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究其对净利润的贡献,游戏业务才当仁不让,这也是董事长王中军近几年在公开场合更乐意提到的话题。
马年春晚让华谊兄弟再次遭遇“吐槽”。因春晚导演冯小刚是华谊兄弟股东,在节目编排、演员选用方面,被疑存在向华谊兄弟利益输送。有分析人士甚至认为,这是华谊兄弟主业萎缩后的“救急”行为。
传统主业增速缓慢
华谊兄弟上市后,进行全产业链扩张,从影视剧、艺人经纪到涉足影院、游戏、主题公园等多个领域。2014年贺岁电影《私人定制》虽然首映票房超过了2013年贺岁片《西游降魔篇》,但华谊兄弟股票却在机构提前看片会结束后,应声跌停。华谊的全产业链扩张、主业萎缩遭遇市场不满。
2013年前三季度,华谊兄弟主营业务收入中,电视剧及衍生、艺人经纪及相关服务、游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幅。另外,其传统业务电影及衍生业务,收入虽比2012年同期增长154.10%,但该业务主要收入来自2013年贺岁电影《西游降魔篇》的票房分账以及版权销售,剩余5部电影表现平平。
事实上,华谊兄弟影视剧、艺人经纪、电影三大主业在2012年增长势头尚可,尤其电影及衍生、影院两项业务,2012年营业收入均出现近200%的高速增长。然而,究其对净利润的贡献,游戏业务才当仁不让,这也是董事长王中军近几年在公开场合更乐意提到的话题。
游戏股票成赚钱主力
2014年年初长江商学院三亚论坛上,王中军面对前来参会的商界大佬,颇为自豪地称:“华谊兄弟的股东非常强,中国互联网最大的老板,马化腾和马云都是我们的股东,所以我在互联网也学到了一些东西,三年前投资了中国第一家手游公司,现在有两三百亿的市值。”
这家手游公司就是掌趣科技。2010年6月,上市未满一年的华谊兄弟以自有资金人民币1.485亿元,通过收购股权及增资的方式获得北京掌趣科技22%的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
掌趣科技主要从事手机游戏、页面网游、社区网游等业务。根据同名电视剧授权自主开发的游戏产品《潜伏》、《三国格斗》是其代表作品。
2012年5月,掌趣科技在创业板上市,华谊兄弟由此获得收益6067.37万元,占当年利润总额的25%。2013年三季度,华谊兄弟通过出售掌趣科技获得的投资收益占总利润的比例提升至82%。外界称华谊兄弟靠游戏制胜不无依据。
掌趣科技让华谊兄弟赚得盆满钵满。高达90%以上的毛利率,也让传统影视剧业务30%、50%左右的毛利相形见绌。王中军曾在媒体采访中表示,掌趣科技是迄今他最满意的一笔投资。
“很多公司热衷投资游戏,其实也就是投资个概念,手游盛行的时候,投总比不投好,更多是个概念性的东西。”浙江某影视投资人士表示。
王中军则认为,华谊兄弟投资游戏更多是为了两者的整合,好的影视剧项目可以做成游戏,好的游戏产品也可以改编成影视剧,而且两个行业本质一样,都是虚拟产品,属于体验式经济。
游戏成为主业
2013年5月掌趣科技限售股解禁以来,华谊多次减持,有分析人士认为,他们此次套现是为收购银汉科技筹措资金。自投资掌趣科技后,王中军对游戏产业的兴趣更加浓厚,2013年6月,华谊兄弟以6.72亿元大笔收购广州银汉科技有限公司50.88%的股权。
之所以放弃控股掌趣科技而选择“新人”银汉科技,王中军对外解释称,掌趣科技的市值太高,华谊更愿意低成本培养一个同样水平的公司成长为一个大公司。
广州银汉科技比北京掌趣科技早成立3年,经历了短信游戏、网页游戏、移动网游后,现主营业务为移动网络游戏的研发、运营服务。目前公司主要收入来自游戏产品《时空猎人》,该产品月流水收入在3000万元以上,公司2013年1-6月实现净利润5310.44万元,预计2013年净利润达1.1亿元。
2013年IPO暂停,王中军将其定位为华谊兄弟的并购年,在与银汉科技团队接触后,双方很快达成并购协议。原因是华谊兄弟只提供资金,不干涉银汉科技日常运作,同时保留银汉管理团队股权,银汉科技在达到3年业绩承诺期80%的基础上,可要求华谊兄弟按2015年净利润10倍PE收购管理团队股权,有利于团队激励。
全程参与此次交易的华兴资本执行董事黄胜利称,游戏业务将成为华谊兄弟仅次于影视剧的第二大主业,而最令人期待的还是影视与游戏的互动。
游戏是摆脱冯氏依赖症的结果
从2013年三季报的情况来看,华谊兄弟电视剧业绩营收、利润率都在下降,电影业绩只能说尚可。
2013年电视剧行业整体比较困难,宏观经济形势不好,电视台广告收入受到影响,直接影响到电视剧的采购频率和费用。华谊兄弟电视剧业绩下降,和行业也有一些关系,华谊2013年发行下降,利润率也下滑了。
其实,电视剧业务一直是华谊兄弟的短板,华谊上市依靠的是电影业务,主营业务发展也是靠电影。华谊兄弟的这个短板,与其内因有关系,再怎么努力提升也十分有限。2013年华谊兄弟收购张国立旗下的浙江常升影视制作有限公司,也是为了通过外缘式增长,补足这个短板。
而电影业务,近几年面临的竞争太激烈了,尤其老对手光线传媒,这几年在电影市场风生水起,对华谊电影业务也有一些影响,华谊兄弟危机感重重,但他们在电影方面还是有功力的。2013年上半年靠《西游降魔篇》赚得高票房;下半年的《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虽然从三季报来看票房收入无法与前者相比,但年报上的数字估计不会差,整体预计还是不错。
但华谊兄弟电影业务有个久而未决的问题,就是对冯小刚的依赖,因此他们走全产业链也是迫于无奈。电影季节性强,靠脚投票,收益不确定性比较高,全产业链可以摆脱华谊对电影的依赖,摆脱对冯小刚的依赖。我个人比较看好全产业链,但一定是围绕主业的全产业链,如果既能提供内容,又能控制院线,将产生巨大的整合效益。
游戏产业方面,华谊前期的收益主要来自参股掌趣科技的股权增值,并不是通过合并报表得来的,因此这时候的游戏业务,还不能称得上是华谊的主业。通过卖股票华谊的确赚到了钱,但这显然不能持续;后来收购银汉科技,这才是战略投资,游戏业务可以合并报表,将可能成为华谊未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与其他公司收购游戏不同,华谊兄弟收购的首先一定是行业前三的游戏公司,不是简单收购一个游戏就可以。另外,游戏和影视两项业务是可以互动起来的,看电影的人和玩游戏的人可以是一个群体,这是华谊与其他文化产业类公司收购游戏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