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进入中国后:
第一时段:2003年6月至11月,共有10家外资机构累计14次获批,期间A股下跌累计11.36%,沪指收于1397.22点,之后出现连续四个月的上涨,累计涨幅24.65%。
第二时段:2005年9至12月,共有10家外资机构累计10次获批,期间A股下跌累计0.15%,沪指收于1161.05点,之后上证指数有历史以来最大牛市,22个月累计涨幅412.88%。
第三时段: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共有17家外资机构累计20次获批,期间A股下跌累计13.12%,沪指收于2082.85点,之后上证指数出现连续五个月的上涨,累计涨幅63.82%。
目前,我国已批准了158家境外机构的QFII资格,其中129
家QFII累计获批投资额度245.5亿美元。截至3月23日,QFII账户总资产规模达到2656亿元,其中股票、债券和银行存款占比分别为
74.5%、13.7%和9.6%,QFII持股市值约占A股流通市值的1.09%。
截至3月23日QFII245.5亿美元折算为人民币1543.97亿元,而证监会公布的QFII资产规模为2656亿元,简单的计算QFII的利润也高达72%!
第四时段,近期QFII和RQFII投资额度进一步扩容500亿美元和500亿人民币,以当前汇率计,将有超过3650亿元新增人民币资金可以进入我国资本市场。A股市场将???
分析人士表示,进入国内的QFII机构主要是长期投资者,国外机构投资者总体还是遵循了价值投资理念。
国金证券表示:扩大境外机构投资者额度刺激场外新增资金入场,有利于大盘蓝筹,特别是存在HA股价差的板块,利好银行金融。
个人认为:目前QFII带来的入市资金+价值投资所起的积极作用,约占其总作用的20%,另外八成是其所发挥的信心作用,而这恰恰是当前中国股市里最最缺乏的。
衡量一个市场的整体价值,人们往往会说价值中枢,而A股市场的价值中枢是什么呢?综合法律法规的不完整性、发行交易的不完善性、投资者交易的不理性,A股市场的价值中枢里包含更多的并不是股票的价值而是交易者的情绪化。
其实“追涨杀跌”并不是市场不理性的表现,但它取决于“度”,假如在一个理性的价值中枢±10%或20%的幅度内,追涨杀跌是非常正常、合理的,但A股市场的幅度却在50%上下(个别时段会更高)。
在适者生存的理论下,这个市场的所有投资者追逐的并不是交易品种的价值表现而是脱离了价值的价格在何种范围内操控性游走。在这种情况下,追逐资本的部分投资者最可能发生的事实就是结盟,而最有效的渠道就是权利寻租,其狩猎的对象则是一盘散沙的中小投资者。
因此,我们最多看到的是中国股民:大行情大赔、小行情小赔,没行情照赔的尴尬现实。而数次发生的“牛”市,其根本表面是价值的显示,根本则是整个市场情绪的涣散。
个人认为:QFII也并不圣洁,这不是它的运作机制决定的,而是土壤决定的,如果它们玩的是纯价值,近9年在A股市场里不可能取得72%的复合增长率,但与土生土长的机构投资者相比,这个傲人的成绩一定也不仅仅是“追涨杀跌”那么简单。其投资团队的业绩完全可以理解为恰当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A股之病是最可行性的。
近期,管理层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将9年积累的QFII额度一次性扩容了1.36倍。很明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者的心态已是如狼似虎般饥渴了。
我一直倡导:中小投资者要以对立面的心态来看待A股市场,也曾在一篇文章中用了《大宅门》里白景琦的处世态度去炒股,即:别人高兴的事咱不干,别人不高兴的事咱偏偏要干。
今日之A股市场的情绪多是孤魂野鬼、饿殍遍野,信心之溃散虽不比998时期暗淡,但用科学发展之眼光也已是羸弱到无可附加。在这样的形势下,这个市场里最理性、最成功的QFII得以大幅扩容,我想我们的对手已经是最不高兴的时候了,尽管距离个人预期的最有效方式——平准基金的出台还差最后一步,但已无需再等了,牛市就在眼前!虽然,无法预见未来的技术分析尚无法证明反转信号的到来。
此文来源于
http://bbs.jinku.com/thread-382902-1-1.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