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2007浙商财富快车
安吉/织里/遂昌站
告别“焦头烂额”其实很容易
7月28日、29日,浙商银行·2007浙商财富快车开进了安吉、织里、遂昌。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鲁柏祥博士为这三个地方的浙商们带去了智慧与脑力的碰撞。
“忙得越焦头烂额就是越成功?”、“有方法,有动力,就一定有好结果?”、“例会就是惯例性地开会?”这些管理中常见的误区在一开始就被鲁博士提了出来。
鲁博士从这些问题引申讲到,企业就是生产的地方,铁一般的纪律才是成功的保证;而家庭是生活的场所,那里才可以尽情散漫。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只会有代价惨重的“焦头烂额”。一个人能干好的事情,不要分配给两个人去做;组织规模越大,越需要文字沟通,越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仅凭老板的一张嘴管全局,没法应对越来越大的企业规模。企业家要激发大家在例会上探讨例外的事情,然后让操作者去按照规范进行重复性的执行,这样,企业家才有足够的精力去考虑明天,企业才能做得更好。管理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大家有个好习惯、好行为、好思路。
鲁博士经常把典故穿插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来,让浙商在轻松中了悟知识,他还用生活中的小事进行大胆嘲讽,让企业家在笑声中知晓管理的真经。
永康站
如何抓住员工的心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借助他人的力量把事情办好的艺术。”9月4日,绍兴文理学院严家明博士在永康举办的2007浙商财富快车上,对300多位民营企业老板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严博士看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与主动性是企业管理中十分关键的环节。
但在现实中为什么员工的工作总是不主动,非得拨一拨才动一动?为什么越是职位高、待遇好的员工越容易跳槽?提高员工的忠诚度要花很多钱吗?针对这些老板们头疼的问题,严博士给出了这样一剂“药方”——采用“抓心”策略。如果只是简单地用以“薪”换“心”的办法,往往不能成功,老板要巧用非成本激励手段调动员工工作热情。严博士给老板们介绍了几条“黄金法则”:要多沟通。沟通不仅仅是要把任务和问题讲清楚,更重要的是应该多倾听员工的想法,了解员工的实际态度。员工在自己的意见被尊重的时候干劲最大;要多赞赏。员工都希望在工作中得到老板的赏识,人人都爱听赞扬话,所以老板要学会去表扬和欣赏员工,要常常
“论功行赏”;要有“奔头”,要让员工能够看到企业的未来,也能看到自己的大好前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