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明:西方电视模式中国式开发

(2012-12-04 11:14:42)
标签:

杂谈

世界浙商网  http://www.wzs.org.cn/  如需转载 请注明出处

《浙商》记者 丁璐燕

关键词 中国好声音  电视模式

 

音乐产业核心的问题是出人出戏,现在出人出戏了,未来怎么办?《中国好声音》试图将这一电视模式的商业链条拉得更长,而不仅仅是在比赛结束后就戛然而止。

11月7日,上海。

田明急着赶一场新闻发布会,有关《中国好声音》在海南三亚举办沙滩音乐节的事情。他对《浙商》记者说:“你坐我车,我们边走边聊。”说完便疾步朝电梯走去。车行至一个三岔路口,司机为避免堵车,未直行而左拐。“不要绕了,越绕越远。”田明说。未等司机解释,红灯,车子停了下来,“你看,如果刚刚直行,就没这个红绿灯了。”这位星空华文传媒CEO是个急脾气,“尤其事多的时候,特别急。”幸亏发布会及时赶上了。

“我们在同国内甚至国际顶尖音乐制作人谈合作,让制作人的收益与‘好声音’学员利益绑定,通过吴莫愁、李代沫他们的全球巡演,不断给制作人创造利益。”田明阐述着他的音乐产业理念,这位向中国引入《中国好声音》的商人试图将这一电视模式的商业链条拉得更长,而不仅仅是在比赛结束后就戛然而止了。

这个夏天,《The Voice》这档源于荷兰的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在风靡了全球多个国家之后,终于被版权引进到了中国。电视里诸多欢笑与泪水的背后,是国内节目制作公司首次分食电视台广告收益的局面。“感觉很好”,田明说。尽管星空华文要求在利益分成中“拿大头”,但在《中国好声音》成功运作后,前来商谈合作的电视台仍旧与日俱增。

星空华文传媒有限公司是2010年SMG(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在收购了新闻集团星空传媒53%的股份之后成立的。它主要负责运营星空卫视普通话频道、星空国际频道、Channel[V]音乐频道,以及世界最大的华语电影片库“幸运星”(Fortune Star)。

“每条线都在盈利,但内容制作利润相对高一些。”田明说。公司待客区墙壁上,挂满了《中国好声音》、《舞林大会》、《中国达人秀》的宣传照。“除了综艺节目,我们接下来还会推出自制影视剧,充分利用影片库资源。”

负责综艺娱乐业务以前,田明只做新闻。《东视广角》、《东方直播室》等一批品牌新闻栏目,均由其打造。“你会发现,其实新闻与娱乐的区别,只是传播载体和方式不同。新闻是干货,娱乐包装了更多情感、故事。所以,好的娱乐节目,一定是能够触及心灵的真实娱乐。”因此,《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讲述了比海外节目版本更多的故事,收视率一度冲到6.4%。

田明自信拥有“好节目是闻出来”的敏锐嗅觉,但对产业化,他称,“挑战才刚刚开始”。

电视综艺海外风潮

《浙商》:现在国内电视台、一些实力雄厚的节目制作公司,都热衷于高价购买海外综艺节目版权,为何不把资金投在原创类节目?

田明:什么是原创?现在国内综艺节目没有原创。原创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是有模式的。而目前国内的综艺节目没有模式、没有标准,只是换了不一样的名字,这不是原创。原创必须是不可复制的。

西方国家电视发展比我们早很多年,在节目制作方面更加成熟,我们目前的阶段,还只是对优秀节目引进消化吸收,后面才会慢慢推原创。

《浙商》:也会做一些可以形成自主版权的模式么?

田明:与《The Voice》和后续合作还在进行,我们的节目制作团队在同这些世界一流的模式团队合作,联合研发兼容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新模式,然后再进行世界输出。因为全球好的综艺节目模式就那么多,星空华文现在已几乎全部垄断了这些模式的中国制作,未来自己原创研发会越来越多。明年星空华文将推出原创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功夫》,我们希望这个节目模式能与央视1套合作,成功后在全世界推广,传播东方文化。


走红中国的逻辑

《浙商》:并不是所有引进海外版权的节目,在中国播出都会有高收视,您认为,一档节目会在中国走红的因素有哪些?

田明:这档节目的海外收视率一定是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但好节目是拿鼻子闻出来的。比如说《The Voice》,细细分析,我们会说它具备了明星真人秀、草根真人秀、反转等这些会带来高收视率的因素,但事实上,当我第一次看到这档节目的时候,凭直觉就知道这是一档会成功的好节目。但如果想要在中国播出成功,一定要进行本土化改造。

《浙商》:怎么改造?难道不是完全按照对方提供的“宝典”,在什么时候切入什么样的元素等等这样的程式化操作吗?

田明:首先要尊重节目版权,但“宝典”涉及的只是技术,是个壳,节目要表达什么才是关键。好节目有三个特点:热点、民生、心灵,做触及心灵的真实娱乐,将新闻理念用娱乐的方式表达,做到这些,中国人才爱看。《中国好声音》是《The Voice》各国版本中,讲故事讲得最多的,国外版本不讲故事,就是炫技,而我们用中国人的情感、故事,深深感动了中国人。


走老路会死掉一个产业

《浙商》:《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已经结束,后面的产业化您是如何考虑的?

田明:这次与电视台利益分成,基本是现有体制下最大的突破,第二季仍会选择同浙江卫视合作,模式一样。产业化方面,接下来要做《中国好声音》的音乐制作公司。我们不会走唱片公司的老路,也不会学天娱,一定会开创新的路子。这是我们现在想得最多的事情,也是文化产业最有意思的事。

《浙商》:新的路子具体指什么?

田明:音乐产业最核心的问题是出人出戏,现在出人了,以后如何出戏?出好的作品?这个产业现在很凋零,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音乐制作人得不到应有回报。过去写一首歌,稿费只有几百块,现在高的也只有一二十万元,相对于一首歌能赚一两个亿来说,这个报酬太少了。

而等待法规健全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能不能推动音乐产业这方面的发展?《中国好声音》要和华语音乐最好的制作人结成联盟。比如你负责吴莫愁的音乐制作,做了首好歌,我可以先拿出营业额的10%,并永远跟你利益分成。这样吴莫愁全世界巡回演出,都在为你创造利益。

《浙商》:《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版权费要几百万元,一期节目制作费千万元,资金会不会因此紧张?现在民间资本对投资文化产业热情高涨,有没有想过同他们合作?

田明:星空华文暂时不涉及资金紧张的问题,但这个行业会涉及。不仅仅是版权费、节目制作费的问题,更多是一些节目制作团队拥有好创意但缺乏资金支持。

我们的确在考虑成立一个文化产业基金,感兴趣的民间资本可以进来一起做。投的项目不限于星空华文自己的,也包括外面好的项目,也可以投相应的文化衍生产品。隔行如隔山,内容产业风险波动很大,很多民间资本对文化产业热情很高,但亏损的可能性也很高。投内容产业,首先要有理念,还要有经验和专业的眼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