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挺:十年十城 私人定制
(2014-01-21 11:12:30)
标签:
杂谈 |
《浙商》杂志 倪轶容
浙江鼎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挺笑称,这几年来,自己成了一个标准的“空中飞人”。自创业以来,陈挺从中国五金之都浙江永康出发,驻扎杭州,跃进吉安,称誉南昌,逐鹿长沙,勇闯沈阳,问鼎潍坊,捷足长春,登陆海南,挺进遵义,在全国十座城市留下了“鼎丰打造”的地标性建筑。而身为集团掌门人的他,从未停止过奔走在项目一线的脚步。因而,“在路上”成了陈挺年复一年的生活常态。
这几年,陈挺在潍坊、遵义、益阳等城市的开发项目,都以“唯一”命名,这不仅是企业品牌战略的需要,而且是景区商业的成功案例积累,为下一步鼎丰控股上市奠定基础,更是陈挺“城市定制”这一开发理念的最好注脚。
“中国城市商业新范式”
常年奔走在市场第一线的陈挺,挥戈闯入商业地产领域。他看到,一二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已然是一片竞争残酷的“红海”,但是在三四线城市,依然蛰伏着广阔的商机。于是,山东潍坊、湖南益阳、贵州遵义等城市,成了鼎丰控股攻城略地的目标。其中,潍坊“V1购物广场”是陈挺开创“景观商业地产”的第一仗。这是一场前无古人的战役。在没有任何参照案例的情况下,陈挺和他的开发团队精英们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
在无数次的考察、探讨和论证后,陈挺决心利用项目所在地——城市中心母亲河畔的独特区位优势,在中国商业地产教父、清华大学教授姜新国,著名策划专家、北大产业地产研究所副所长郎遥远,著名商业运营专家、北大产业地产研究员方自然,著名建筑设计师、同济大学客座教授金勇博士等专家指导下,在集团商业骨干清华大学EMBA国内商业地产金牌操盘手王保红,上海交大商业地产EMBA翟永军、张龙伟等商业精英的专业运作下,首创了中国滨河情景式商业模式,敢于第一个吃“商业旅游景区”的螃蟹。一个以优美的白浪河生态景观为资源,以城市文脉为主线,以大润发超市为主力业态,同时囊括购购谷、滨河风情美食街、生态美食园、中央大街、V1娱乐城、滨河文化和水上体验等各种特色业态的大型广场,在短短两年内拔地而起。让潍坊广大市民、游客在建筑、生态、美食、购物、休闲、历史、习俗、文化、娱乐、演艺、滨河风情等多个方面得到互动体验。无论是俯瞰远眺还是徜徉其间,置身V1广场,都能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滨河风情。特色小吃、慢摇吧、演艺吧、大型清吧、酒吧、咖啡吧、茶座体验,让音乐触摸心灵,让思想随风激荡。
文化是一种传承,一种遗产,一种积淀与延续。空间的表象、时空的转换、历史的碎片与记忆共同构成了城市的内涵与底蕴。城市的精神存在于市民的感知与认同中,非经久的岁月而不能展现。V1广场铭刻下潍坊“时尚文化的年鉴”和“城市人文的印记”。
先商业,后地产;先品质,后品牌
在陈挺看来,中国商业地产最大的软肋和误区,就在于“先地产,后商业”,几乎90%以上的商业地产开发公司,都是卯足了劲儿在拿地上。但是对于此前的规划、定位、招商,以及后续的培育与经营,却没有多花力气,导致项目运营后门可罗雀,甚至出现了很多“空城”、“鬼城”,一些专业市场的商铺变成了“伤铺”。
在鼎丰控股总部墙壁上,贴着鼎丰商业地产开发的四大原则,分别是“商业是本质,定位是关键,招商是核心,运营是重点”,而“先商业,后地产;先品质,后品牌”,也被写入了鼎丰开发纲领。
让地标性建筑温暖一座城市
正如陈挺所说,前期开发只是为后期经营打基础,真正能实现商业地产价值的,在于可持续
“商业项目的成功,在于严谨遵循商业逻辑,生动演绎财富故事。商业的竞争,不仅是商品、服务、商圈、环境和资金的硬实力博弈,更是决策心智、商业思想和商业模式的软实力竞争。归根到底,要落在尽善尽美的执行。”陈挺如此描述他“十年感动十座城市”的创业历程。许多人把他的项目称为业界“奇迹”,陈挺却认为,奇迹的光芒或许能闪耀一时,但是他为一个城市所打造的地标性建筑,为当地人民所提供的高品质生活,却可以成为温暖人心的经典传唱。
著名城市运营专家王志纲认为,真正能改变城市命运的:一是政策;二是商业模式。而商业模式的变革决定了城市发展的速度和城市文明提升的程度。
比打造地标项目更有意义的,是体现了创造的价值和创新的成就感,大写了“浙商”两字——陈挺觉得,这是最让他感到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