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温馨提示:
本文略长,4900字,数度易稿,反复增删,只为呈现给您最有实效的干货,预计需要十分钟,耐心读完收获更大。
本文看点:
小县城的市场特征主要表现有哪些?
小县城开发商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有哪些?
为什么说“在小县城不做第一,就是等死”?
如何解决县城开发商“老项目去库存,新地块卖出大价钱”的迫切需求?
在小县城不做第一,就是等死!
自2016年6月14日起开始长达8天的游诊,分别对山西、青岛、大连、枣庄四地五个项目进行诊断,本次游诊涉及到住宅、商业、养老、教育、文旅等新兴地产开发项目。
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6.1%,这个数字的最大贡献者是无数小县城的地产开发商们。然而,在这高歌猛进的态势下,中小县城的地产项目却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开发困境,这也是我近年来接触无数小县城开发商所共同面对的问题。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既担忧巨大存量带来的竞争压力,又毫不手软的疯狂拿地。
勿需怀疑,中小县城是库存的重灾区,但开发商却越来越大胆,开发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却反映了开发商对市场风险的预判不足。
小县城的市场特征主要表现为:
1、县城主力购房群体已经由城镇居民转向为来自县下乡镇农民;
2、农民购房主要以刚需产品为主,因此县城的存量主要集中在刚需;
3、农民购房对价格更为敏感;
4、农民对产品的要求表面看没有更高标准;
因此,开发商在做产品时,一方面担心存量大、消化难、去货慢,但因为主力购房群体是农民,所以不得不继续开发这类产品,导致刚需产品积压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但是,农民真的没有更多需求、更高标准吗?农民在县城真的就只是为了买一套钢筋水泥的房子?
他们同样对品质生活有更高追求,他们不应该成为城市的“另类”!
大多数小县城的楼市,由于开发商的理念、模式、经验都在同一水平,开发的产品也相似,所以给到市场的选择也就差不多。,选a选b或选c,对他们来说并无差别,选择余地大就不会赶着去买谁家。
现在城乡的概念在逐渐淡化,原来的农民也不再仅仅“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他们同样走南闯北做生意,或者外出打工,期消费实力和视野都与过去的农民有极大的不同。一个县城城镇人口一般都在15万左右,大县甚至达到20-30万,这样一个群体必然会有一部分消费实力很强的人。因为他们经常往来于大城市,再加上如今信息的扁平化,使他们对大城市的居住有更多了解,也希望过上同样的生活。这些人的居住需求,实际上已经与一线城市看齐,高端、低密度产品应该有很大市场,但小县城开发商却没有多少人看到这个空间,或者不敢去试。
二、对项目开发的专业度不够重视,造成产品竞争力不强。
1.
2.
3.
4.
5.
6.
7.
8.
当然在一个县城总有一两个项目会惊艳出世,特别是在开盘初期,因为建筑产品或者园林的某个方面突出,马上会成为全城的焦点。但是随着产品的不断表现,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如工艺不精细、配套不完善、软性服务不专业等,第一的位置开始动摇。来访客户和成交也越来越少,去货速度自然越来越慢。此时,如果不尽快做出调整和改善,很快就会被竞争项目所超越,第一的位置不保,其不良效应迅速放大,后果难以想象
所以,开发商不做第一,会有活路吗?
我对接触过的小县城开发商和他们开发的大大小小项目,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针对不同县城和项目,我都给到了详尽的解决方案。比如新近接触的山西省某县城的一个项目,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研究,共同探讨。
6月14日,受山西某项目董事长的邀请,我飞抵此次“周游列国”之行的第一站——山西,对其在售项目及另一待开发地块进行诊断。当天,飞机严重晚点,到达该县时已是晚上8点多了,虽然此次行程紧,但项目却不能有任何马虎,因此我还是在第一时间赶到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目前该县在开发项目有20来个,今年市场推货量达到5000套,而去年全年去货仅1000套。面临的市场态势是当下小县城的典型代表:天量库存压顶、同质竞争惨烈。
开发商的反应也是典型:老项目着急怎么去库存,新地块想着如何才能卖出大价钱。我的意见很明确:不从根本上、系统上进行调整,光想着去库存、赚钱,最终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而只要整改到位、规划合理,无论新旧项目遇到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首先是在售项目,该项目占据了县城的最佳位置,区域环境非常优良,周边的教育资源非常优质。从产品本身来说无论是外立面、配套还是园林景观在当地都属上乘,但由于市场原因,其去货速度未能达到开发商的预期。
为了回报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厚爱,现特别送出陈仁科地产策划特训营第4期10个特惠名额,学费原价3980元/人,现在预约报名特惠价3000元/人。名额剩余有限,先到先得!
如何报名
方式1:在线报名(点击本页面左下角“阅读原文”)
方式2:致电020-3803 2971 转 815 潘老师
方式3:把您的姓名、联系方式发邮件至zhongqi@vip.163.com
经过诊断,我提出:
首先,去货速度未能达到预期的原因是,该项目产品在本县城虽属于上乘,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其综合品质来说并未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同其他项目来比较没有极其突出的买点,所以买家在面对选择的时候就产生犹豫,致使本项目没有成为唯一的选择,那么去货速度必然达不到预期效果。
而这个问题,不是靠降价或者说给多少优惠能解决的,关键还是在提升产品的价值上,本项目就硬件来说做的相当不错,但是在软件上面还有很多空间可以提升,如将物业管理转变物业服务、园林景观的进一步优化、配套设施的完善等。
当我提出这一点时,该项目团队都非常赞同我的“第一判断”。
问题提出来了,如何调整?
