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商发力上海自贸区

(2013-10-31 11:38:03)
标签:

杂谈

《浙商》记者 沈晓琳 姚恩育

在“改革红利”中,浙商难掩金融偏好,从目前在自贸区的布局来看,其最热衷的行业大多围绕于此。

9月的一天,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基隆路28号的喜来登酒店大堂一角的沙发上,一个操着江浙口音的男子正抓起电话急切地说道:“你下午能不能把设备安排到位,工地现在很需要,你要是不能来就算了。”

他叫李焕煜,浙江上虞沃尔特风机有限公司总经理,参与了综保区管委会周边酒店和写字楼的改建工程。“以前不少都是烂尾楼,现在大部分都是浙商改造的,我在中间帮忙联系联系。”李焕煜知道自贸区的事,“最近来买房的人特别多,富豪会展公寓酒店一下子全卖光了,员工都没地方办公,只能搬到地下室去。这一带的楼都不够用,现在赶着造都来不及。”

在上海自贸区正式启动前,很多浙商已经提前出现在了这片改革热土上,除了鼎鼎大名的复星和阿里巴巴,更多想要分“改革红利”一杯羹的浙商前赴后继。在“改革红利”中,浙商难掩金融偏好,从目前在自贸区的布局来看,最热衷的行业大多围绕于此。

◆建桥集团:五大产业布局“大自贸区” ◆

上海,临港新城,滴水湖澄净如一轮圆月,慵懒地遥望着远处的洋山深水港。作为洋山港的重要陆域配套辅助部分,上海自贸区的消息一传来,当地的地价就开始飙升,成为首批享受到上海自贸区溢出效应的地区之一。

就在地价攀升、众多企业欲寻一地而不得之时,温州籍浙商、上海建桥集团董事长周星增早已悄然在滴水湖畔布下一子。这位热爱围棋的温州人深谙“善弈者谋势”之意。但与其他企业家们不同的是,依托着上海自贸区的优势,周星增想令他的教育“王国”再进一步。

渴盼第一家民营教育银行

9月,上海建桥学院的临港校区刚刚打完桩,原来一片荒芜的平地上,不少起重机举着吊臂正在辛劳工作。建桥的新校区总建筑容量为42.61万平方米,从去年开始,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对于已经是“十大品牌民办大学”的建桥而言,临港校区意味着“未来”,承载着周星增的“教育梦”。

按照规划,建桥学院临港校区将于2015年8月正式启用,这里将成为建桥学院新的“大本营”。届时,上海建桥学院将与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三所大学组成新型“临港大学城”,各大学之间互相毗邻、资源共享,成为类似于“松江大学城”的大学城。

位于浦东新区的建桥学院,创办于2000年4月,2010年7月,学校被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都说教育难办,周星增却一路扛了下来,直到把建桥闯出了名号。而这一次,建桥临港校区受惠于上海自贸区,似乎只是周星增的“无心插柳”。

布局临港谋于2012年,早于上海自贸区的规划与设想。然而,周星增亦“有意栽花”——借助着未来上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他希望能成立一家“教育银行”:“为什么说民营企业做教育产业特别难?这是因为民办教育机构融资难。”2005年实行的《物权法》中有明确规定,民营医院、养老院和学校不能用来抵押、申请银行贷款,“民营企业要办教育,先天就被掐断了一条融资途径,自然千难万难。”

周星增提到“教育银行”的构想时有些沉重,“全世界没有一个叫‘教育银行’的,因为其他国家有为教育提供融资的基金。我们的教育产业发展中,民营机构严重缺位,与国际上民营教育机构挑大梁的情况比起来,实在是太‘落后’了。”而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为周星增的心愿实现提供了可能性。“找几个投资教育的或者大学办得好的股东,完全可以把民营教育银行做起来。我想作为民营教育银行的发起人介入自贸区金融创新,在这个产业十多年了,我很清楚民营教育机构的需求。”

多产业发力

除了教育金融梦想之外,建桥集团亦在能源、养老、地产等多个产业发力,上海自贸区未来的走向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然而,周星增并未丢掉浙商一贯的审慎:“我们和均瑶集团正在筹备成立一家民营银行,但暂时不打算落户上海自贸区。待自贸区的体制改革和法律建设初成体系后再考虑吧。”

如今,自贸区的“溢出效应”已经体现:“自贸区概念启动后,周边的房产价格急速上升,半个月前每平方米1万2的房子现在都涨到1万8了。”

由于对经济形势的看好,周星增计划在上海自贸区挂牌后,把集团旗下的石油贸易公司、浙江建桥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注册到自贸区去。作为“非公36条”出台后批复设立的第一批民营能源企业之一,建桥能源早于万向集团与广厦集团拿下舟山油储项目,然而至今产值不大,因为国内石油贸易行业的税费较高,“多数能源企业都很难做大业务,仍然只是中石油、中石化的寄生虫。”周星增表示建桥能源迁到自贸区内,即是想借政策之力发展,“贸易自由,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除了直接参与掘金自贸区之旅外,建桥集团还计划在临港区布局房地产业、养老院,进一步享受上海自贸区的“溢出效应”。临港背靠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南邻洋山保税港区,很多人认为,一旦上海自贸区扩区,临港将成为首选。

