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仁科
陈仁科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543
  • 关注人气:3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六章 设计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关系(四)

(2011-11-21 10:43:31)
标签:

丽江

祈福新村

渔人码头

社区文化

日常生活

杂谈

分类: 规划设计

设计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关系(四)

第三,商业配套内化的思路,方便了社区居民,也走出了一条让发展商头痛的社区商业开发的成功道路。严格来说,丽江应该可以算是一个“郊区”盘,因为它在广州南面的南浦岛上。而郊区盘的最难做的就是商业配套的安排。在广州地产界有两种操作模式,一种是以祈福新村和碧桂园为代表的“商业外置”型,即将所有的商业设施安排在社区外部,一般安排在社区门口,象祈福新村的大门口附近,有酒店、商业街、食街等,社区居民的消费和日常生活采购,都要到社区外面完成。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保证了社区内的安静和有序,小区管理上难度小些。

第六章 <wbr>设计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关系(四)
渔人码头广场的文化活动

 

而丽江花园采取的是“商业内置”模式,将商业安排在丽字楼的一楼,采用岭南建筑中的骑楼风格,经抽象取意后设计为回旋互通的商业长廊,让居民可以风雨无阻地闲逛或购物。渔人码头是个纯粹的三层商业配套,有大型的超市,有食街,也有各式商店和地下停车场。

丽江的商业内置,是一次大胆的探索,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举动。因为这一安排真正为社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郊区居住者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可以比肩城市方便的商业氛围。生活在丽江,你可以饭后轻松地牵着太太的手,悠闲地去商街逛一圈,想买什么都有,不用为了买一包盐而开车或坐穿梭巴士到小区外面去那般兴师动众。

第六章 <wbr>设计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关系(四)

醉心湖边观鱼喂鱼的大小

 

第四,注重细节,让社区的表情特别优雅。丽江自第一批居民入住到现在,也差不多二十年了,但在小区内你找不到“老”或“破败”的面相,除了物业管理“做得好”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年建设时,管理层十分注意细节。

丽江内,一颗大树,一条小桥,一件雕塑,一片草地,一个名字,当年都经开发者细心想过。每次经过康城居小区的门口,我都很有感触。小区门口那几颗亭亭玉立的木棉树,夏天浓荫送爽,初春花落一地,变化无限,满眼风情。

第六章 <wbr>设计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关系(四)
康城居小区门口的木棉树

 

夏天在大型泳池内,畅游之余,你可以感受到泳池的“设计”之用心。这个泳池不仅仅大,而且还大得有味道。儿童池、浅水池、深水池各得其所,可感受到设计者为各个年龄阶层、各类型的泳者想好了如何享受游泳的乐趣。横与竖,直与曲,高与低,长与短,深与浅,小与大,在泳池内互相结合得那样完美。

多年后,我与当年负责丽江开发的麦展樑先生聊天,谈到丽江的开发时,他还有一点“遗憾”,他说华林居内,有几个景观浅水池的边上没有设置拦杆,有可能会给年幼的儿童在区内游戏时带来隐患。

做地产开发,做细节做到这般,那不是境界是什么?

“第六章 设计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区别”后续部分将于下周更新,敬请各位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