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2008-09-11 13:48:04)
标签:

学科教研

                      三门峡市2007—2008学年度下期期末调研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灵宝市三中  顾项卫

    一、整体设计分析

    1.总体印象

    2007-2008年度下期初二物理期末试卷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试卷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较合理。27道试题对初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查,基础题占65分,能较好地测量初二学生的双基水平。试题中死记硬背的内容占分很少,突出了能力的要求,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16分左右的拔高题通过对探究能力、数据分析、图像分析等物理思维能力的考查来区分学生的水平层次,从而在试题难易度、区分度的控制上、在探究题的设计上,对下学期的物理教学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该份试卷不失分一份好试卷。

    2.试题结构安排:

    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各题型在各章所占分值如下:

章次及章题

填空题

选择题

作图题

实验探究

计算题

总分值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

10

0

0

0

0

10

第七章:运动和力

8

9

0

2

0

19

第八章:压强和浮力

6

18

0

10

16

50

第九章:简单机械和功

0

9

4

8

0

21

    3.题目难度情况:(题号分布)

分类

填空题

选择题

作图题

实验探究

计算题

总分值

2、3、4、5、6

10、11、12、15、

 

25(1、2、3)

26

40

1、3、6、

9、14、16、18、

21、22

23、24、25(4)

27

44

7、8

13、17、19、20

 

 

 

16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

    1.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查得到真正落实

    这份试卷作为八年级下期的期末测试题,主要考查了八年级下期所学习的四章内容,包括常见的光学仪器、运动和力、压强和浮力、简单机械和功等重点内容,覆盖面较广,注意了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考查,也作了适度的提高,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试题设计完全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基础部分注重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且大部分以生活中的现象展现,并能联系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联系物理知识做简单分析、判断和表达,也渗透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3、4、5题用常见的生活情境考查对物理知识的理解,24、25题考查基本的实验素养,23是基本的实验方法技能(体现转换法、间接测量的物理思想)。

    2.强化了实验考查,凸显科学探究

    为了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份试卷加大了对实验考查的力度,考查的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内拓展到书外,题目的分布从专项题型扩大到所有题型,考查的内容从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过程的呈现过渡到学生的自主探究,注重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分析和归纳,强调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体现了对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课程要求,体现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
    7、8题考查了学生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的第25题设计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简述实验方法,题目考查学生是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方案,从几个方面来考能力、考过程、考方法,探究性很强。第24题是教材中“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的再现,虽然是课本上的实验,但试卷中考察内容刚好能切中要害,考查学生正确读取测力计示数、从图中获取信息、正确处理获得的数据以及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等能力,此类探究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3.试题厚实,指导性强
    整份试卷给人的感觉是贴近中考,但试题选择很有水准。注重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突出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是一份厚实的、有分量的和具有指导性的试卷。
    三、抽样试卷成绩统计情况

题型得分表统计:

题 

满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难度值

填空题

24

24

10

16

0.67

选择题

36

36

9

24

0.67

作图题

4

4

2

2.5

0.63

探究题

20

20

8

10

0.50

计算题

16

16

4

10

0.62

分数段统计:抽样总人数(90人)

分数段

分数段人数(人)

百分率

100分

1

11﹪

99 分-------85分

21

23.3﹪

84分--------60分

43

48﹪

60分以下

25

28﹪

    四、错误率较高试题分析

题号

错误答案

原因分析

1

使赛艇加速向前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不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船向前的力是船向前加速运动的动力。

3

镜片边沿的厚度大于1.7mm

不知道图示的光路图是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镜片,镜片中央厚边沿薄。

6

摩擦力方向向下

不理解沿直杆匀速下滑时,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

7

所提的物理问题与叙述的物理现象不相关

思维不开放,知识面窄,知识点掌握不牢固,不规范

8

所受阻力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_有关。

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能力较差

13

选A选B的学生较多

本题超课标,学生仅知道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方法,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不知道,因此,考虑不周全,错选为D

16

选B选D的学生较多

讲托里拆利实验原理时,对液柱高度的含义以及图中所示位置认识理解不清

19

选D较多

对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认识不清,特别是部分浸入和全部浸没时的所受浮力情况理解不到位。

20

选A或选B或选C较多

没看清题目要求选出判断错误选项,从图象中分析,获取有关信息的能力较差。

22

画杠杆OA所用的最小动力的方向

学生不知道在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最小的动力要求满足最长的力臂,怎样找最长的动力臂

25

第4问,简述探究的实验主法。

学生不会用控制变量法,保证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怎样改变物体的形状。

27

第2问,不会计算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

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不理解阿基料德原理不能灵活运用该原理算题,不知道用数学公式h =v/s 算深度。

    五、复习备考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由于将第九章从九年级上期移到八年级下期后,本期的教学任务相对加大,并导致整个初中物理知识的重心移到了八年级下期,压强和浮力、简单机械和功可以说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难点。本期新课讲完后,复习备考的时间显得相当紧张,大约只有10课时的时间,根据往年期末考试出题的分值比例我们将重点放在了后两章,每章3课时,中考前两章每章1课时,最后留两课时进行综合复习,分题型、分重难点、分块复习。发挥集体智慧,考前同头课的教师每人出一份质量较高的模拟试卷。对模拟试卷中涉及到的共性问题要认真对待,涉及到的共性知识点要重点训练,落实具体。

    六、考后反思

    本次考试成绩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相对前几次考试都有所进步,但仍还有一些问题及不足之处。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一些概念理解不清,不透彻。

    2.习题训练针对性不强,有时搞题海战术。

    3.课堂教学组织不力,教学效率不太高。

    4.实验探究能力较差,不注意探究方法的教学。

    5.分析归纳、处理数据、从图像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差。

    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加强平时的课堂组织教学,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2.平时作业一定要加强研讨,精选习题,训练真对性强。

    3.作业纠错情况仍没做到全部检查,逐人落实,只抓了部分好同学,以后要坚决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4.自己对题目题型的把握还不够,以后要多做中考试卷,关注中考命题动向,对复习备考、精选习题打好基础。

    5.平时要严格要求自己物理课堂上的板书书写的规范性,给学生做好样板。

    6.多做实验,多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实验探究,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7.每一章讲完后,要上好单元复习课,并组织好试题进行单元过关考试。

   七、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重视“过程和方法”的考查。物理学蕴含着许多科学研究方法,必须注重学生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科学方法的考查,实现从注重结果转变为过程和结果并重,达到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2.试题的选材要更加新颖,内容要有所拓展,适当注意试题的开放性,在各学科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要走出浅层次的知识拼接,体现出多学科的综合和渗透,将眼光转向科技和社会,强调STS观念的考查。
    3.适当控制题量,拓宽试题的思维空间,树立考生在考试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其创造能力。在试题的语言表述、符号使用、制图等方面进一步提高规范要求。

                                                                 

                                                                                                                                                                      八年级物理试卷分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亲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