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船王长女的新航线

(2012-03-05 09:04:45)
标签:

杂谈

天下浙商网  http://www.zjsr.com 如需转载 请注明出处

《浙商》记者 倪轶容

关键词 船王

 

除了实业家的身份之外,包陪庆还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慈善家。而这两个新身份中,也都隐约可见包玉刚的影响。

 

对于大海,身为“世界船王”包玉刚长女的包陪庆再熟悉不过了。

早在1962年,16岁的包陪庆就主持了父亲第一艘新船“东樱号”的下水典礼,在扑面而来的巨浪中,用银色小斧头砍断了连接船只和码头的绳子。父亲包玉刚的船王生涯就这样扬帆起航了。在随后多年的时间里,这位性格倔强的女子陪伴着船王父亲走遍了整个世界,日复一日地航行在时晴时雨的大海上,见证了父亲波澜壮阔的一生,也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这个世界的风雨变迁。

前不久,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一个论坛上,包陪庆接受了《浙商》记者专访,畅谈了父亲对她的影响和如今正在着手经营的教育、慈善事业。交谈期间,撒切尔夫人式的干练和杰奎琳·肯尼迪式的优雅交错出现在包陪庆身上,和她的对话,亦如同翻开一幅时间画卷,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一登场。

女儿眼里的船王父亲

对于“千金小姐”这个充满奢华色彩的词,包陪庆其实很陌生。在父亲身上,她更多感受到的是一种以身作则的严厉。

身为世界船王,包玉刚在最鼎盛的时期同时管理着200多艘船只。即便如此,女儿包陪庆希望借一艘船和朋友举办聚会,却被父亲包玉刚拒绝了。“陪庆,这是公司的船,不是我们私人的船。如果爸爸这次答应了你的要求,那以后家里的人是不是都可以随便用公司的船了?”包陪庆依然记得父亲那严肃而温情的话语,“现在你对公司还没有贡献,所以不能用公司的船,等到以后你对公司有贡献了,就可以申请使用公司的船。”

生活作风简单朴素的父亲,让包陪庆从未有过“富二代”的体会。热爱体育运动的包玉刚很少进行赛马、高尔夫等奢华运动,不论到哪里出差,他都会在包里放一根绳子,随时随地进行锻炼。而包玉刚送给子女、公司职员,甚至美国前总统里根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礼物,都是这样一根普普通通的绳子。

包陪庆清晰地记得,父亲会见撒切尔夫人的时候,递上了一个漂亮的大盒子。撒切尔夫人以为是什么贵重礼物,急忙说:“我们英国讲究清廉,政府官员不能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结果打开一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包玉刚也在旁边笑着说,“我听说,您跟我一样是个工作狂,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问题。但我相信,这根绳子能帮您放松紧张的神经,解决很多问题!”

除此以外,父亲的远见、包容、智慧,无一不在包陪庆心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包陪庆还记得父亲刚刚以银行家身份转行做航运时,不采用时下盛行的“短租”法,却选择了看起来赚钱更少的长租法。很多人觉得他“笨”,不懂行,等着看笑话。结果,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经济不景气,航运业遭遇衰退,许多短租船东因找不到租户纷纷破产。而包玉刚却因为采用长租合约,租金收入稳妥,事业迅速起色。也就是在父亲身上,年幼的包陪庆第一次感知到了什么叫做稳健、低调,而这也逐渐形成了她未来的处事风格。

新的身份

身为长女,从1986年开始,包陪庆和她的丈夫苏海文就开始接手父亲的衣钵,接管环球航运有限公司,把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然而在1991年包玉刚去世之后,长女包陪庆却选择离开环球航运有限公司。对此,包陪庆的解释是:“我长得特别像爸爸,而公司的人对爸爸都特别有感情。有时候我和海文发生争执,公司的人受情感指引,都会不自觉站到我这一边。”理智告诉包陪庆,一个伟大的公司必须依靠现代公司制度成长,而不仅仅是灵魂人物的威望和影响。因此,她选择了离开,开始从事实业。

值得一提的是,好强的包陪庆从小就拒绝依靠父亲的光环获得各种便利。早在刚刚去环球航运公司上班的时候,她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自己是包玉刚的女儿,就偷偷修改自己的姓名,以母亲的姓氏——黄冠名,去和别人谈业务。结果,别人写给她的信常常因为公司“找不到黄小姐这个人”而被退回去。开始自己实业生涯的包陪庆,也依然保持着这份倔强,坚持走在自己打拼的路上。

“我才知道做企业有那么艰苦!融资、人事管理,每天都有一大堆的事儿!”那时,包陪庆才深深体会到,父亲“船王”的美誉,是和“工作狂”这个绰号分不开的。包陪庆也继承了父亲对工作的狂热,常常在睡梦中依然想着工作,凌晨时分醒来,匆匆在枕边的便签纸上写下对工作的安排。“有时候我写完又睡过去了,等我醒来,都不知道自己半夜写的是什么!”包陪庆笑道。

除了实业家的身份之外,包陪庆还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慈善家。而这两个新身份中,也都隐约可见包玉刚的影响。

期盼湛蓝海洋上的星空

包陪庆一直认为,如果不是父亲重视教育,那么,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身为女孩子的她根本没有可能完成硕士学业,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父亲除了注重对子女的培养外,也注重投资教育,这在包陪庆的心头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儿时常常陪伴父亲出没于湛蓝大海上的包陪庆,也时常感慨眼下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少见到儿时那种湛蓝的海洋。因而,助推环保事业的发展,也是她热衷的新方向。

近年来,包陪庆逐渐将家族的船运业务交给大儿子,她带着另外一个儿子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培养下一代的教育事业中去。在上海金山区,她选了一块能看见蓝色海洋的区域,一手创建了一所具备国际化教育理念的包玉刚实验学校。

“现在中国企业里,最大的问题,就是横向沟通的缺失。”包陪庆认为,这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影响有关。因而在企业内部,总是常见上下级之间的交流,团队合作精神却相对薄弱,“左手不知道右手在做什么。”所以,包陪庆希望自己的学校能培养出“外圆内方”的人才来,既具备横向和纵向沟通能力,同时又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既要适应大环境,又要在内心保持自己的棱角。“中国评价孩子的标准往往是‘乖’,所谓的‘乖’就是服从安排。但是这样的人往往不具备创新能力,不能创造附加价值,不能成就中国未来的伟大公司。”

同时,包陪庆也颇为自豪地介绍,在学校里面,她特地设置了雨水循环系统、太阳能采集系统等等“绿色”装置,“这样节能、低排放的设计,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能够帮助孩子们从小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每次来杭州参加浙江省政协的会议,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的包陪庆常常忙碌地穿梭在各个会场,而她一直随身携带的红色环保袋,显得特别醒目。

“每次上街,我都会随身携带两个环保袋。我不想几百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指着塑料说,这是我们的祖先留下来的。”包陪庆表示,这个环保袋是她自己设计的,随身携带是想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向大家传递“环保”的理念。

“之前对于大自然的破坏太厉害了,保护环境真的很重要!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以后一抬头,能够看到更多的星星!”包陪庆真诚地说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