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马化工:捷足先登的草甘膦黑马
(2008-09-10 14:52:23)
标签:
杂谈 |
分类: 特别策划 |
主要原因:主导产品草甘膦价格继续大幅上涨
早在2001年,捷马化工捷足先登,依靠自主研发,掌握了草甘膦(IDA路线)生产技术,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销售收入由2000年800万元猛增到去年的5.28亿元。
“今年1-5月捷马化工利润增长4.6倍,占全市工业新增利润的54.5%!”衢州市经济委员会综合处处长杨剑国告诉《浙商》记者。据悉,捷马化工今年上半年的盈利就已达2.44亿元。
捷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良向《浙商》记者透露:“捷马准备今年上市,目前资料已经上报证监会。”2008年春节后,捷马化工总投资4.5亿元的草甘膦项目开工建设。这个项目采用IDA工艺路线,预计2年内建成投产,投产后年产新型草甘膦农药3万吨,年销售收入将新增10亿元,产能有望位列全球前三甲。
草甘膦作为高效、低毒、灭生性的除草剂,已经使用了25年。近年草甘膦的市场需求迅速增长,不断替代其他类的除草剂,已经连续多年占据世界农药销售的首位。预计全球草甘膦的需求量将以年均18%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全球的需求量将达到100万吨左右。
早在2001年,世界10强化工企业——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草甘膦发明专利到期。捷马化工(前绿得农药)捷足先登,依靠自主研发,于次年6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草甘膦(IDA路线)生产技术”鉴定。
自此,捷马化工由生产高毒杀虫剂转向生产与国际接轨的低毒除草剂草甘膦等系列产品。草甘膦项目使捷马化工赢得了发展先机,销售收入连年攀升:由2000年800万元猛增到去年的5.28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3.166亿元,上缴税金1800多万元。
捷马化工总工程师徐国明介绍,近年来,捷马化工始终围绕做大做强主导产品目标,进行多项技术创新。实施的“利用草甘膦氢气尾气制备双氧水”项目,每年可减排可燃气体氢气尾气700多万立方米,该技术已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在国内首家建成的“膜技术分离提浓草甘膦溶液的工业化装置”,每年可节约原煤近万吨,该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在剂型开发上,捷马化工研发了从原药到10%铵盐水剂等多种产品。此外,捷马化工还推动核心技术升级,空气氧化法制备草甘膦生产技术于去年2月通过国内鉴定,产品原药含量从原来的95%提高到97%,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后续研发已列入省2007年度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成为全省18个重点项目中唯一的化工类项目。
由此,同样的产能和消耗,捷马化工生产每吨产品可直接节约原材料1000多元,综合效益每吨可增加2000元至3000元。按现有1万吨的产能,可新增纯利润3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