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劳技表格式教案
(2013-10-08 15:13:29)
标签:
上学期好习惯装饰品想象能力教育 |
分类: 教学工作 |
四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家政部分)
|
教学内容 |
走进技术世界(两课时) |
|
|
教学目标 |
1、让学生了解技术在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的技术,激发学生对技术活动的兴趣。 |
|
|
教学重点 |
了解现代技术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 |
|
|
教学准备 |
1、出示一些图片。 2、收集人们衣食住行和技术有关的信息,每人带一种玩具。 |
|
|
教 |
个 |
|
|
1、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技术世界里!技术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技术产品满足了人们的需求,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学生讨论: (1)举例说明技术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通讯行业的发展、大众传媒等) (2)举例说明技术对人们生活的作用。 (通过讨论了解技术应用于生产制造、电力、医药、办公、科研、娱乐等各行各业。) 二、探究学习,评议技术产品 1、出示插图,思考:这些产品满足了人们什么需求和愿望? 学生讨论回答 2、想一想,说一说: 认识图片上三种书包。 各种书包有什么不同?哪种书包好,为什么? 生思考交流。 自学“知识窗”的内容。 三、动手实践体验,开展社会调查 1、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分别用三种削铅笔的工具削铅笔,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小组合作完成) 2、读一读关于新技术、新产品给人们带来便利的例子,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 3、把收集到的例子,按衣食住行四个大类分别填在书上的表格中。 四、展开讨论,评议问题 1、有人可能会说:“学习技术和创新那是大人们的事情,我们小学生是不可能会做的。”对于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分组讨论,展开辩论。 2、有人说“技术是把双刃剑”,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讨论交流,举例说明。 五、补充与拓展 1、介绍中国的四大发明。 2、说说这四大发明的重要意义。 3、想想有哪些现代科学技术和四大发明有密切关系?
|
|
|
|
教学内容 |
钉纽扣 |
|
|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学会钉纽扣,教育学是自己的事自己做,经常保持衣着整齐。 2、在感受劳动的乐趣的同时应注意安全。 |
|
|
教学重点 |
学会穿针和打止结 |
|
|
教学准备 |
针线,布块,双眼扣和四眼扣各数粒,一件缺扣子的衣服或布片等。 |
|
|
教 |
个 |
|
|
在日常生活中,每当衣服破了,钮扣掉了,书包裂口了,你怎么办?这些事都是说帮你做的呢?想不想自己来学钉钮扣呢?谁定过纽扣,说说你是怎么定的? 二、看看说说 1、出示各种各样的纽扣。 2、说说不同纽扣的钉法。(重点讲解双眼扣,四眼扣的钉法)可以考虑观看教学光盘 三、想想试试 1、钉纽扣首先要学会什么? 2、学生练习,互教互学。重点模仿穿针和打止结。 四、探究学习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自学钉钮扣的方法。 2、学生自己在布块上练习钉双眼扣和四眼扣 3、说说钉钮扣的注意点:定位,捏紧,对准扣眼进针,用双股线正反面重复四五次,然后打结,剪去多余的线头。 4、讨论:正式在衣服上钉纽扣,该注意些什么? (1)纽扣的位置要对准衣服上的扣洞。可用粉笔做上记号。 (2)进针后,要把针线往上提,不能往旁边啦,以免针尖戳到别人。 五、议议评评 1、各小组展示钉好的纽扣,讨论: (1)钉纽扣时,在定位,进针,打结等操作上各要注意些什么? (2)说说还有什么钉钮扣的方法? (3)以后钮扣掉了,你会怎么做? 2、推选代表说说钉钮扣的过程。 3、小组评价。 4、小结:钉纽扣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 六、课外延伸 把自己第一次钉钮扣的过程写下来,感受劳动的乐趣。
板书设计
|
|
|
|
教学内容 |
缝沙包 |
|
|
教学目标 |
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沙包的基本技能。 2、培养兴趣,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缝制不同形状的沙包。 3、发扬合作探究精神,运用缝沙包的基本技法,制做其它日常小用品。 |
|
|
教学重点 |
设计不同形状的沙包以及缝制的技能,技巧。 |
|
|
教学准备 |
不同形状的沙包成品,方块布,棉线,缝衣针,剪刀,黄沙等。 |
|
|
教 |
个 |
|
|
1、请两位学生上台作丢沙包游戏。其余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两位学生在做什么游戏?猜一猜这种沙包是怎么做成的?你做过吗?揭题:缝沙包 2、出示范作 教师逐一出示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沙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做沙包的兴趣。 二、指导缝制 1、用投影仪逐步演示缝制沙包的过程,并讲清操作要领。 2、请学生回忆沙包的缝制过程。 板书:裁剪布料——穿针引线——对折布面——缝合留口——翻面装沙——封口完成。 3、在缝制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
4、操作练习 手缝的几种基本针法,教师演示 三、探究学习 运用基本针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颜色缝制一致沙包。你觉得缝合时用哪种针法比较好?用攻针行不行?为什么?封口用哪种针法比较好?为什么? 四、评优鼓励 1、将缝制过程以及注意点与同桌说一说。 2、自评,互评相结合,比比谁的沙包外形美观,严实耐用,在书上空格处打上钩。 3、将评出的最佳作品布置在教室里,向同学们展示。 五、课外延伸 1、到室外去,用自制的沙包开展游戏活动。 2、自己动手设计,缝制一个笔袋。 3、想一想,我们能不能用学到的缝沙包技法缝制其它的日常用品?
