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世界浙商网
关键词 创投 华睿 金融
经济过热时,不要问投了多少项目,而是要问多少项目没投?只有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少投资,才有可能在经济过冷的时候多投资。
宗佩民
华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前阵子,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在微博上预测,未来几年超过50%的投资机构会关门大吉,超过70%的行业人员会解甲归田……尽管耸人听闻,但是,我认为差不多也是这个理。
创投行业本质上属于金融业,而金融业的一个特点就是相对比较集中,比如不可能哪里都开银行。浙江银行业发展到现在,本土也只有浙商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绍兴银行、温州银行等等,总数不会超过二十家。
创投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产物,是在宏观经济出现瓶颈、民间资本没有方向的时候应运而生,充当经济结构调整的推手。能成为这样角色的创投不会比银行业多很多。如果能够围绕本质做创投,即使创投机构少,投资项目少,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很多行业就是因为一两家企业突变,从而导致整个行业跟着进步的。如果创投偏离本质,恶性竞争,一味推高股权投资价格,一味追逐产业热点,就会成为产能过剩的推手,我国许多新产业就是被风投推入产能过剩陷阱的。
经济越困难,越需要创投,也是创投发挥作用的最好时候。我对2008年下半年到2009年上半年那段时间印象特别深刻,也是我十年创投生涯中感觉最舒畅的日子。之前很多项目估值动不动就是几个亿,还要投就投、不投拉倒,许多创业者心态傲慢。2008年下半年,经济急剧下滑,风头突然调转,创业者少了许多牛气,感觉真正需要创投的时机出现了,无论是老产业技术改造,还是新产业培育,创投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那一时间我们前前后后投了二十多个项目,回头看这些项目对这几年节能环保、健康医疗、移动互联行业的发展与消费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假创投”对整个产业极具破坏性,包括LED、风电、太阳能在内的很多产业,都有这个问题:项目还没做起来,创投就一哄而上,最后被“推”过剩,就像一个才十几岁的孩子就出现营养过程,结果尚未发育就得了高血压。
经济繁荣时期,也是“假创投”最活跃的时候。他们鼓动产能、推高价格,尽管打着创投的旗号,却不是在创投,而是在投机。到了经济形势紧张、民间资本退缩的时候,对这些假创投的影响也往往首当其冲。
创投是适合冬季生长的物种,冬季播种,春季拔节,夏天收割。现在创投行业的情况更多是冬天的时候撤资,春天的时候犹豫,夏天的时候抢项目,这完全背离了创投的规律。
最近,浙江省股权投资协会在三亚开了个峰会,主题是创新。但是会开到后来,大家都在批判创投投机。会议达成高度共识:创投就是要回归本质,回归到新产业创造和传统产业的改造中去。
经济过热时,不要问投了多少项目,而是要问多少项目没投。在企业家感觉普遍良好时,创投可以多休息,在企业家苦恼时,创投应该多出手。经济过热时越能克制,经济过冷时越敢于投资,才是成熟的创投公司。
冬天又来了,或许又是一次创投践行自己使命的最好时机。
(本刊记者沈晓琳整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