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到20几岁的时候,才第一次见到海洋,海洋给我的震撼很长久的在我心中激荡,那年我坐在海边看日出,我想起巴尔蒙特,巴尔蒙特在《我来到这世界上。。。。。》说:“我来到这世界上就是为看日出和蓝色的地平线。”巴尔蒙特因为拒绝十月革命,也就失去了祖国,但是并没有失去家乡,因为还有海洋,谁会不喜欢海洋?
中国人不喜欢海洋?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明史中,海洋始终不能成为舞台的主角,中国历史始终没有出现恩里克、出现哥伦布,出现麦哲伦。也有两个人热爱海洋、谱写海洋,就是郑和、郑成功,他们给中国海洋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仔细看又有些别的味道。
郑和的祖先是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这是个来自阿拉伯半岛的家族,郑和是个虔诚的穆斯林,他身上流淌的每一滴血液都是阿拉伯人的,郑和船造的大、走的远,可是这远行戛然而止,贸易的失败、又不掠夺、又不殖民,导致这高昂成本的航海难以为续,郑和开辟中国的海洋时代?是的开辟了、然后也迅速的结束了中国的海洋时代。
郑成功的母亲是个日本人,叫田川松子,郑成功生在日本、长在日本,郑成功的日本名字叫福松,而郑成功的弟弟七左卫门则完全只有日本名字了,郑成功受的是日本的武士教育,是“二刀流”入段的高手,这种教育体现在郑成功未来的行为,到后来维护中华文明对抗满清野蛮的最高扬的旗帜,就是这个有着一半日本血统、武士情怀的人,郑成功一点也不向他的父亲,他父亲郑芝龙在明亡之后马上投降满清,而郑成功的日本母亲却表现了对王朝的忠诚,在明亡之际从日本归来付国难,最后切腹自杀。那些饱读圣贤诗书的男儿都做俸禄很高的奴才去了。
郑和、郑成功两人最大的区别是,郑和活的太久,而郑成功活的不够久。郑和活了62岁,而郑成功只活了38岁,假如郑和早死十年,那么换一个人航海,则完全可能开辟辉煌贸易、殖民地。假如郑成功晚死十年,以其雄才大略既然向北不能与满清争锋,那么向南经营,占领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则是必然的事,可惜郑成功收复了台湾就死了。他们都没有开辟中华民族的海洋时代,海洋的辉煌总是短暂,海洋的记忆又充满了忧伤,在甲午黄海战日本,在福建马尾战法兰西,败的都是那样悲惨。而征服海洋是大国成长不能逾越的门槛,就这样我们来到了21世纪。
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地大物博,资源多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现在我发现我们的地不够大、物也不够博,而资源更是难以为续,以能源为例,2011年中国进口石油2.54亿吨,进口煤炭大约1.8亿吨,天然气250-300亿立方,失去了这些能源,我们的社会将无法运转,而我们自己家的能源产的远远不够用,我们的能源在哪里?我们的能源在海洋。
目前的现实:
在南海,每天都有1000个钻井平台在工作,每年有6000万吨的产量,可是没有一个、没有一吨是中国的,这种偷窃、掠夺就在昨天、今天的阳光下,在南海50个主要的岛屿中,我们才占有8个,南海的西部越南控制,南海的南部为马来西亚所、南海的东部有菲律宾在哪里横行。这种局面持续下去,还要说南海是中国的,不但别人不信,我看我都快不信了。南海有450亿吨的石油储量,开采南海救可以保证中国在未来的200年中不用进口一滴石油。
在黄海,从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向东海走上155海里,就是仅仅的150海里,就是苏岩礁,我们叫苏岩礁,可是韩国人不这样叫,韩国人叫离於岛,韩国人在哪里不惜成本投资巨大,建立了永久性的海上平台,向世界宣誓它的主权。
在东海,附近的海域,石油储量有100亿吨,于是日本宣称其主权,修灯塔、建停机坪,想来就来、想走就走,2004年也有几个勇敢的中国人登上了,可是马上就被日本警察逮捕,堂皇的就像抓入室的小偷。
中国所有的海洋都在危机,再不开发海洋,我们将丧失海洋,为了不丧失海洋,我们必须开发海洋。同时,对能源的需求要求我们也不得不开发海洋。
