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美元收购:另一个高科技泡沫?
(2012-05-25 09:06:58)
标签:
杂谈 |
天下浙商网
关键词 收购 高科技泡沫
此次Facebook花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是“现金+股票”的方式,实际上,你应想到绝大部分的交易价格来自股票价格,而非现金。
4月10日,Facebook公司宣布将花10亿美元现金和股票收购Instagram公司。这一款适用于智能手机的照片分享软件Instagram最初于2010年10月在苹果应用软件商店上线,4月4日(收购前一周)才刚刚推出安卓版,目前拥有3亿用户,并且每天上传超过500万张照片。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这样评价此次收购:“这次收购对facebook来说是一个里程碑,这是我们第一次买下拥有如此多用户的产品和公司。”
一位技术投资者Paul Kedrosky这样说,“我们知道Instagram一共只有13名成员,10亿美元的收购意味着他们人均可获得7700万美元,这应该是历史上最昂贵的一次收购了。”
历史上的著名收购
Facebook以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这一硅谷及高科技行业内的一大手笔,让人联想到了当年美国在线服务公司AOL收购ICQ的交易。
上世纪90年代晚期,随着首个互联网科技泡沫的迅速膨胀,一家名为Mirabilis的以色列小公司因其即时通讯产品ICQ吸引了数以百万计的用户。
Mirabilis公司不惜投入巨资建立起快速增长的用户群并保证服务器的良好运行。公司的主要投资者Yossi Vardi在被问及如何实现公司的盈利计划时,半开玩笑式地说出了一句名言:“收益会分散精力”。原来,Vardi的终极目标并非是赚取用户的钱而是将公司待价而沽。
1998年,就在ICQ的市值快达到顶峰时,AOL斥资4亿美元(这在当时也是令人瞠目的天价)收购了Mirabilis。就这一点来看,Instagram很像是另一个快速成长的ICQ,只等杀出个大客户再创一个类似AOL的天价交易。
高科技泡沫终结?
Facebook最根本的“杀手锏”其实就是照片,然而Instagram恰好找到了其杀手锏上的薄弱环节即移动照片分享,这也是Facebook不惜一掷千金的原因所在。
此次Facebook花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是“现金+股票”的方式,实际上,你应想到绝大部分的交易价格来自股票价格,而非现金。
2000年,AOL曾“买下”了时代华纳(Time Warner)。之所以加上引号是因为此次收购恰好发生在科技泡沫破裂前,双方交易所依赖的是AOL暴涨的股票。Vardi为Mirabilis所实施的战略是待价而沽,倘若该交易推迟几年,ICQ还能卖得这么好的价钱吗?
许多人士坚持认为当前高科技不存在泡沫,但我很乐意证明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
至少当前的环境表明,如果我们正处于泡沫中,这泡沫仍有膨胀的空间。
原因在于最近美国颁布的Jobs法案。该法案表面上旨在点燃国民的创业热情,然而也有可能会提高企业的诈骗发生率,也许会有更多待价而沽的企业伴着创业热潮出现,让人一时难辨真假。
(本刊记者胡忻据BBC新闻及英国卫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