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盘前:五大利好PK一大利空
(2016-03-09 09:10:07)
标签:
a股股票股市 |
利好:
多头资金锚定短期前景 新兴市场资产正重聚人气
经历了年初的震荡,新兴市场股市和货币正在找回自己的“温度”。一些综合指数显示,它们在上周创出年内最佳单周表现。在涨势背后,一些多头资金正在涌入,机构投资者计划锚定这一市场的短期前景。
在上周的交易中,明晟MSCI新兴市场股指累计涨幅近7%,从1月份触及的低位计算,该指数涨幅已经超过15%。
机构加仓意愿提升 公募上周小幅加仓私募低仓位跃跃欲试
受多项积极信号影响,A股继续反弹迎来六连阳。与此同时,数据显示,公募权益类基金仓位上周小幅上升,而近半私募从前期的悲观情绪中缓解过来,加仓备战三月春耕行情的意愿增强。
随着周期股带领的反弹行情逐步展开,成交量温和放大,投资者情绪也有所回升。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调查结果显示,2月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信心指数较1月出现明显上升。
私募低仓位“跃跃欲试”
与公募基金前期“高仓位趴着”相比,私募基金一直处于“低仓位避险”的状态。然而,最近发布的“融智评级 ·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报告显示,A股趋势预期信心指标和仓位增减仓计划指标都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私募增仓意愿明显加强。
险企去年豪掷1500亿杀入PE 间接投资占比逾八成
继券商直投基金涉足股权投资引起私募股权投资(PE)界震动后,一个更大量级的机构投资者已经到来。
证券时报记者获得的一份保险投资专项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保险资金共参与32起PE投资事件,投资金额高达1514.79亿元,总共涉及17家保险机构。其中,投资总额最大的是中国平安,投资金额占到2015年险资PE投资总额的绝大部分。
随着上市公司2015年报逐步披露, QFII去年底持仓情况也陆续浮出水面.统计显示,己披露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18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QFII身影,其中9家为去年四季度新进。与之前相比,QFII风格有所变化,更偏爱中小创股票。
QFII新进9股偏爱“中小创”
随着上市公司2015年报逐步披露,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去年底的持仓情况也陆续浮出水面。据统计,截至3月8日已披露2015年年报的255家上市公司中,18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了QFII身影,其中9家为去年四季度新进。
QFII新进增持个股普遍跑赢大市
从相关个股的走势来看,QFII选择这些股票大多都表现不错。其中花园生物、先导智能两只个股年内还实现逆市上涨,累计涨幅分别为:23.99%和12.52%。资料显示,花园生物是全球规模最大,在国内乃至全球提供维生素D3上下游系列产品种类最多的生产厂商,产销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值得注意的是,该股整体走势十分稳健,股价近日还创出了去年7月底以来的新高。
保证金和投资者新增数持续回暖 场外资金跃跃欲试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相关数据整理发现,投资者保证金连续三周净流入、新增投资者数量连续四周上涨、沪股通6个交易日累计净买入65.96亿元等数据显示,投资者入市意愿强烈,新增资金跑步入市迹象明显。
投资者保证金连续三周净流入
记者3月8日从中国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获悉,上周(2月29日至3月4日)投资者银证转账/银衍转账引起的资金变动净流入685亿元,连续三周净流入。其中,2月29日净转入308.84亿元、3月1日净转入319.35亿元。此外,统计显示,2月份证券保证金合计净流入735亿元。
数据显示,上周证券交易结算资金银证转账转入额为5562亿元,转出额为4877亿元。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日均余额为1.66万亿元,证券交易结算资金余额为1.72万亿元。此外,上周股票期权保证金净流入0.92亿元;融资融券担保资金净流出17亿元,其中,2月29日净转出34.13亿元;3月1日净转出7.39亿元。
新增投资者数量连续四周上涨
继此前一周新增投资者数量创去年7月份新高后,上周(2月29日至3月4日),这一数据继续回升。《证券日报》记者从中国结算了解到,上周沪深两市新增投资者数量为46.14万,环比增加近9%。其中,新增自然人数量46.06万,新增非自然人数量0.07万。
记者经过梳理后发现,新增投资者数量自2月份以来,已是连续4周(除去春节假期当周)上涨,分别为26.23万、35.62万、42.36万、46.14万。
沪股通本月6个交易日 累计净买入65.96亿元
截至昨日收盘,沪股通净买入2.02亿元,当日额度剩余127.98亿元,余额占额度比为98%;港股通净买入7.3亿元,当日额度剩余97.7亿元,余额占额度比为93%。
值得注意的是,在6个交易日内,沪股通累计资金净买入额已达65.96亿元。其中,仅3月2日就实现资金净买入29.92亿元。与此同时,港股通表现较为温和,6个交易日内的累计资金净买入额为21.71亿元。
利空:
A股画风变太快 市场减持龙卷风来袭(名单)
A股在经历年初的“熔断惊魂”后,多家机构、实力牛散等1-2月间上演“逆市抢筹”,掀起一波举牌潮;而进入春季,股市稍显回暖,越来越多的公司股东却不约而同“预告”减持。仅3月8日晚间就有栖霞建设、南京银行、长白山、康强电子、昆百大A、依米康、伊之密相继发布减持公告。
南京高科一日减持两公司
3月8日晚间,栖霞建设(600533)、南京银行(601009)相继公告,公司重要股东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高科”)计划减持公司股份。
其中,南京高科拟减持栖霞建设股份合计不超过2000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2%),减持价格不低于6元/股。公司3月8日收盘价为6.7元/股。2月29日-3月3日期间,栖霞建设股价曾连续4个交易日收获涨停。目前,南京高科为栖霞建设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2.68%),与公司第一大股东南京栖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34.37%)差距较大。
吉林森工首次减持长白山
同日预告股东减持的还有长白山。长白山股东中国吉林森林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吉林森工”)拟在公告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至2017年3月13日期间,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528.3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减持价格区间为20元/股至35元/股。今日公司股价报收于19.77元/股。
康强电子股东精准减持至5%以下
康强电子今日(3月8日)则披露,公司收到公司股东钱旭利、钱静光、安百利、盛光包装、依兰雅丝和昊辉电池联合发来的函,获悉盛光包装、依兰雅丝和昊辉电池于3月1日至3月7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2,414,703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7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