“我们是行走的石油”---一个经济学家这样概括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不来自这古老的化石能源,而我们国家确重缺少这种能源,而我们的陆地上的石油到2011年,可采储量还有不到30亿吨,如果不勘探出更多的油田,我们还可以开采11年,11年后,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没有可以开采的石油,那无疑是一场噩梦,我们将更加胆战心惊的看着波斯湾消息,每日忐忑不安的焦虑国家的能源安全,为拒绝这样的局面出现,我们也必须开发海洋。
世界的很多事情无不隐含石油的身影,1991海湾战争,因为伊拉克有很多石油,石油的储量为世界第二位,1999年俄罗斯发动车臣战争,因为车臣是俄罗斯重要的石油产地,2003年美国进军伊拉克直到完全占领。2011年,北约发动“奥德赛黎明”空袭利比亚,因为利比亚拥有460亿桶吨的石油。2011年南苏丹宣布独立,这个非洲最大的国家一分为二就是因为那里有50亿桶的石油。
今年2月,中国第一次大洋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阐述了国际海域战略布局。“十二五”期间,我国大洋工作将以海洋权益为核心,以资源勘探为重点,以深海科技为引领,以能力建设为支撑,以产业化为方向,以体制创新为保障,全面提升在国际海域的竞争力,增强对国际海底事务的影响力,为确立我国在国际海域事务中的强国地位奠定基础。会议的规格还不够高,会议并没有总理、部长们的身影,但是这是一个开始,我们共和国的官员的目光已经转向海洋。这是不得不出现的转变。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陆地石油的产量就在以每年2.6%的速度下降,而海洋石油的产出却在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海洋勘探,每年都在以35%的投资速度在增长,因为在陆地发现大规模石油资源的可能已经几乎没有,最近10年全世界发现的大油田,几乎都来自海洋,世界的目光都转向海洋。
在A股的上市公司中,与海洋能源开发的企业并不多,最密切的就两家,海油工程、中海油服,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是高技术、高资金、高成本的事情,一般企业很难参与,这样就成了两家企业的蓝海,在未来的几年中,随着中国海洋的更大规模的开发,企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一定会远远的跑赢大盘。
“看盘的、都是输钱的”—我总这样认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特征,上世纪初,火柴大王瑞典人克鲁格是世界的首富,然后是铁路大王斯坦福、然后是钢铁大王卡内基、然后是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然后网络、然后。。。。。。就如投资,在克鲁格时代你一定不要投资钻木取火,在斯坦福时代你一定不要投资马车,而在洛克菲勒时代你倒卖劈材一定是很愚蠢的事情,现在是什么时代?在我的营业室里、在我每天乘坐的公共汽车上,在我晚饭后散步的广场上,我见到最多的是人们拿一个长方体、带键盘、能发射电波的塑料小盒子放在耳边,不停的述说、絮叨,大家把这小塑料盒子叫-----手机,有一种手机让这世界痴迷、就是叫苹果的,对苹果产品的痴迷成就了最伟大的公司,现在苹果的股价已经突破500美元,已经成为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已经超越了埃克森。美孚,这就是我们时代的特征。投资其实就是投资未来,未来的时代是什么特征?对于中华民族,要么开发拥有海洋,引领世界,要么逡巡于内陆,丧失海洋,永远做一个二流国家,国家怎么投资?你怎么投资?
郑和死后,我们烧了宝船、烧了图纸我们还有机会;郑成功死后,大清失去了琉球,失去了宽广的太平洋,我们还有机会.现在,我们所有的海洋都在危机,我们再失去了,我们还有机会吗?一个不能成为海洋强国的国家永远不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对于我们的国家、民族是这样,那么对于投资者个人哪?我同样认为,投资未来------向海洋。
此文来源于
http://bbs.jinku.com/viewthread.php?tid=386518&highlight=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