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卖点”概念贻害无穷,"买点"才是至高无上的唯一
在营销界,有一个流传、使用并误导全世界几十年的词,这就是“卖点”。特别是在地产界,卖点似乎成为衡量一个项目是否具有价值的唯一标尺。一个光鲜亮丽的卖点能给开发商充足的信心,能激发销售员更大的热情,于是乎也好像能、应该能够说服客户买自家的房子。总之,项目是否有卖点似乎决定左右了项目的成败。
但这个概念是过时的、错误的:所谓的卖点,也就是我们所销售的商品(项目)所表现出的别出心裁、与众不同的价值点。这个价值点往往是凭着营销人员自以为是的经验挑选出来的,更有甚者是靠着自己的想象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但是我们要记住,消费者不会为商品制造者的臆断和想象买单,他们所真正关心的不是你自以为是的卖点,而是我为什么要买的买点。
银亿集团是大品牌、大企业,集团本身是中国500强,旗下的银亿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3年上榜中国房地产百强,在全国先后成功开发了60多个高档住宅、写字楼和商业项目,实力雄厚、开发项目一直被消费者追捧,我此次在舟山看到的项目也是如此,仅从建筑来看,无论是外立面、户型、工艺细节、材料、园林景观等硬件都是非常不错,即使拿到北上广深也毫不逊色,于是,这些就成为银亿舟山项目对外输出的卖点。但这仅仅是建筑的表现,现今的房地产市场早已今非昔比,购房者早已从遮风避雨的本能需求向追求生活品质转变,他们买的不再是房子,而是生活平台,可是,该项目在这方面却没有足够重视整个小岛没有一座医院,一所学校、一个商场,仅有的一条公交线还未能贯通全岛,而小区内部没有一间商铺,更谈不上会所、餐饮、休闲配套,说的干脆点,就是买包卫生巾、买包烟都得跨过那座长达几公里的大桥,这样的产品,你建筑做的再好,又有几个消费者会青睐呢?开发商所谓的"卖点"完全是自己的主观愿望和臆想。销售业绩当然惨不忍睹。
如果说卖点是从既有产品出发,那么买点就是对消费者潜在需求进行挖掘。买点既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既有可能是产品本身,也有可能是产品延伸:购买时的愉悦、对生活的改善、对品味和情怀的共鸣等;买点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因此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和调整。
那么对于房地产项目开发而言,就必须转变陈旧的“卖点”观念,从策划之初就锁定客户“买点”,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对项目进行通盘考虑;而对于已有的项目,则应当从客户角度出发,研究他们最真实的显性和隐性需求,然后回过头去挖掘、提升、补充项目的“买点”。因此,由“卖点”到“买点”的转变,不只是转变我们的营销推广理念,而是彻底扭转我们的开发理念。
记住:消费者不会为你自以为是的"卖点"买单,"买点"才是唯一!
二、区域价值决定项目价值:谨慎对待政府规划
我自宁波机场一路赶往舟山,一到项目地,见到开发商银亿集团王总的第一句话:“王总,一路看来,我感觉你这项目主要应该不是产品问题,而是整个岛的功能定位问题。”后来在王总陪同下,我对项目及舟山市场进行考察了解之后,发现果不其然。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区域价值决定项目价值”,这是我分析地块的城市属性时的做出的重要论断。如果项目所在区域的功能定位不明确、不科学,区域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那么项目本身的价值实现就会受到极大阻碍。因为,项目不是独立于区域之外的空中楼阁,而是紧紧依附于城市、依附于其所在的区域。因此,开发企业在进入区域之前,就应明确掌握区域在城市的地位、功能定位方向、相关的市政配套等信息。一旦判断失误,就有可能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
本次我应邀前往诊断的,是银亿集团在舟山市鲁家峙岛上的在售及待开发项目。鲁家峙岛位于舟山市普陀区,长约2.5公里,宽约1.5公里,面积3.74平方公里。鲁家峙岛最初被定位为普陀区旅游服务的延伸和补充,以旅游服务为主导,兼具适当规模的高档次居住社区,成为旅游“金三角”的“总后勤部”。鲁家峙岛与老城区只有一桥之隔,属于新区开发,四面环海,风景秀丽,且距离著名的旅游胜地普陀山、朱家尖岛仅40分钟船程,自然资源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应该说,这个定位是正确的,可是,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主要领导的更换,这一定位不但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反而是随心所欲、有轻无重,甚至象一块抹布,被政府随手一扔,不管不顾、自生自灭,既没有具体城市规划,也没有任何投资,一切都靠开发商自己表演,小岛被日益边缘化。请问,这么大一岛,仅靠一两家开发商的力量,又能绣出什么花来呢?
