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涉世家 教案

(2010-12-03 11:32:31)
标签:

陈涉世家

教案

杂谈

陈涉世家

学科:语文                  班级:九(      )              日期:2010-8-24

教者:                      课时数:3                       类型:新授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 ,背诵精彩语段。

3.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4.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

2.读懂、读熟课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 ,背诵精彩语段。

教学难点:

1.从作者和陈胜身上学习树立远大理想的重要性

2.了解这场革命运动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认识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第一课时

一、出示教学目标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学过中国古代史,能说说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是哪个朝代,起义的领袖是谁吗?(秦朝 陈涉)

今天我们就通过一篇文言文来学习这次起义的相关内容。

三、介绍作者及作品

  详见课件。

四、学生介绍陈涉起义的历史背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之后,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苛捐杂税繁重。为了满足个人荒淫无耻的享乐生活,还要农民担负沉重的徭役,征发七十多万人去修建宫殿(如阿房宫)和陵墓(骊山墓),又征发大批农民修筑工程浩大的长城和驰道,历时十几年。到了秦二世胡亥时,人民负担的赋税更重了,戍徭有加无减,繁重的赋税,残酷的刑罚,逼得贫苦农民痛苦不堪,“天下苦秦久矣”,阶级矛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陈胜、吴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反抗秦王朝的残酷统治揭竿而起,揭开了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序幕的。大泽乡起义为历代农民反封建统治树立了榜样,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五、初读课文。

1.正音

2.学生自由朗读

3.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4.试译课文第一节

  学生结合注解流通大意,并记下看不明白的语句,待讨论解决。

六、学习第一节

1.学生质疑,教师作答

2.学生翻译,教师作适当纠正

3.“燕雀”、“鸿鹄”各比喻什么?

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鸿鹄: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4.通过阅读第一节,你知道了陈涉的那些信息?作者为什么要在文首交代这些?(顺便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

5.文中哪句话表现了陈涉强烈要求改变自己地位的愿望呢?
  苟富贵,无相忘。

七、布置作业

书面翻译第一节,并完成学案的指定部分。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上节课的相关内容

二、学习第二节

1.学生质疑,教师作答

2.指名翻译,教师作适当补充。学生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全班集体解疑。

3.将本节划分为三个层次,并说明理由

(1)起义的原因

(2)陈胜对形势的分析

(3)大造舆论,号召和发动群众

4.讨论作答:

(l)起义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戍卒在开赴渔阳途中遇雨失期)

(2)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①秦二世杀太子扶苏,引起人民群众对秦王朝的更大不满;③楚人怀念楚将项燕,有强烈的复国愿望)

(3)为起义作舆论准备的办法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

(①置书鱼腹;②篝火狐鸣)

(4)爆发这一次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

(天下苦秦久矣)

5.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陈胜的形象

语言描写显示了陈胜既敢于斗争又善于斗争的智谋,表现了这位农民起义的领袖洞察时局的能力。

行为描写和侧面烘托显示了陈胜善于斗争和组织领导才能。

五、布置作业

书面翻译第二节并完成学案的指定部分。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相关内容

二、学习第三节

1.学生自学、质疑,教师作答。

2.指名翻译,教师及其他同学作适当补充。学生提出有疑难的语句,全班集体解疑。

3.将本节划分为两个层次,并说明理由。

(1)以周密的计划发动起义。

(2)起义军势如破竹的胜利进军和迅速壮大的形势。

4.让学生再进一步分析陈胜的形象。

三、分析课文

1.陈涉对当时的形势作了怎样的分析和估计?

“天下苦秦久矣”是起义可以利用的有利条件。

2.  陈胜、吴广指出的众士面临的绝境是?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3.陈胜在发动起义前所做的“威众”准备是什么?这样做的效果是什么?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4. 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的一句话是什么?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起义军的胜利进军情况?结尾一句有什么作用?

“攻”、“下”、“收”、“皆下”等动词,表明陈涉、吴广起义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结尾一句进一步反映起义的影响、号召力之大,农民起义风暴席卷各地,猛烈地动摇了秦王朝统治。同时也告诉人们,这场农民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四、深入探求

1.陈涉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作者司马迁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态度?试说明理由。

作者司马迁对陈涉是肯定和赞扬的。“世家”是《史记》中为那些对全国政局有影响的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司马迁将陈涉与一般的王侯齐观,可见对他首先发难的功绩是予以充分肯定的。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这句话表达了陈涉等人敢做敢为,要做天下主人的英雄气概,对封建等级制度进行否定。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3.  文章第2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目的?

以记叙人物的对话(语言)为主,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了陈涉、吴广的革命精神和非凡的才能。

五、布置作业

书面翻译第三节并完成学案的剩余部分。

 

板书设计:

陈涉世家

司马迁

陈涉年轻        筹划起义        发动起义

 

 

远大志向        足智多谋        机智勇敢

 

教学后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