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 |
十年之变
前浪后浪
宗佩民相信,过去十年间,华睿从“草根企业”到在行业内找到位置,正是浙商群体十年激流勇进的一个注脚。
“众多浙江民企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完成改制,或在世纪之初依靠新模式飞速发展。所以过去这十年,浙商的发展几乎带着一种初生牛犊的气质在市场经济里摸爬滚打,即便是宗庆后,‘高龄’入行也照样没有畏首畏尾。”宗佩民感慨,“十年时间犹如大浪淘沙,生存至今的浙商们经历成长的烦恼和喜悦,财富发酵,不断成熟。”
华睿在过去十年里出生、长大,宗佩民也褪去浮躁,重整对投资的认知、经验和思维:“如果从前缺乏自信、缺乏实力和理念,那么现在已经学会了沉下心,不轻易被大流所左右。”
在成长之外,与十年前初创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擅长激流勇进的浙商们,进入了另一种激流勇退的模式。“这也许在年纪稍大一些的企业家中表现更为明显,市场更替的节奏很快,新模式、新经济和新浙商们不断涌现,算是浙商对保持群体新鲜度的自我调节,某种意义上来说,难能可贵。”
十年不变
企业家一直很累
适者生存,在奉行市场经济的这十年中,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身在其中,宗佩民更形象地描述为“丛林依旧”。“弱肉强食的状态一直维持着,丛林世界的味道没有改变。”一个“累”字,也是宗佩民心中贯穿十年的关键词,“企业小的时候累,长大了还是累。发展所需要付出的精力,只会伴随规模变大而加大倾注,是延续而不会是断裂。”
在这十年里,尽管社会的许多方面变得进步了,但对体制改革、法律完善以及规则清晰的期盼,宗佩民如同众多浙商一样,从未改变。
下一个十年
“60后”再盼见分晓
下一个十年,宗佩民有很多期待。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对未来经济社会将带来什么影响;规范、透明的制度体系一旦建立,营商环境将有什么变化;‘60后’企业家们,包括我自己,在未来十年还能发挥多大的力量,这些都将在下一个十年或者二十年见分晓。”
“华睿做投资,寻找新的东西是使命,但我也会更加谨慎,不去想能否做到复星那样庞大,只求做顽强、有思想、有模式的精致企业。”
“谁也不知道前路,但我们始终怀揣着信心。”宗佩民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