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网:商务社交不温不火
(2013-06-26 10:35:29)
标签:
杂谈 |
世界浙商网
《浙商》记者 傅永恒
关键词 人和网 商务社交
太平洋东岸的Linkedin经过10年发展最终上市,在太平洋西岸,人和网已经坚持了6年,并准备继续坚持下去。
在国内也有一家深耕商务社交已达6年的网站,低调的气质如同它的创始人——马雪峰,很难想象一个腼腆、内敛,下了班就回家陪孩子的帅哥,会选择商务社交网站作为自己的创业项目,但马雪峰的确做了这样的选择,并坚持至今。
挖掘人脉的价值
2007年,马雪峰决定把已经创办两年的人和网转个方向——“挖掘一下人脉的价值”,这是马雪峰的初衷。当时,社交网站是一股风潮,但马雪峰另辟蹊径选择了商务社交这个比较窄的领域。
马雪峰认为最理解人脉的是传统行业的企业家、中高层,于是便瞄准了这一个群体进行用户拓展,“传统行业的人对人脉的理解更深刻,小年轻不懂。”马雪峰的这个判断给之后“人和网”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一开始来的是什么样的人,被用户介绍进来的也就是什么样的人。用户可以在人和网上管理自己的档案,分享经验,结交朋友,寻找项目、资金。“在人和网可以找人脉、项目、资金,但没得玩,不像新浪微博、人人网,人和网相对比较严肃。”马雪峰认为社交必须有价值。
除了SNS平台之外,人和网还在2011年上线了猎头工作平台。“认证猎头已经超过了5000个,人和网有用啊,能够挖到人,可以帮他们的职位做推广,而且是免费的。”马雪峰介绍道,“当然以后会推出更多收费的增值服务。”
人和网早在2008年便实现了当月收支平衡,目前每年500万元左右的收入,由增值服务、广告、会员年费组成,并实现了盈利。人和网的盈利在于它为用户提供实在的利益,“有个律师,通过人和网获取了好几十个客户。类似的案例在网站上还有很多,大多数会员通过人和网赚到钱,或者给自己带来了帮助。”马雪峰说。
能够获取利益和帮助,这让人和网的会员收费计划运行得比较顺利,人和网从去年开始对会员收费,现在已经超过1000个会员成为了付费VIP,享受特权。比如最高级的铂金会员没有好友数量的上限,并享有“人脉撮合”的服务,会员想要什么样的资源、人才,人和网可以代为联系,“有一个山东的铂金会员是开发区的,要找园区规划方面的牛人,我们就帮他找到了。”
用户也是合作伙伴
如今,人和网530万注册用户中,80%的用户年龄都在30岁以上,传统行业的用户占据大头:房地产、建筑、机械制造、医药、互联网、投融资、贸易等行业的人,还有人力资源、法律、理财等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较多。而且,人和网是唯一一个进行实名认证的商务社交网站。
人和网和其他几家商务社交网站最大的区别是用户的行业分布:若邻网,外企用户、媒体行业的用户居多;天际网,媒体、服务、教育培训等行业的人比较多;大街网,一开始做大学生校园招聘,现在开始转型商务社交,但用户依然以学生居多。
“我们的会员构成,更接近中国的文化和经济组成,线上线下比较匹配。而且人和网的会员,有一部分能量很强,可能是某个开发区主任、某地的局长、俱乐部的组织者,有不小的实际影响力。其他社交网站的会员往往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外企总监、部门经理的能量是有限的。”马雪峰提到人和网在杭州之外的一些线下活动,便是依靠当地会员的力量进行的。
发展的慢节奏
人和网的互联网气质并不重,“我们核心团队都是浙江人,想踏踏实实来做一件事儿。很多互联网公司拿了风投的钱,想急功近利做出来,但烧钱没效果,起不来,没钱烧了,就结束了。”马雪峰并不在乎人和网缺乏互联网的烧钱发展基因。
人和网迄今没融过资,只接受过3笔天使投资,“都是朋友、同学投的钱。”马雪峰说。
其实风投在人和网创业初期便想投资,但马雪峰觉得人和网的基础不够好,会员数、社区的氛围、诚信体系、反垃圾信息、实名认证都没建立起来,不适合去融资。当去年人和网觉得条件成熟了,又遇上了资本市场的低谷,最后不了了之。
人和网迄今没在推广上花过钱,“为了省钱嘛。我们这种网站也不需要靠推广,都是靠用户引荐进来注册的。用户可以慢慢积累,雪球会越滚越大的。”
自己不花钱做推广,马雪峰对推广吸引新用户的做法很不以为然,“花钱买用户没必要,几十元钱买一个注册用户,你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成本?很多社交网站搞推广、花钱买用户的目的不是为了用户,而是做数据,便于进行下一步的融资,这样引来的用户不是目标客户。”
人和网之所以可以有时间慢慢积累,是基于马雪峰对行业的判断:“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同时商务社交这个领域还没引起巨头、风投的注意,即便巨头们要进入,这个领域也不可能一家独大,商务社交不完全是线上的东西,会有很多线下的内容。线下,巨头们并不擅长。何况人和网已经积累了530万优质用户,这些用户的粘性、口碑是很大的优势,巨头们花钱做推广也做不到。至少在这个领域,我们这20多人的团队还是比较强的。”
未来的方向
马雪峰离开阿里巴巴8年,坚持商务社交6年,这些年阿里巴巴发展突飞猛进,人和网却依然是个小公司,面对这个对比,马雪峰很淡定,也不后悔离开阿里巴巴:“如果连这个都后悔,人多痛苦啊,患得患失的。过程还是比较重要的。”
人和网的商务社交发展了6年,这6年间互联网突飞猛进,人和网也随着外面的变化和自身业务的积累在调整。
“人和网之前做了两个APP,都比较粗糙,要加大在这一块的投入,移动互联网的机会比较多。”马雪峰对比较粗糙的两个APP并不满意。人和网的会员中商务人士居多,也都有智能手机,碎片时间比较多,对移动客户端也有需求。
人和网在今年年初,开始在猎头平台上发力,目标是将猎头业务做成一个众包平台,人和网接入企业的人力需求,在平台上交给猎头公司、个人猎头来完成。
在投融资领域,人和网积累了大量活跃的优质用户,目前付费会员中的四成都是投融资领域的会员,人和网已经在设计一个全新的投融资频道,为这些会员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人脉资源的整合者”这个定位将在投融资频道中得到体现。而这也会是人和网今后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
这些年,人和网名不见经传,业务规模也不大,让马雪峰坚持下去的原因很简单——相信这个事情可以做大,现在营收不多,以后的市场会很大,“在跟会员的交流中,发现太多机会。”
马雪峰透露了人和网的五年目标:5000万用户,年盈利1亿元,“目标用户的基数很大,你看阿里B2B有多少企业用户?我们可以在一家企业发展多个会员。”
要实现这个目标,马雪峰或许得加快找钱的步伐了。
[专家点评]
吴宗方
田丰创投投资总监中国的传统企业家对互联网社交有先天的用户体验障碍,这批用户需要简单上手的用户体验,并进行引导;人脉热衷者的价值对商务社交的价值并不大。
中国版的Linkedin一直不温不火,用户活跃度低,用户粘度不够。这些现象与中国的社交诚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有很大关系,用户会填写虚假信息,或者不填写,社交过程中鉴别真伪的成本较高,商务社交的信息对建立信任帮助较小。
国外的商务人士会在名片上印上Linkedin的个人主页网址,但国内的商务人士不会如此。这也让商务社交缺少了线下的影响力。
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基于名片社交的APP或许会成为商务社交新的爆发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