|
|
|
|
教学内容 |
|
|
|
教学目标 |
1、学习并初步掌握缝鞋套的基本过程。 2、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画样裁减、缝制=装饰鞋套。 3、培养学生眼、手、脑的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
|
|
教学重点 |
学习并初步掌握缝鞋套的基本过程与技能 |
|
|
教学准备 |
不同的布料以及装饰品、棉线、缝衣针、剪刀,各种各样的鞋套。 |
|
|
教 |
个 |
|
|
(二)指导缝制 1、布料来源: 购买,利用旧衣物或边角料等。 2、缝制过程: (1)用实物投影仪演示鞋套的缝制过程。
学生看图且读课文 3、请学生说一说布鞋套的缝制过程。 (1)量鞋长:略放出8毫米; (2)量鞋高和鞋底宽度:略放出8毫米; (3)画样:画出鞋的长、高、底的线条; (4)裁减:在双层布料上按放样裁减; (5)缝合:缝制过程中选择基本针法; (6)缝穿带“管”:注意围绕管缝制; (7)穿松紧带:用发夹和回形针穿; (8)翻面:整理成美观的鞋套,并试用一下.
(三)评评议议 (四)课外拓展
2.利用废旧材料缝制一幅实用鞋套 |
|
|
四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纸工、泥塑)
|
教学内容 |
我喜爱的蔬果 |
|
|
教学目标 |
1、
2、
3、 |
|
|
教学重点 |
掌握泥蔬果整体的造型方法。 泥蒜头中蒜薹与蒜瓣的拉、压、勾、刮等技术处理。 |
|
|
教学准备 |
自然泥、泥刀、水、泥蔬果成品、蔬果。 |
|
|
教 |
个 |
|
|
(一)
(二)探究学习,劳技制作泥塑的基本知识。 1.“同学们想想,为什么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出不同的蔬果?” 2.“要想用泥塑的方法把蔬果做得很逼真,首先要学会准确把蔬果的形状。”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苹果和蒜头的形状分别有什么特点?” 4.出示泥塑工具图,介绍泥工工具。 (三)实践体验,学生制作。 播放泥苹果制作录像,学生自学。 “谁来说说泥苹果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在制作时还有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注意点。 学生制作。 出示你蒜头的制作步骤图和对应的说明文字,指名读读。 “谁来说说制作泥蒜头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说说,师补充。 学生制作。 (四)比一比、评一评。 (五)拓展活动,激发学生对祖国泥文化的热爱。
在老师的引导下,对议一议相关的问题的回答给予补充和纠正。 |
|
|
|
教学内容 |
泥条盘笔筒 |
|
|
教学目标 |
1、掌握泥条盘笔筒的方法与技巧,学会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制品。
|
|
|
教学重点 |
掌握泥条盘笔筒的方法与技巧,学会用盘泥条的方法制作简单的泥制品。 |
|
|
教学准备 |
自然泥、垫板、泥刀(用于切削、刮、抹)、滚子(用于碾平)、瓶盖(用于压切圆片),泥条盘笔筒成品。 |
|
|
教 |
个 |
|
|
(一)互查课前准备
2、
(1)滚压圆泥片; (2)用瓶盖子切下泥片做筒底; (3)在底片边上刮痕并涂泥浆; (4)滚压大泥片; (5)在泥片上切出泥条; (6)再搓成圆泥条; (7)用泥条在涂泥浆处盘贴成圈; (8)再逐层刮痕、涂泥浆、盘贴泥条,加到需要的高度; (9)如需筒内光滑,可用刮刀刮、抹。
|
|
|
|
教学内容 |
|
|
|
教学目标 |
1、
|
|
|
教学重点 |
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手捏简单的泥制品。 |
|
|
教学准备 |
自然泥、泥刀、水、手捏泥碗成品,荷叶纹小碗图片。 |
|
|
教 |
个 |
|
|
(一)、互查课前准备
(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1、 2、 3、 (三)、教学捏泥碗的方法与步骤
1、
2、 3、 (1)、团泥团; (2)、抠洞捏凹; (3)、修齐边口; (4)、用有齿刀刮光碗的内外壁; (6)装底圈; (7)、用手蘸水抹光碗的表面。 (四)、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1、 2、 3、 (五)、思维拓展,探究学习
1、 2、 3、 4、 (六)、学习评价 1、
|
|
|
|
教学内容 |
储蓄罐 |
|
|
教学目标 |
1、学习掌握储蓄罐的制作方法。 2、懂得用同一种几何形体可以设计两种以上的作品。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合作意识。养成节约零用钱的好习惯。 |
|
|
教学重点 |
学习掌握储蓄罐的制作方法。 懂得用同一种几何形体可以设计两种以上的作品。 |
|
|
教学准备 |
制作材料、剪刀、刻刀、垫板、双面胶。 |
|
|
教 |
个 |
|
|
