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探路“造血式”慈善
(2011-07-04 09:28:12)
标签:
杂谈 |
天下浙商网
《浙商》记者 王文正
关键词 宗庆后 慈善
“慈善不仅仅是简单的现金捐赠,而更应该在一些困难的地方做投资,带动就业等,不是‘输血式’而是‘造血式’扶贫。”
“现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之中,慈善基金采用何种形式、多少数额、如何运行,都还没最终敲定,也没有审批下来。”6月3日,娃哈哈集团新闻发言人单启宁在电话中对《浙商》记者说。
5月11日,洛克菲勒家族的当代掌门人佩姬·洛克菲勒携全球家族公益协会成员访问中国,在家族慈善基金交流会上,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宣布要成立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会。
在这个交流会上,宗庆后携女儿宗馥莉出席。说到正酝酿中的慈善基金会,宗庆后笑着对坐在台下的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前司长、现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希望注册登记时给些方便。”
慈善理念
2010年,宗庆后有两件事引人注目:一是他在3月份公布的福布斯富豪榜单上,以70亿美元身家成为大陆首富之后,在9月份再次以80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登上胡润百富榜的榜首;二是他以参加《福布斯》的全球CEO年会为由,婉拒了9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巴比慈善晚宴”的邀请。
刚刚成为内地“双料首富”,便高调拒绝一场旨在劝捐的慈善晚宴,宗庆后的举动引起了外界的许多质疑。特别是有“首善”之称的陈光标在慈善晚宴上宣称自己将“裸捐”之后,许多人更是在暗中将“首富”与“首善”作着对比。
不过,宗庆后并不在意这些。他公开声称自己不赞同动辄捐资产的行为。在他看来,这种行为不过是企业避税的变通之法,并不是真慈善。“首先要为社会创造财富;第二,你先把自己企业的员工弄好,让他们生活富裕起来,收入不断提高;如果有条件、有实力的话,再多做点慈善事业。”宗庆后认为“慈善不仅仅是简单的现金捐赠,而更应该在一些困难的地方做投资,带动就业,上缴税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人观念的转变,不是‘输血式’而是‘造血式’扶贫。”
“造血”模式
宗庆后父女对慈善事业的探索,始于2007年。当年9月,以宗馥莉命名的“馥莉慈善基金”成立,慈善目标是扶助贫困大学生和发展义工。其首笔助学金发放的对象是浙江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的36名贫困生,每人4000元,以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渡过难关,顺利完成学业。
相比宗庆后,毕业于美国佩珀代因大学的宗馥莉更注重引进国外NGO组织的先进理念,要求由自己的基金管委会亲自负责选项、跟踪以及执行等事务。
“馥莉慈善基金”是宗庆后家族在狭义的慈善事业上的首次探索。它由杭州娃哈哈宏胜饮料集团出资1000万元,在浙江省慈善总会设立的留本冠名基金。
这一慈善捐助的方式,奠定了娃哈哈慈善的“宗氏风格”,即“造血式”的慈善。
2009年,宗庆后又成立了以企业名称命名的娃哈哈慈善基金会,这一基金会更多承载了健全公益行为实施机制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功能,主要方向是教育慈善。随后,馥莉慈善基金从浙江省慈善总会转出,作为项目挂靠在娃哈哈慈善基金会下。
今年3月初,宗庆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希望建立一个“诺贝尔奖”形式的慈善基金,鼓励国人在科研开发上的创新——这依然是“造血式”慈善的一种形式。
找人,找钱,找项目
和五百万浙商交朋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