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心理咨询前的心理准备

(2010-08-31 06:43:13)
标签:

健康

心理咨询

求助

保密

真诚

沟通

分类: 心理咨询须知

一、想好开头说什么

    一些求医者见到医生后情绪波动很大,不知从何谈起,浪费了许多时间。事先想好开场白,几句话就能进入主题,争取一个好的开始。
二、把心理医生看作是一个特别亲密的朋友
    心理问题大多要有情感上的倾诉,这是病人和医生的共同愿望,一点不矛盾,且医生会对你的隐私给予绝对的保密。因此,面对心理医生,应尽可能将心理上的门敞开。
三、倾诉要有所节制
   
人在激动时易失控,一肚子的烦恼和苦水恨不能全部倒出来。从时间上考虑,这是很困难的,你应尽可能把倾诉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四、有问必答,比拐弯抹角更利于沟通
   
一些求医者存在种种顾虑,有的人说到一半时忽然又后悔了,改变了主题;有些人因怕露丑、害羞等原因不肯说关键的问题。这都不利于达到医治心病的目的。正确的做法是:有问必答。
五、不必过分地关注 自我的表现与形象
   
求医不是求职或与上级领导谈话。医生不太关心你表层的东西,而是更注意解决你的心理问题。在与医生的谈话中,你尽可能地放松一些,不要在说话中过多考虑方式方法和技巧。有话直说,开门见山为最好。
六、防止就事论事,纠缠于细节之中
    有些人生怕医生不了解自己的经历,用大量时间去讲述一件事的细节。其实,这是不必要的。医生更关心你的思想和观念、看法及对问题的认识。对于事情的叙述,可先大致讲一讲,然后等医生提问即可。
七、不要期望由心理医生给你决策
   
比如说对离不离婚等问题,不少咨询者希望医生给一个明确的指导。而心理医生的职业科学准则却恰恰是避免这种不能完全负责性的硬性指导。他们只能给你讲些观点和道理,启发、疏导你的症结,最后的大主意还得由你自己拿。
八、不要希望一次 咨询就根治
   
解决心理问题往往要有一段转变过程,那种希望一点通仙人指路的走捷径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如果与医生面谈不便,还可以电话交流。总之,不可操之过急。
九、心理问题不要等成了 心病时才去求医
如果你将预防心理疾病看成是感冒就吃药的及早治疗,就会在心理才感冒,还未发高烧时就去找心理医生了。
十、对于有关问题,有条件的话,可找同性别的医生
    因为,尽管心理医生在诊治病人中有严格、严肃的科学态度,但涉及到的问题,还是同性之间说话更方便和深入些。当然,如果找不到同性医生,向异性心理医生谈也是可以的,不必过分紧张。在医生眼里,患者的性别是无关紧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