纵然小岛自然环境十分宜居,纵然开发商使出了吃奶的劲,但因为小岛的发展前景不明朗,定位不清晰,市政配套、生活配套极度缺失,使其"舟山群岛中最具开发前景的区域之一"没有了任何前景,开发价值不断下降,致使该岛上所有的开发项目都与其早期恒定的开发价值背道而驰。
政府在规划新区时,为了吸引开发商和投资商,往往会画出一张甜美诱人的大饼;而开发商、投资商出于新区地价较低以及未来升值潜力的诱惑,进入这些新区时往往会有些盲目(尤其是前几年房价飞涨的时候),但殊不知规划仅仅是纸面上的,即便政府确实主动积极,但不可控的因素实在太多。一旦哪一个环节未理顺,就有可能导致开发商深陷其中进退两难。这几年来,仅“政府驻地搬迁”这个幌子所导致的惨剧又何止一二?开发商还是需要慎之又慎。
当然,在遇到问题后也应当与政府积极协调,相信政府也是希望看到区域能够健康发展的。银亿集团作为浙江本土的实力企业,是作为一级开发商对鲁家峙岛进行主导开发(另有两家规模较小的开发商进驻),我建议银亿集团与政府积极沟通,对鲁家峙岛的区域功能、价值定位进行重新规划,例如加快医院、学校、商业等市政配套的建设,同时联合政府打造观海长廊、绿化广场、儿童游乐中心,建设居家养老的项目(针对主城区已有较高规模的医院和学校,我建议必须要拉开竞争层次,比如简单的修建几所小学中学,不足以提升该区域的关注热度,必须与全国知名品牌合作,如与北师大附中、湖北黄冈中学牵手,而医院不以规模和档次为竞争条件,细分医疗市场,如专注老年康复医疗服务,从而带动养老地产的发展,形成舟山市的养老基地。商业则不以购物为主,以吃、玩、赏为发展方向。再引进几所大学分院,规划一些文化产业,慢慢将该岛的定位引向教育、养老,抓住一老一少两个端口,其区域价值必然会得到极大提升。)只有提升了区域价值,项目价值才能有能提升。
“陈仁科地产策划特训营”3期正在招生中,锤炼、提升一线营销团队的专业能力。
开课时间:6月3-5日,集中授课3天,授课地点:广州
学习费用:3980元/人;现在报名满4 人,可额外赠送1 个免费名额
报名途径:
1.把您姓名、联系方式发至邮箱:zhongqi@vip.163.com
2.致电:020-3803 2971 转 815 潘老师
为什么银亿在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一飞冲天,为什么其建筑品质如此出众,到了舟山这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地级市反倒铩羽而归?除了区域价值定位问题,不得不说开发商在开发理念的滞后也是其因素之一。这么大的项目,竟然一点底商都没有配建,找个吃饭的餐馆、买点日用品的小便利店都没有,更别说游泳池、健身会所等配套设施了,何谈居住的便利和舒适?之所以如此,我认为主要是过去银亿开发的项目都在大中城市中心,周边相关的配套比较成熟,而现在突然进入一个陌生并由其主导的开发生地,还是沿用过去的经验,没有深入研究这种开发模式,还是秉持着搞开发就是卖房子的旧理念,忽视了日新月异的居住需求,出现现在的局面就不难理解了。
实质上,这是当下很多开发商的通病。过去,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房子根本不愁卖;人们对购房的要求也仅仅是遮风避雨,最多要求房子再大一点、质量再好一点。这就养成了开发商只关注房子本身,到底购房者需要什么配套和服务一无所知。即使是些大开发商也是如此,君不见一张图纸用十年,一个理念走全国的模式化生产主导了多少大房企?好在现在似乎都觉醒了,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居住习惯不同,其需求又怎么可能相同呢?特别是现在市场环境变了,购房者的需求更是空前的前置,他们要的不仅仅是物理意义空间上的房子,还要求是精神归宿上的家,是安放自己生活的平台,甚至是某种身份和品位的象征。如果开发商还是一味地追求物理空间意义上的房子,哪怕做到极致,其结果必然是缘木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