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友:珀莱雅绽放中国之美
(2013-02-27 10:32:23)
标签:
杂谈 |
世界浙商网
《浙商》记者 张玲玲
关键词 方玉友 珀莱雅
风云事件
1996年,方玉友只身前往河北,开始做化妆品代理。他去的时候正值冬天,记忆最深的是“屋外结冰,屋里面也结着冰”。而背井离乡,举债经营的方玉友只不过是当时浩浩荡荡在外打拼中的温州军团中的最普通一员。
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方玉友就赔光了所有的钱,甚至包括老家的房子,当时“想得最多的是,自己一定要活下来”。
8年时间,方玉友前后总共代理过23个品牌,包括小护士、丁家宜等一些早年耳熟能详的国产品牌,但是这些品牌多数“卖的卖,死的死”。
2003年,方玉友孤注一掷,踏上自创品牌的征途。化妆品代理行业十多年的跌打滚爬,见多了国产化妆品牌的兴与衰,他觉得,“尽管卖的卖,死的死,并不意味着市场没有中国品牌的机会”。
他不想一直钉死在低端市场,他效仿的是某国际知名品牌,不断将产品线和品牌形象上移,市场份额明显上升,并创造出单一品牌长线定位的成功案例。
珀莱雅参照的即是如此,珀莱雅主打100元到200元左右的产品。在消费群体未成熟之时,方玉友更多在三四线城市主推低端品牌,强调消费者互动,通过零售商和厂家的双方让利,保证促销活动打开市场渠道,而后再将其余中高端品牌渐次推出。
2006年之后,方玉友开始察觉到市场疲态。消费者对珀莱雅的辨识度和忠诚度仍然不高,品牌方面也一直没能显露峥嵘气象。因此,2008年,方玉友开始了自己的品牌“豪赌”,他用之前的全部资金,和未来三四年能够赚到的资金,推行全新的品牌策略,在品牌代言人、工厂、产品定位、研发等方面砸下重金,加强同《瑞丽》、《时尚COSMO》、浙江卫视、湖南卫视等强势媒体的合作。
不考虑利润,只考虑如何将品牌做大,方玉友评价自己投资之时“快、准、狠”,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曹良国在回忆当时会议景象之时称,“当时足足十分钟,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2012年,凭借聪明的营销和细分品牌战略,珀莱雅终于异军突起,在日化品牌中,其市场份额稳居第一,超过所有国际国内化妆品品牌,以其黑马之姿实现了年零售额从0到40亿的销售奇迹。
风云现场
五年前,方玉友坐在风云浙商颁奖台下,想的是,有一天,自己也能登上这个舞台。他给自己定的时间是5年。
这个场景或许在他心里预演多次,因此,尽管初登台前,笑容腼腆,但方玉友并未忽视任何一个细节:从座位从容起身,走到第一排与娃哈哈董事局主席宗庆后握手,转身向观众挥手示意,而后在台上,深鞠一躬,不偏不倚的90度。
在众多的商界大佬中,方玉友独独去跟宗庆后握手,也引起了白岩松的注意。方玉友答,宗是其崇拜的偶像。
方玉友或许可以发现他与宗庆后的相似之处:独斗外资,自创本土品牌,擅长营销,不约而同地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他更长远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够如宗一般,建立属于自己的庞大商业帝国,让珀莱雅成为世界的珀莱雅。
“这个奖算是来得早还是晚呢?”台上,白岩松又问。“我觉得时间刚刚好。”方玉友老实回答。如今,珀莱雅已经走过了最初十年的筚路蓝缕,接下来呢?“我希望未来十年,在赢得中国消费者认同的基础上,让中国的珀莱雅成为世界的珀莱雅。”方玉友答。
风云对话
《浙商》:2012年最高兴的事情?
方玉友:在2012年整体经济形势都比较萧条的情况之下,珀莱雅获得了逆势增长,虽然未能达到之前的预期,但是在萧瑟之中,仍旧是比较抢眼的。
《浙商》:你认为2013年经济形势中最大的利好是什么?
方玉友:城镇化是最大的利好。我们原先的城镇化网络本身已经铺展开来,品牌覆盖率较高。城镇化与中心镇扩权都会带来众多消费市场,给品牌带来诸多机遇。
《浙商》:2013年公司有什么新的打算和投资布局?
方玉友:我们原先的城镇化网络本身已经铺展开来,品牌覆盖率较高。城镇化与中心镇扩权都会带来众多消费市场,给品牌带来诸多机遇。
世间的美丽千万种
他唯独钟情中国之美
十年光阴 他寻寻觅觅
发现美 滋养美
直至成为美
美丽加内涵 品牌加营销
狼性文化与感恩文化结合中
品牌之花 终于优雅绽放
——财经评论员 叶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