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绿成:逆势而上的包装业“黑马”

(2009-01-22 11:41:59)
标签:

杂谈

分类: 商道
 在包装行业转入下行周期时,一家投资总额超过2亿元的新企业却逆势开业,这无疑让人产生疑问:沈春雷为何有这么大的“底气”?

  2008年年底,杭州一家新的包装公司——浙江绿成包装有限公司在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隆重开业,最开心的人莫过于董事长沈春雷了。

  在包装行业转入下行周期时,一家投资总额超过2亿元的新企业却逆势开业,这无疑让人产生疑问:沈春雷为何有这么大的“底气”?

  借“亚包中心”成就梦想

  2008年11月25日,亚洲包装大会在杭州举行,国内外600多位包装专家和企业齐聚一堂,共商包装业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包装大省,杭州更是拥有全国5个包装生产基地中的3个。“浙江是包装大省,却不是包装强省,在技术更新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在大会上指出。

  正是基于此,经过多方努力,亚洲包装中心于2003年经国际组织和中国政府的批准在浙江杭州建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亚包中心这一世界级产业基地的建立,不但可以整合国内包装业,还可以最大力度地吸引全球包装产业的资本、市场、技术、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吸收大量国际龙头包装企业和跨国公司进驻。

  在浙江丽水做了20年包装企业的沈春雷又怎会错过这样的机遇呢。在多年包装生涯的打拼中,沈春雷深有感触:浙江的包装企业有几千家,激烈的竞争使利润空间日益压缩。“我感觉传统企业间的竞争在浙江实在是太激烈了,我必须要找条新路。”

  亚包中心的成立无疑给浙江的包装业带来了商机。两年前,沈春雷就萌生了要办一家高科技技术型包装企业的想法。亚洲包装中心落户杭州,在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张耀权的牵线搭桥下,2007年年初,沈春雷正式将自己的企业放在亚包中心的制造基地——杭州钱江经济开发区。

  “杭州周边地区对食品的需求量很大,有很好的市场。但是客户对饮料、啤酒类食品的包装要求越来越高,使技术升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沈春雷告诉《浙商》记者,“尤其全球的经济危机使很多客户变得极其追求成本节约,但又不能降低质量标准,我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水墨彩印里的“大家伙”

  为了实现自己的包装新梦,沈春雷亲自考察了多个国家,为“绿成”选取最好的设备。

  “国内包装行业到现在一般都是用胶印、凹印这种相对成熟的印刷工艺,如果我和他们一样,那么绿成就不能称得上是一个新的包装公司,而且竞争上也不会有优势。”的确,新企业首先就必须要做到创新,技术上的创新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辗转多个国家后,沈春雷终于满面春风地为绿成搬来了一个“大家伙”——来自意大利的2米宽幅的卫星式柔版预印机,配有一条德国进口的2米宽幅的纸板生产线,形成了2米宽幅的柔版印刷生产线。“目前为止,这样的柔板预印在亚洲都还没有,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包装的空白。”沈春雷对此胸有成竹。

  对于预印,沈春雷向《浙商》记者介绍说,传统的包装印刷一般先是用瓦楞纸做成箱板,再将图案印刷上去,但印刷图案的过程肯定有个压力,会把原来做好的瓦楞纸板压扁,这样一来抗压强度就降低了,质量也很难达到要求。而预印则是先将图案印刷在纸上,然后在瓦楞纸板生产线上与瓦楞芯纸里纸复合制成箱板纸;这样一来纸箱的厚度就不会受到影响,预期的抗压能力也得到百分之百的保证。

  这个“大家伙”可和传统型的设备不一样:传统企业若要增加生产量,需要增加很多人力,但这款新设备的自动化和高速运作,完全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生产效率还能成倍提高。

  “预印在瓦楞之前就将图案印刷在面纸上,免去了对瓦楞纸板的挤压,对面纸和芯纸的要求大大降低。如果用传统的印刷方法也许要200克纸才能达得到物理指标,而现在只要用170克纸,而且质量比原来的还要好。”沈春雷说,新设备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三大优势:一方面,节能减排,实现用料减量,大幅度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另一方面,预印柔版印刷不仅提高了产品的外观质量,其技术上还包含了胶印功能,可以整卷进行彩色印刷。另外,新的设备比传统设备更符合环保要求。

  新企业不带一个老员工

  “建立一个高科技的包装企业是我长久以来的梦想。”

  为了让绿成从内到外有个“质变”,沈春雷没有将跟随其十多年的老员工带到新企业。

  “中国民营企业最大的弊端是人情化管理,而且很多家族企业,亲戚朋友都在企业里,这往往就是矛盾的根源。”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让沈春雷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观念,“从丽水到杭州,我始终坚持两个‘不能带’:第一,人不能带,第二,制度不能带。”

  崭新的工厂,需要全新的人员和中西结合的管理理念。沈春雷于是向全国发出了“招聘书”,立刻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10多个城市的应聘者。“很多应聘的人都是冲着新公司的发展前景而来的,在我们绿成,每个人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平等的。”经过认真筛选,新公司目前已经招了80多位员工,其中50%以上都是本科学历。沈春雷表示,这些员工无论是基层还是管理层,从2008年6月份开始就已经在进行专业的培训了。

  2008年12月,随着新设备成批地运往新工厂,新员工的培训到位,沈春雷的经营理念也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转变成技术密集型。而在绿成还未开业之前,就已经有了69家合约客户,其中浙江44家,上海、江苏地区25家。对未来,沈春雷充满了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