建桥集团诸多产业中,入驻“大自贸区”时间表唯一不明确的是亲和源养老机构。周星增表示,全国的养老院在设立过程中都会碰到一个问题,即没有养老院专属的土地类别。“有农业用地、工业用地、房地产用地、教育用地等,就是没有养老用地。这么多类别中,只有房地产用地可以勉强来办养老院。”而土地性质不一样,政府相应的规费标准也不一样,导致借发展养老事业名义低价拿地炒房的现象屡屡发生,“将来也很难监管”。

尽管养老机构在“大自贸区”内面临融资和用地两大瓶颈,但是周星增表示自己也在积极商谈如何落户。“国内养老市场特别大,有养老产品、服装和养老保险,将来可以做成一个产业,而且复制简单。”为什么选择临港?周星增说,考虑到一来其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来自贸区正在探索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大乘&添一:挖掘融资租赁市场◆

浙江大乘担保有限公司和上海添一投资有限公司分别于2011、2012年前后脚进入上海综合保税区,即由洋山港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含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组成的上海自贸区前身。大乘担保是从事汽车按揭、金融服务的浙江企业,添一投资是由浙商参与的投资管理机构,两者出身不同、业务不同,却要在综保区内做同一件事:设立融资租赁公司。

“融资租赁能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装备制造业的销售问题,使得资本在工业、贸易、金融之间有序流动。国内的融资租赁才刚起步,它的市场价值还没有被挖掘。”大乘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薛靖中说,“融资租赁业务占到了国外汽车销售市场的70%;而把按揭和融资租赁业务加一起,也仅占到国内汽车销售市场的10%-30%,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行业前景大好,但谁也不知道综保区后来会升级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自贸区,上海添一投资董事总经理薛翔表示,当时选择入驻综保区的理由是,园区对融资租赁行业的扶持力度大。

政策红利

考虑到国内融资租赁行业中,外资租赁公司的准入门槛最低,以及综保区对外资租赁公司在税收等方面的利好政策。薛靖中在外高桥保税区注册的澳绰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为纯外资身份。添一投资大同小异,其注册在洋山港保税区的添一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则是通过返程投资方式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

因为是外资背景,所以薛翔对结汇政策格外敏感。薛翔表示进入综保区前,他详细研究了各部门关于融资租赁行业的政策,结论是“十分有利”。“国家外汇局对外汇结算有严格规定,例如必须要在名目下结汇,也就是外资资本金得详细说明是用于购买土地,还是租赁设备等,但是这条规定对综保区内的租赁公司不限制。”

“感受明显的是结汇速度提高了,原来一笔单子走完流程需要4个工作日,现在只需要2个工作日。”薛靖中表示,对于融资租赁在内的资本推动型企业来说,业务流程缩短有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至于企业最为关注的税收政策,薛翔透露,在上海试点“营改增”的基础上,综保区内经过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认定的租赁企业,还可以享受3%的特殊增值税。“从原先17%的增值税税率,降到3%,至少可以免征70%的税收。”

消化试验成本

创新者的“窘境”在于没有前人效仿,在国内各部门交叉监管的情形下,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2012年1月启动融资租赁公司的设立手续,直到2012年12月25日才拿到上海市商务委员会的同意批复,整整花了一年时间。”薛翔说。他建议近期有在自贸区注册想法的企业,还是等到自贸区正式挂牌后再来,“成立后就是备案制,注册仅需要1-2天”。

由于实务操作的滞后性,薛翔笑言,很多时候企业扮演了新政策推广的角色。“优惠政策下来后,基层银行、税务部门从来没有办过类似业务,对方反应不过来,就只能听我们指点要如何办理。上海试点‘营改增’时,其他地方还没有实行,这对综保区外的融资租赁公司就造成了很大困惑,因为业务是全国范围内的,收到来自上海的增值税发票,却没办法抵扣,因为只有销项税没有进项税。”

正是由于上海自贸区在综保区的基础上进行提升,企业与政策、政策与政策之间磨合的试验成本已经在综保区时期被部分消化。“自贸区概念升级后,针对融资租赁的产业政策一定会延续,而且会更好。”薛翔说,“融资租赁是商务部下属的商务委员会批的,他的服务跨商贸服务,又有一定的金融属性,涉及到的部门相对较少,所以自贸区有关融资租赁的创新政策最容易推开,最能落地。”

“自贸区的融资便利性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薛靖中认为,随着自贸区对外资企业的开放,区内借贷外币资金更方便,利于融资租赁公司的发展。大乘金融品牌也将顺势转型,从汽车按揭转到融资租赁。“自贸区启动后,未来大乘金融将从上海起步,逐渐把融资租赁业务扩大到全国范围。”薛靖中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