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天,由慈溪市人民政府、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宁波裕人针织机械有限公司特别主办,《浙商》杂志社承办的“2010中国企业国际并购高峰论坛”在慈溪举行。
论坛上,来自国内外众多并购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众多已经实现并购,或即将走上并购之路的浙商共同就国际并购话题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
国际并购生力军
“在5年之前、10年之前,我们搞论坛的话,只能是跨国公司来中国搞跨国并购的论坛,(那时)可能不会想到中国企业能走出去,搞全球并购这样的论坛。今天我们浙江的企业,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有这样的实力和欲望,在全球搞跨国并购。”
正如省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张汉东所言,如今的浙商已经成了国际并购的生力军。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赵伟表示,国际权威机构普遍认为,随着经济复苏,全球跨国并购将重新趋于活跃。新一轮并购热潮将在发达经济体与“金砖四国”之间展开。75%以上的并购将发生在亚太地区。这其中,中国的风头最劲。来自摩根大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前9个月,中国企业的并购额达740亿美元,排全球第二;美国是3000多亿美元,排第一。
浙商并购很低调
张汉东介绍,今年1-9月份,浙江省的境外投资额已经位居全国第一。其中,跨国并购占主流,今年的1-9月份有32个项目,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就有21个。而三到四年前,我省的境外投资加速率虽然是全国第一,但因为民营企业实力较弱,投资额比较小,投资的企业数很多,每个企业的规模非常小。短短几年,浙商的实力已今非昔比。
在这些案例中,除了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的吉利并购沃尔沃之外,浙江民企国际并购的步伐一直都未停止,他们始终低调地在进行着自己的产业整合与升级。比如,今年5月28日,宁波裕人针织机械有限公司全资收购Steiger(斯坦格)横机,成为全球电脑针织横机的领袖;去年7月,台州杰克控股集团全资收购德国Bullmer(奔马)和Topcut(拓卡)企业,成功尝试了中国民营缝纫机行业的首次国际并购。
昨天,论坛还发布了2009~2010年度浙商海外并购十大案例。
●专家声音
中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王巍:并购是一场“生死恋”
“我们现在卖的东西都是精华,买的东西都是全球化被淘汰的东西。”
中国企业依然要走并购这条路,应以“走出去”为名,行“引进来”之实。
“我们现在卖的东西都是精华,买的东西都是全球化被淘汰的东西。”对于目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不断增多,中国工商联并购公会会长王巍提醒大家,感觉不能太好。因为你今天觉得是整合了别人,有可能是为别人的整合做嫁衣。
即便这样,中国企业依然要走并购这条路。因为,即便收购全球淘汰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中国市场上还有十年、二十年的青春。并购之后,我国企业应迅速再提升,加以创新形成新的东西,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经验,也是最重要的。
现在有个说法是“90%的并购都是失败的”,对此王巍并不以为然。
“什么叫失败?是不是没有达到并购的预期就叫失败?如果这样,那么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创业都是失败的,绝大多数的人生都是失败的。有谁的最终结果能够达到预期?”王巍说,都说马云并购雅虎是失败的,但马云真正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正是从并购雅虎开始的。
不过,谈到如何实现成功的并购,王巍并没有给出一个答案。“因为并购是一个变化莫测的市场,我说并购最简单(的比方)就是恋爱,企业恋爱就是并购,没有人能够总结出规律来。”
不过,赵伟还是给出了并购的一个信条:“你在做并购的时候,要信奉一条: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你买这家企业的时候,你一定要问一下,他为什么要把企业卖掉?它是一个包袱。我面临的风险是什么?”