[1]产品整改
由于已经是即将交楼的在售项目,因此对于项目产品存在一些问题,不可能做大的调整。
建议:园林方面可以做一些细节的微调,增加有格调的小品,使原来只是增加绿化率的单调存在变为有主题、有生命的有机体;另外,看房通道、售楼部必须重新包装,营造烘托出现场的销售氛围。这些都是比较容易调整,花钱少且能见到实效的环节。
[2]推广调整
该项目目前所打的“8个唯一”的卖点,只是开发商认为的卖点,而客户买点没有被很好的提炼出来,应该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找出其中的关键痛点,然后与项目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炼出项目核心买点。
因此,我给项目重新进行了买点提炼,主要为以下6个方面:突出项目的区位优势、突出学区房、突出园林(5层坡地园林景观)、突出项目智能化、突出物业品牌、突出项目商业配套。
[3]渠道拓展
当同质化产品泛滥时,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必须花大力气拓展宣传推广渠道,解决项目的发声问题。“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理念早已过时,要懂得吆喝、敢于吆喝,项目宣传推广必须要占据全县城的至高点,备足弹药“火力全开”!
对此,我给了4点具体建议:(1)于县城入口、商业中心增设户外广告牌,占据宣传要冲;(2)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比如搭建推广微信群,每天为业主推送项目动态等;(3)完善线上内容,使客户能够从网上搜索到项目比较完备的信息。(4)到乡镇做项目巡展。其它的如单张的发送、人流集中区域的现场布点等常规动作就不一一详述。
[4]客群激活
老客户的价值绝对不可轻视,每一位老客户都是一座价值不菲的金矿,就看你会不会挖。而本项目遭遇的困难就是当前客户的黏度不足,所以就更需要做好老客户的维系,如:业主生日送蛋糕、节假日举办业主活动,针对家庭结构的不同成员,举办一些主题性的亲子活动。这样不仅仅可以起到老带新的作用,同时也可树立项目的良好口碑,提升项目的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可以想象,当所有老业主都对项目点赞时,其宣传效果将胜过一切广告。
[5]物业升级
当产品改动的空间不大时,我们就要从服务着手,提升项目品牌忠诚度。物业服务就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必须提升物业意识,转变物业理念,从物业管理转变为物业服务。
即:物业服务不只是物业费准时收齐,让社区井然有序、不出乱子;而是“我们能为客户做些什么,到什么程度客户才满意”这样不懈的服务意识,从而自然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打造和谐融洽的邻里氛围。比如建立业主档案,在重要时节送上祝福等,让业主享受到真实可见的物业服务。这些细致的服务,汇聚起来就能让业主真正对社区产生归属感,从而建立起项目不可摧毁的品牌忠诚度。
[6]销售转化
既然项目打得不是卖点,而是买点;那么同样的,销售不是推销,而是推荐。即:必须从客户角度出发,真实地将项目的优势(同样也是客户的需求痛点)传递给客户:如突出本项目毗邻两所中学、一所小学,属学区地段;对面即有文化中心,文化氛围浓厚;具有坡地园林景观,自然环境优势突出等优势。切实从购房者的角度出发,致力为业主打造舒适的生活平台。
当我把这6大解决方案一一列出,该项目团队一致认识到,去库存不可操之过急;必须在软件与硬件上,对项目进行合理的调整,使项目以最佳状态出现在客户面前,给客户带来耳目一新的震撼,坐稳县城的第一把交椅。
6月25日,项目将与“中国好声音”合作举办地区半决赛,结合我对项目的调整建议,我给出了全新的推广语,还特别为项目现场执笔题词:
我们卖的不是房子,我们卖的是生活!
XX(项目名)与文化中心为邻
与一中、二中、实幼、东幼相伴
北京高端物业服务标准
一键享受五星居家智能
5层坡地景观,80米开阔楼距
XX(项目名),生活标杆!
在考察完在售项目后,我还去看了他们在同县的另一块90亩待开发地块,也针对新地块开发思路作诊断,指出了一些关键要素,并提出了新的开发思路。(因商业机密,此项目不做过多阐述)
在参与到该企业的两个项目之后,我越发意识到小县城的项目开发,在所属片区做到第一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更多小县城的开发商认识到这一点,唯此方能冲出困境,活下去,活得更好!
最后,再总结重申一下小县城开发如何“做第一”的要素:
[1]提升理念。
该省的费用要省,不该省的千万不能省;钱要用到刀刃上,但不能把楼盘品质都省掉。
[2]角色转变。
开发商对自己的定位要高、格局要开阔。例如,开发商切不可把自己局限于县级区域,而是必须把自己放到省城乃至布局全省的格局,这样才能更高地要求项目定位、项目规划、产品打造、开发流程执行等等,从而确保项目品质出类拔萃,超出竞争对手一筹。
[3]树立标杆。
必须打造产品的唯一性和标杆价值。要么户型,要么景观,要么其它,至少有一点做到全城唯一,成为与众不同的卖点,同时也是消费者的买点。
[4]重塑物业。
物业管理至关重要!特别是大项目,第一期入住之后,第二三四期的口碑即从此来。会买房的人,第一看楼盘大环境,第二就是看物业。
[5]注重配套。
打造项目自身配套的同时,利用好现有的公共配套,为老人、儿童提供活动场所,为业主完善更丰富的生活平台。
[6]维系客户。
要深入跟踪客户,了解已购房的客户为什么买房?被什么所打动?流失的客户为什么不买?
暂别第一站山西,但“周游列国”之旅继续,我对小县城房地产开发问题的研究和实践也在继续,欢迎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