你的零花钱一般存放在哪里?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储蓄罐?揭题。 二、自学储蓄罐制作方法及过程、 1、让学生看书上的图示和文字说明,了解储蓄罐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2、交流制作过程和方法,相机板书: 剪切——刻痕——折叠——粘贴 (1)剪切:使用剪刀时要注意什么?剪下的边角料该如何处理呢? 一般的剪没什么问题,那像这样的带有齿的部件该用什么方法剪更快捷更方便呢?学生说后,投影仪演示一下。
(2)刻痕:剪好后,在所有的粘贴面上用刻刀刻痕,这样有什么好处呢?(美观,便于折叠) (3)粘贴:在进行粘贴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把双面胶粘在粘贴面上。但像这样带有齿的粘贴面,我们是否也这样粘呢?为什么?那该怎样粘?(把双面胶粘贴在对应的部件位置上。) 出示粘贴部件。 (4)师演示明胶片的插法。 3.看了老师做,同学们是不是也很想做呢?好,但在做之前老师要提两点小建议: (1)小组分工合作,每人都要动手动脑,可以小声讨论。 (2)你们可以模仿书上做,也可以有创新。 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作品完成的既快又美观,我们还要评一评呢,好不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比我做得更好,有没有信心?赶紧动手做吧! 三、学生制作,老师巡视。 1.发现好的做法及时推广。(特别是齿的剪法) 2.如果发现学生集体性错误,及时纠正。 3.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小组。 四、作品评价。 以投影评价要求予以评价。 1.小组内自评. 2.组间互评. 3.评出最佳小组,用鼓掌予以表扬。 五.拓展活动,创新制作。 利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储蓄罐 |
|
|
|
教学内容 |
纸工相框 |
|
|
教学目标 |
1、了解相框的结构特点与制作过程。 2、了解制作相框可以选取的材料。 3、通过纸工相框的制作,学生熟练掌握纸工与塑料片的结合运用技巧。。 |
|
|
教学重点 |
相框各部分结构组合 |
|
|
教学准备 |
作品实物、真实的相框若干种类、相片 |
|
|
教 |
个 |
|
|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见过哪些样子的相框,出示学生带来的不同相框,学生观看。 2、师:相框有什么作用?(展示相片) 既然相框主要是用来陈列相片用的,那么它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透明区域、可以恰好容下一张照片,装饰……) 这些相框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你们认为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材料制作相框? 这节课我们将首先用纸做一个笔筒。 二、指导制作 先让学生自己观看纸工相框制作示意图: (书中P24-25页) 1、说说哪部分的制作是难点,应该怎样做才好? 师根据学生情况相机指导 2、根据纸工符号剪下各部件。(师于此强调纸工符号的重要) 3、各部分结构组合。 提示学生注意自己所带相片的大小,画好相应的区域。 3、相框装饰,生自由发挥。 三、作品评比 师生共评,选出优秀作品 四、思维拓展训练 1、作品材料拓展: 师: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材料制作相框? 生自由发言:塑料、竹片、木板、金属、具有相似形状的盒子…… 2、造型拓展: 相框除了方形的,还可以做成什么样的形状 除了采用书中所展示的支架,我们还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摆放方式? 自由发言,回家尝试制作。 |
|
|
|
|
纸工笔筒 |
|
|
教学目标 |
1、了解笔筒的结构特点与制作过程。 2、了解制作笔筒可以选取的材料。 3、学生通过制作纸工笔筒复习上学期掌握的纸工制作符号与技巧。 |
|
|
教学重点 |
笔筒各部分结构组合 |
|
|
教学准备 |
笔筒实物 |
|
|
教 |
个 |
|
|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见过哪些样子的笔筒,出示学生带来的不同笔筒,学生观看。 2、师:笔筒有什么作用? 这些笔筒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这节课我们将用纸做一个笔筒。 二、指导制作 先让学生自己观看纸工笔筒制作示意图: 1、根据纸工符号剪下各部件。 (师于此复习纸工符号) 2、四部分结构组合。 提示学生可以将四部分组合成不同形状,以增加笔筒的美感。 3、笔筒装饰,生自由发挥。 三、作品评比 师生共评:最具创意奖
四、材料拓展思维训练 师: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材料制作笔筒? 生自由发言:薯片筒、竹筒、树桩…… 造型拓展:我们可以赋予笔筒什么样的形状? 自由发言,回家尝试制作。 |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