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明:复活朱仙镇
(2013-08-02 13:27:19)
标签:
杂谈 |
中原崛起为浙商提供了一个走出去发展的商机,河南景区以观光旅游居多,真正的文化生态休闲旅游还没有形成,朱仙镇作为中原唯一的水乡古镇,就是最好的旅游目的地。这是一篇由浙商书写的千年古镇旅游大文章。
中原掘金显身手
在与叶永明的交谈中,能强烈感受到他执着果断的性格,甚至有些执拗。同时又能感受到他敏锐的市场嗅觉和果敢的胆识。他为人处世谦卑,开封人习惯直呼他老叶。他具备南方客商的精明,骨子里更具北方汉子的豪爽与敦厚,是浙商文化和北方文化融合的典范。
与叶永明的交流很让人回味,他悟性高也十分好学,研究与学习的领域很广,可以经常用一句朴素的语言讲一个深刻的道理,他说经商做事不仅“要有宽度更要有高度”,他对宇宙、金融、国学、管理等都能谈出一些名堂来,尤其是老叶能把大自然规律运用到生意中,在阴阳交替之中寻觅商机,而且屡试有效。叶永明参股了地方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等五家银行,这一行为当时也不被众人所看好,但事实证明却是正确而成功的。“只有顺应大势才会有大机会”,“当人们走向富裕,一定会追求文化与精神”,这是他的观点。他认为中国的文化旅游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中,至少还有二十年的黄金发展期。
老叶每天有散步半小时的习惯,既为锻炼身体,也为静心思考。晚饭后,他约记者同行,娓娓道来他在中原河南的创业经历。
叶永明出生在浙江省湖州德清的一个小镇,儿时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踏入商界打拼。在家乡小镇,他开过旅馆、酒店,办过家具厂、小化工厂,收购过改制企业。浙江人血脉中流淌的商人基因,带着他在纷繁芜杂的世界中不断发掘商机。
10年前,40岁的叶永明来到中原大地。在河南开封,叶永明停下了脚步。这里曾是七朝古都,北宋时期开封是享誉世界的大都市。《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繁盛景象,就是北宋时开封的写照。但眼前拥挤的街道,斑驳的旧房,架在半空密密麻麻如同蛛网般的电线,让他感到惊讶。“这不是七朝古都应有的模样!”在感叹同时,他也看到了这座七朝古都的商机。
房地产是叶永明在中原布局的第一个产业,起初他的出现并没有引起开封人的关注。然而时间不长,他却出手不凡,让开封领导和地产界对他刮目相看。他屡次打破开封房地产市场的平静,两次当上开封“地王”,他开发的楼盘如今都成为了开封极具人气的商业中心。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连接郑州和开封的郑开大道上,一块360多亩的土地,竟变得无人问津。叶永明却逆向思维,“人家都要我未必要,大家不要我才要,此时不拿更待何时!”最终,他以3亿多元拿下这块土地。
金融危机尚未结束,开封房价便开始迅速回升。对这一危机中的成功抄底,叶永明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认为“宇宙中事物发展讲阴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交替变换。”对宇宙颇有研究的叶永明,正是看中了金融危机在低谷后的反弹力度,才果断出手!这之后,叶永明的房地产公司迅速跻身开封一线房产公司行列。这块土地上开发的住宅项目“碧水蓝城”,正坐落在新规划的汴西湖旁,已是郑(郑州)汴(开封)一体化中的标志性建筑。
试水商业地产、住宅地产大获成功后,叶永明整合旗下资产,成立河南开心一方置地集团,寓意“开心一方,造福一方”。正在叶永明为集团转型筹划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与朱仙镇结缘了。
一见钟情朱仙镇
烟雨朦胧的青石板巷,吱吱呀呀的木房子,母亲河边捶洗衣物的背影,儿时记忆中的这些,他都要搬到中原去。北宋与南宋,就这样在时光交错中对接。
斗转星移中,别家古镇日渐繁华,唯有朱仙镇默然沉淀在历史长河中。“因水而兴,因水而衰。”当地的一位学者曾说:“雍正至光绪一百多年间,黄河屡次决堤改道,运粮河道淤塞,到1900年,朱仙镇赖以发展的水运已中断。”
朱仙镇的复兴已经成为了河南省领导和开封市领导的“心病”。在河南“文化强省”理念的推动下,朱仙镇的复兴计划提上日程。2008年,时任河南省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郭庚茂对此做出重要批示,时任副省长张大卫亲临朱仙镇调研,撰写了《关于加快朱仙镇发展再现历史名镇风采的调研报告》之后,河南省政府制定了《朱仙镇总体规划》。
朱仙镇镇政府也多次对外招商,希望引入民资,共同复兴朱仙镇,无奈多次接触下来,终未能有成果。此时,搅动开封房地产一池春水的叶永明,受开封市委领导的邀请,到位于开封西南部的朱仙镇参观考察。虽有流淌了千年的运粮河穿镇而过,但黄土笼罩下的千年古镇依旧显得黯淡无光。“这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不应被埋没。”叶永明暗下决心,不仅要唤醒古镇,让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继续流传,还要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
出于商人的谨慎,叶永明并未冒然同意投资朱仙镇,但凭着一个商人的直觉,他感到朱仙镇是一个有文化有故事的好地方。在浙江,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千年古镇,叶永明从此迷上了这座古镇,梦里梦外牵挂她。他在等待时机,实现一个中原梦。
