董事长宗毅。作为特斯拉首批中国车主之一,他和朋友们自驾特斯拉穿越了5750公里,沿途共捐建了20个充电桩,这比特斯拉此前在中国耗费一整年的努力所要建成的充电桩多得多。据称,“目的地充电”项目也是受到了宗毅这样的中国企业家的启发。

前路漫漫

尽管“目的地充电”项目或将成为特斯拉解决在中国“充电难”问题的一条捷径,但此外依然有许多问题令马斯克感到头疼。

比如,虽然在上海进入了新能源汽车补贴目录,并且获得了部分免费牌照,但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特斯拉依然无法以进口电动车的身份享受补贴,且上新能源牌照也依然是个问题。尤其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只能和普通小汽车一样参与摇号,这和特斯拉在欧洲的境遇截然不同。

以特斯拉的欧洲第一站——挪威为例。在那里,电动汽车可以免费停车、免费充电,甚至可以占用公交车车道;同时,电动车车主无需缴纳各种过路费。根据网站Statistics Norway估计,对于一位生活在奥斯陆郊区的电动车车主来说,相比一辆燃油汽车,他每年能省下高达8100美元的过路费。此外,作为一个推崇清洁能源的国家,挪威一升油的价格是美国的两倍,这也让特斯拉车主们无形中省下了更多费用。

不过,特斯拉方面依然认为,进入上海新能源汽车补贴目录,并且和其他进口汽车一起获得3000块免费牌照,是个巨大的胜利;马斯克甚至乐观预计,这会极大推动Model S在中国的销量,而中国也有可能因此超越美国,成为特斯拉的全球第一大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突破,来自于特斯拉“电动汽车国产化”的战略。4月,马斯克在华期间透露,计划在3到5年内实现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国产化。而根据现行政策,特斯拉要在华设厂,必须与国内的一家车厂合资,随之而来的将是技术、资金的流入,以及大量新的工作机会。目前,特斯拉计划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一个进口零配件仓储中心,一旦条件成熟,上海也将是其建厂的首选之一。正是因为特斯拉工厂的诱惑和新一轮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压力,上海市政府向特斯拉给出了特别优待。

但悲观观点认为,纵有诸多热捧,作为一款豪车,特斯拉在中国只拥有很小的消费群体,每年销量少则几百辆,多则几千辆,如此少的销量,根本达不到规模生产的地步。据悉,虽然特斯拉中国公司确实去过国家发改委,但讨论的只是充电问题,只字未提在中国投资建厂事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