赵伟说,后危机期民企的并购应该依托国内市场,以“走出去”为名,行“引进来”之实。吉利的走出去,实际上是引进来。“我们的企业在并购的时候,要盯紧这些无形的资产,这是我们会议的主题,也是我们并购的重点。”
●链接
浙商近年海外并购十大案例
1, 吉利收购沃尔沃
2010年8月,吉利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为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提供了现成的通道,解决了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实现了在发达国家汽车市场“你中有我”零的突破,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形象。吉利成为中国汽车企业成功收购国外豪华汽车企业和品牌的第一宗案例,为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迈出了重要一步。
2, 复星集团收购地中海俱乐部7.1%股权
2010年6月,复星集团通过其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复星国际,作价近2.1亿人民币收购法国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7.1%的股权。地中海俱乐部1950年成立于法国,是一站式旅游度假村概念的创始者,并于1966年在巴黎上市。复星将通过这一投资,对接国际品牌和国际标准,进一步提升其在投资管理领域的资源整合及管理能力。
3, 浙江龙盛并购德司达
2010年7月20日,浙江龙盛集团宣称其全资子公司桦盛有限公司出资2200万欧元认购了新加坡KIRI控股有限公司向桦盛公司定向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这些欧元将定向用于收购德司达的部分资产。德司达在全球染料及助剂领域的规模、技术和产品线完整性最为领先,龙盛作为最大的染料制造商与最大的染料服务提供商整合,可充分利用其渠道、品牌、技术和经验,同时也使德司达受益于供应链的稳定和成本的下降,从而极大提升龙盛-德司达体系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宁波裕人针织收购斯坦格
2010年7月,宁波市裕人针织机械有限公司以718.8万欧元成功收购瑞士斯坦格集团及其旗下的意大利时尚设计中心和斯坦格上海纺织机械有限公司共3家企业。并购之后,裕人的技术将有很大提升,实现国际高技术与国内低价格的最佳结合,提升裕人综合竞争力,使慈星电脑横机与德国斯托尔、日本岛精两大电脑横机国际巨头形成竞争局面。
5,奥康收购意大利万利威德品牌
2010年5月18日,奥康正式“迎娶”意大利鞋业第一品牌——万利威德。从之前的“代理权”到收购万利威德大中华区所有权,奥康创造了中国鞋业又一全新的并购模式:即以技术和品牌为重心的微笑曲线并购模式。从代理权到所有权,从战略合作到兼并收购,奥康正式启动了中国鞋企的国际高端品牌战略,也正式对外宣布了中国鞋企国际合作的新模式。
6,万通铝业吞并意大利豪华游艇品牌
2009年7月,浙江万通铝业集团将意大利豪华游艇DALLA PIETA(DP)收入囊中。这是中国内地首次收购海外豪华游艇品牌。DP拥有五十年的造船传统,专注于生产豪华游艇,被喻为游艇界的“法拉利”。国内富裕阶层扩大和迅猛发展的旅游经济,将为中国游艇产业发展带来机遇。但长期以来中国游艇建造者缺乏自主品牌和独特设计师,故此次收购DP的业务中包含了品牌与设计图纸,将会一定程度上提升国内游艇业在全球市场的产业竞争力。
7,新杰克缝纫机收购奔马和拓卡两家德国公司
2009年7月16日,台州企业杰克控股集团宣布,下属全资子公司浙江新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出资4500万元人民币,在德国成功收购奔马和拓卡两家知名企业,并新成立了拓卡奔马公司。这标志着中国缝制设备制造行业中的民营企业首次海外收购告捷。“新杰克”将借助拓卡奔马公司的高端自动化技术,加快高端自动化缝纫机的研发。同时,也借助拓卡奔马公司的影响力,加快进入汽车、航空等高端市场,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杰克品牌的影响力。
8,美邦纺织收购美国两家无缝内衣企业
2010年3月,浙江美邦纺织收购美国纽约和洛杉矶的两家无缝内衣企业,这是全球最大的无缝内衣并购案。并购的两家美国公司,在无缝内衣行业,居全球前三位。并购完成后,“美邦纺织”这家创办于2003年的民营企业,一跃成为该行业全球最大的跨国集团。“美邦纺织” 成功并购美国两家公司后,骤然打开了美国市场,企业来自美国的订单已安排到2010年。并利用美国的渠道、品牌优势,在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的无缝内衣生产基地。
9,富兴集团收购英国羊毛地毯纱生产线
2009年8月,富兴集团成功收购全球第二大羊毛纱厂——英国的Lyes(S.Lyles Sons &Co., LTD)的整个羊毛地毯纱生产线,并依托环青海湖的羊毛资源,将Lyes整体搬迁到了青海。到明年6月,改造投产后的地毯纱产量有望达2万吨,富兴亦将借此成为全球最大的羊毛地毯纱厂商。
10,永发集团收购欧洲保险箱品牌
2009年10月,全球保险箱行业销量第一的宁波永发集团,斥资190万欧元收购欧洲保险箱名牌和该品牌旗下的全部销售网络。自2007年以来,永发集团3年来收购了9家国外企业,其中包括法国、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知名同行,使得永发集团直接建立起一个国际保险箱品牌方阵,海外分公司数量达到28家,也使永发集团由以往的“给别人贴牌”转型为“让别人贴牌”,并且在价格上掌握了主动权。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