记者初次采访时,他恰好在参加浙江省党校为异地浙江商会会长组织的培训学习会。在这里,5年前婉拒的原因有了更为专业化的解释。“只有当人均收入达到一定程度,文化才会产生效益。当地的收入水平当时显然还不够‘火候’。”
一生钟情朱仙镇
当叶永明把投资朱仙镇的想法讲给家人朋友听时,遭到了一致反对。“你想把江南水乡搬到中原,那里都是黄土,怎么搬?肯定搞不起来。”但形势的发展改变了许多人当初的想法。
朱仙镇地理位置优越,距离七朝古都开封仅22.5公里,正处郑(郑州)汴(开封)洛(洛阳)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的黄金节点,到郑州机场仅40分钟的车程。2012年,河南省政府、开封市委、市政府将朱仙镇定位为“开封文化旅游发展试验区”。这意味着要把整个朱仙镇打造成一个大的景区。
“各级政府如此大力支持朱仙镇的振兴与复苏,我们有理由相信,投资朱仙镇的时机到了,这是中国四大名镇中唯一尚未开发的古镇,你无法想象其中的商机!”叶永明如是说,“河南景区以观光旅游居多,真正的文化生态休闲旅游还没有形成,朱仙镇作为中原的水乡古镇,就是最好的旅游目的地。”
2012年全国来河南旅游的游客是3亿多人次,来开封旅游的达2800万人次。老叶算账说:“如果100个来河南旅游的人中有一个到朱仙镇,到开封旅游的10个游客中有一个来朱仙镇。那么这300万人次游客,足以支撑景区的运营。”
善于捕捉商机的叶永明,比国家正式提出以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政策的时间还要早3年,而且也酝酿思考了5年。
2011年,叶永明与朱仙镇政府正式签订投资协议。第二年,他又与开封县政府签订投资协议。2012年,叶永明投资开发的“河南省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列入河南省市重点项目,《河南日报》头版头条报道:这个项目不仅是开封目前在建的最大的文化旅游项目,也是中原生态旅游的破题之作。
2013年春,叶永明在出席河南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时,首次提出“关于复兴中原历史文化及加快朱仙镇项目建设”的提案,备受瞩目。这也为朱仙镇的发展赢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任何事情只要用心,都能成功。”叶永明非常重视项目的前期调研和梳理。于是,几年来,他带着项目带着团队去旅游,学习别人的长处,研究文化旅游项目运营的精髓。
他到各地搜罗古建筑、老青石板、古玩,然后原封不动引进园区,增添历史韵味。他去拉斯维加斯看太阳马戏团经典的O SHOW,琢磨舞台设计,分析表演讲述的故事。他到杭州看《印象西湖》、《宋城千古情》,去桂林看《印象刘三姐》,登上嵩山看《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他走了全国很多景区,他要把别人的好东西都用于朱仙镇景区的建设。
叶永明不但去学习,回来后还要领悟其中的奥妙。开心一方置地集团副总裁车建卫提到一个细节。“有次,叶总竟然把一个景区内仿古的门和窗,从不同角度,不同细节,拍了几十张照片,详细到花纹、着色,甚至门把手是如何设计的都研究到了。”
朱仙镇的复兴备受省市县三级政府领导重视,媒体也对此广泛关注。叶永明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他曾说“这是我人生的一次大考。”为了给朱仙镇做一个完美的方案,叶永明丝毫不敢马虎,他先后找到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浙江汉嘉设计集团、杭州园林设计院等几十家国内权威设计院讨论学习。在历次讨论会上,叶永明都力求精益求精,用他的话来说“朱仙镇就像一篇‘大文章’,每一个‘标题’,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用心仔细的推敲,才能把这篇‘大文章’做好。”为此,他对方案上的每棵树、每座桥都详细推敲,经常和与会专家讨论至深夜。
为齐心协力把整个规划设计方案做好,叶永明常问设计师:“如果你是朱仙镇的投资方,站在游客的角度,会如何设计方案?“这使园林设计院转变思维,设计出更符合游客需求的方案,不能留下遗憾,要做到一鸣惊人”。以至于杭州园林设计院的工程师都忍不住感叹,“他的真知灼见让我们佩服,在某些方面,比我们还内行。”今天的宏伟蓝图与施工建设方案的形成,不知倾注了集团高层与设计人员多少心血。
叶永明分析说,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让游客身心放松,休闲度假的浪漫古镇,游客可以在景区内看文化,看演出,泡温泉,享受古镇不夜城的生活,到开封旅游,显然住在北方水乡古镇的味道会更好。而对有1亿人口的河南而言,水乡是很有吸引力的。同时这也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带富一方百姓。
开封市委书记祁金立以“外在古典,内在时尚,古韵浓郁,风格独特”作为打造开封国际文化名城的方向,叶永明对这段话颇为欣赏,“这也为朱仙镇示范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复兴朱仙镇,老叶也在四处招兵买马,加快团队建设,多名急需人才加盟了开心一方集团。
朱仙镇项目已进入施工建设阶段,景区景点将会一一展现。日前,各路客商先后到朱仙镇考察,往日冷清的朱仙镇一下热闹了起来,在他们眼中朱仙镇俨然成为了风水宝地,这也证明了叶永明所述的“宇宙大自然规律”。他调侃说,“在别人都没发现朱仙镇的潜力时,我能进入投资。等都看好了,就不一定有我的份了。”目前,开心一方置地集团已形成了地产金融、文化旅游齐头并进的格局。
叶永明把复活朱仙镇,作为他一生的追求。“作为一个有责任有抱负的商人,不能总停留在建房子卖房子的阶段,我要用十年的积累和毕生的心血为河南也为自己打造一个永恒的经典之作——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