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毓强:行业领袖的“资本化生存”(二)

(2007-10-26 17:48:18)
分类: 商道

    拥抱弘毅,成为全球三甲

    今年年初,张毓强的手终于和联想控股旗下公司——弘毅投资有限公司总裁赵令欢的手握在了一起。

    这应该是张毓强非常期待的一次合作,巨石集团用18.5%的股权,换取了弘毅7500万美元的投资。

    7500万美元的投资马上被用于年产12万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的建造中。这条生产线于去年8月动工,是当前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玻纤池窑生产线,总投资14亿元,已于今年5月中投入运营,并在6月初达到各项设计指标。

    巨石集团同风险投资的接触,从2003年就已开始。

    当年已是玻纤制造业中国第一、世界第五的巨石集团,对外面临着全球玻纤巨头的打压,对内面临着国内新崛起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为了进一步确保本身的竞争地位,急需大笔资金进一步扩大产能。而作为母公司的中国玻纤资金供给能力有限,不能有效供给新的资金。

    “我们一度考虑过海外分拆上市,并于2003年进入上市程序,后来由于政策原因,最终没有成功。”陈纪明介绍。

    有政策规定,上市公司的主导产业不可单独分拆上市。占中国玻纤净利润90%以上的巨石集团,未来分拆无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巨石开始寻求风险投资。

    “来谈的很多,国内国外的都有,至少有30家,我们初定了其中13家,最后选择了弘毅。”陈纪明说。

    弘毅,这家运作刚刚4年的投资公司,背后的大股东是联想控股,其投资人还包括美国高盛等国际著名投资机构,现阶段共管理三期基金,资金总额近60亿人民币。

    “弘毅是我们最后接触的,谈了只有3个月,最终确立了合作。”张毓强告诉记者。优惠的条件以及联想控股的背景是最终选择弘毅的原因。

    对此,资本市场的专家分析,虽然巨石集团是国内玻纤行业的龙头企业,但因其本身无法海外上市,海外基金无从下口,巨石集团海外私募困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本土背景的弘毅基金自然更受青睐。

    中国玻纤有关人士则表示,之所以选择弘毅投资作为合作伙伴,主要是对中国企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并希望借助弘毅在并购投资方面的丰富经验,帮助中国玻纤今后对行业进行整合。

    这位人士同时表示,弘毅投资的身份仅仅是财务投资者,不具有其他企业“曲线入股”的背景。双方签订的协议对今后弘毅出售股权时的对象作了限定,规模超过中国玻纤的其他几个国际玻纤巨头被排除在外。

    “当然,我们也有另外一些考虑,”陈纪明说,“弘毅看好巨石,巨石也希望借助弘毅,最终可以实现巨石集团的整体上市。”

    陈纪明的说法在2007828日得到了证实。

    那一天上午930分,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显示牌上,代号为600176的中国玻纤,在停牌半月后,复牌第一天立刻封停。这样的情形持续了3天,之后几日,中国玻纤又陆陆续续拉出几条阳线,到96日收牌,价格涨至30.75元,比起810日停牌时的19.93元,上涨幅度超过50%

    造成中国玻纤股价迅速上扬的原因,正是其828日发布的一则公告。公告称,中国玻纤将收购其子公司巨石集团合计49%的股份,收购完成后,中国玻纤所持巨石集团股权将从51%增至100%

    接下来,中国玻纤大股东决定,将把总部搬到巨石集团那座著名的科技大楼。而巨石,则朝着全球玻纤行业老大的位置稳步迈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