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设计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关系(一)

标签:
星河湾社区文化荷尔德林环境文化丽江花园杂谈 |
分类: 规划设计 |
设计文化与社区文化的关系(一)
设计文化是站在技术层面并结合市场需求、项目定位而由设计公司主观设计的一种符号、元素,它带有设计公司或设计师的某种特质,包括他们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经验积累、不同的文化理解、设计背景、设计理念等等,有较强的主观倾向性。这种主观的设计文化又恰好是社区文化形成的基础之一。
在辨析清楚了设计文化和社区文化的关系后,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迎面而来:
什么样的社区需要什么样的文化?
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么是什么使人群分的呢?是文化,文化涵盖了人的气质、素养、知识、偏好、习惯、道德标准、生活标准等等。。。。。。我们想象一下,一群文化相近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有什么相同的文化需求呢?也就是说,他们希望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氛围环绕他们?比如,一群大学教授和一群还迁户混居的社区,教授们整天面对的是进出电梯的都是夹着拖鞋、光着膀子,随地吐痰、满口粗话的一些人,而那些还迁户整天面对的却是走路亦步亦趋、说话细声闷气、经常邹眉头、什么事都不屑一顾的教授们,你说他们谁会舒服?
这里有必要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实质上就是这个社区的主流意识,是共同的社区心理和社区行为,是带有浓厚社区色彩和烙印的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是人们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依恋情结和荣辱心态,是一种较为一致的价值取向。请注意“共同的社区心理和社区行为”、“是一种较为一致的价值取向”这两句话,其精髓就是一致性、趋同性。
将社区文化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这里的视觉文化主要是指社区的建筑形式、园林景观、休闲配套以及对社区的标示性物品表现出的视觉印象。如,建筑采用什么风格、什么立面,景观采用什么植物、哪一类小品极其小品的材质、造型,还有休闲设施、休闲的空间及组合等等。如社区主入口的打造,可以做成牌坊、也可以用铁艺做成欧式的大门,用廊柱做成罗马式的,也可以用大石或者木材打造东南亚风格的,不管什么造型,无非是表现这个社区的某种文化追求,比如说追求一种原始浪漫或者厚重气势,营造一种温馨惬意,还可以打造一种品味、档次、层次,这与项目的总定位,同时更直接与设计师的设计文化相关。当这种设计文化得到了小区居住者的认同并接受,自然就成为这个社区的文化基础。又比如小区的指示牌、门牌,可使用不锈钢的、可以用木质的、可以用有机玻璃的,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方的、长的、异形的。总之,社区的视觉文化对整个社区文化起着引导、延伸、成型的重要作用
各种风格的主入口
各种样式的区内指示牌
二、环境文化
这里的环境文化绝不仅仅是环境绿化、环境景观,而更多的是指一种氛围,来自各自不同地域的居住者在统一进驻某个社区后,集体所表现或需求的一种生活氛围。它也许可以是某种大多数人喜欢的公共活动,是大家都共同喜欢的某种植物、某种色彩、某种娱乐或者休闲的方式,也可以是大多数人共同喜欢并流传的一句话,或者是只有这个社区才明白的某种语言。环境文化直接影响、培育甚至是指导着社区居住者的价值观、道德观,表现着一个社区的素质和层次。比如,不管你是多么随意的一个人,当你走进星河湾,你立刻自然而然的就变得规矩起来,即使你手头捏着一个烟头,你也绝不会随手丢弃,而一定会找到最近的一个垃圾桶再扔掉。即使你喉咙卡着一口浓痰,不管你觉得多么恶心,非吐不可,但你绝不会随口而出。其实,星河湾并没有在哪里标明“不可随地吐痰”、“不可乱丢垃圾”等警示牌,也没有任何人监督你、制止你怎样,这都是这个社区的环境文化、一种氛围在自然而然的约束你、指引你。广州星河湾
再比如,广州的丽江花园,追求的是一种自然、自由,一种诗意的生活。“住在这个社区的人最大的感受是轻松、自由,没有任何约束,这是年轻人的真正栖息地。”“人生充满劳绩,但依然可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镌刻在一块赭红色的石碑上,立在丽江花园的中央,成为这里的精神之源。
“第六章设计文化与社区文化关系”后续部分将于下周更新,敬请各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