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银荣:我们要在新疆建一座“浙江城”

(2007-11-15 10:45:16)
标签:

其他频道

黄银荣:我们要在新疆建一座“浙江城”

本刊记者 吾维

新疆是个好地方哪!你看,万向、纳爱斯、农夫山泉这些浙江企业都进来了!在疆浙商黄银荣这样向记者感叹。

与记者面对面的黄银荣,是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上五宅村人。生意场上曾历经三落三起的他,在1996背井离乡、只身闯荡新疆。十数载过去后,黄银荣在新疆赢得了“钢材大王”的美誉。但在疆浙商们不是称呼黄银荣为“黄总”、“黄董”,而是“黄会长”。因为黄银荣的另一个身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

古语有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但这句话如今看来,似乎不那么适用了。因为黄银荣所领导的商会,就是在疆20万浙商的家。

搭建平台,投资兴业

2001116日,经国家民政部同意,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批准,全国第一家跨区域的企业民间组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浙江企业联合会,在乌鲁木齐挂牌成立。

“我们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商会)入会会员企业已达526家,其中包括团体会员2家。入会的企业中,有一大批实力非常强。”黄银荣这样告诉记者。

随着越来越多的浙商进入新疆,商会的作用和地位也与日俱增。2005年,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授予先进民间团体称号,并荣获自治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称号。这让黄银荣十分欣慰。

“商会就是一个大平台!”黄银荣说,“我们商会对促进浙江在疆商人间的交流信息,为他们搭建合作平台、投资兴业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同时还为他们排忧解难,提供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服务,使这些企业能够了解新疆,投资新疆。”

黄银荣表示,早些年来新疆的浙商并没有想到能淘到这么多的金子,但是十几年艰辛使他们得到了回报,逐渐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这就使得他们产生了进一步发展的念头。但在新疆投资什么,这些浙商并不清楚。还有些浙商则是有项目想上,但对于投资地点的选择却拿不准。这些问题,都是商会要做的工作。

“最近在米泉,又有个浙江企业建立了陶瓷生产基地,产量很大。他们将生产线转移到这里,就是因为米泉煤炭便宜,电力充足,陶土资源丰富,邻近中亚市场,能赚上钱……”提到商会旗下的企业,黄银荣如数家珍。

众人拾柴,火焰才高

商会不是一个赢利性的组织,但没有钱,商会势必无以为继。从这点来说,作为生意人的黄银荣更明白商会的“经营之道”。同一些商会艰难度日的窘境相比,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开办得红红火火。

“商会要发展,一靠人,二靠钱。”黄银荣的话很直白,“俗话说的好,出门在外靠老乡。商会要发展,就离不开会员企业的大力支持。”

记者了解到,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的会员企业,都有缴纳会费的义务,每一个级别的会费也都是公开透明的——会长5万元,常务副会长3万元,副会长1万元,常务理事3000元,理事1000元。

如同全国各地的其它商会,会费是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主要的经济来源。而与其它商会不同的地方在于,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始终保持了极高的凝聚力,这使得联合会在收取会费方面不仅没有什么阻力,会员单位们还时常自掏腰包,为商会买单。

2005年的浙江青年学生进疆50周年纪念活动,就是我们的一个常务副会长额外赞助的。而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联合会办公室主任尹章雁这样告诉记者,“我们现在一共有17个常务副会长,35个副会长,30多个常务理事,会费还是很充足的。下一步,我们要把服务工作做得更好,2007年我们还将推出新的会刊。”

在疆浙商们如此支持商会,除了黄银荣的个人号召力外,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打心眼里爱这个组织——这些在新疆打拼了十几年的浙商们,大都白手起家,当初到新疆也只为养家糊口、吃饱穿暖,这些苦过来的浙商们,格外珍惜这种“找到组织了”的感觉。

“新疆不是我的故乡,但我对这片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黄银荣这样说道。在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里,有不少像黄银荣这样的浙商,即使企业做的再大,生意再忙,也会抽出部分时间花在商会事务上。

黄银荣早年当选新疆自治区政协委员,但他却告诉记者,准备将这个社会职务辞去:“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商会现在有一个更重要的项目去做。我希望能以自己的全部精力,为在新疆创业的浙商做一点实事。”

经济合作区,新的起点

黄银荣决心辞掉政协委员,大干一番的项目是“新疆浙江经济合作区”。这个令黄银荣为之牵肠挂肚的项目,被外界称为“浙江企业再次创业、跨越发展的起点”。

整个经济合作区计划占地38.8平方公里,一期建设计划投资100亿元,由在疆浙江企业共同筹资,并吸引以浙江商人为主体的全国各地投资商共同投资兴建。不难想象,建成后,它必将成为一个由内地通过新疆走向中南亚市场的重要桥头堡。

20066月,我随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胡伟,赴长三角地区进行了经贸考察。”黄银荣告诉记者,“我们一路参观了不少优秀的工业园区,基本上都是以贸易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各功能相配套,发展速度很快。回来后我就想,在新疆为什么不能这样搞?新疆提供发展用地、资源,浙江提供资金、技术和人才,如果能够这样对接,我们浙江企业的发展空间能有多大啊!”

黄银荣回到新疆,正值20067月浙江省党政代表团来疆考察,两省区领导就进一步推进两省区的经济合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会谈。黄银荣把他建立合作区的想法一汇报,两省区领导当即拍板由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牵头,拿出具体方案。

8月,黄银荣会长和常务副会长曹海华又专程赶回浙江,向浙江省副省长王永明汇报了创建合作区的设想,并再次得到了浙江省政府的肯定。

如今,合作区筹备委员会业已成立,准备在乌鲁木齐市筹建“新浙经济合作区”,并由黄银荣出任筹委会主任。

“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可以说是在建一座在乌鲁木齐的‘浙江城’。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浙江老乡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共同创业,共同致富!”黄银荣满怀激情地向记者描绘着构想中的蓝图。他,开始再一次为他的梦想而奔波。

 

(编辑 何晓春 电子邮箱:Tarzan219@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商会·连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