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投资,必然要扯到投机。因为两者几乎是形影相依,通常很难把两者分清楚。所以我说投资,只能“胡说”,很可能说着说着就成投机了。
何谓投资?把资产价值作为交易的关注和研究对象,我认为就是投资。把市场价格作为交易的关注和研究焦点,我认为就是投机。象巴菲特老先生那样,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这就是最纯净的投资。很多人认为那叫“价值投资”。其实,投资就是投资,当然是跟价值有关,在投资前面加个“价值”来修饰,完全是多余的。象那些只看K线的技术分析交易行为,我认为就是投机。他们对标的物本身的价值并不关心,只关心价格的变化,以及如何在价格的变化中获利。这是很典型的投机行为。当然,在市场经济中,投机也不算贬义。
说到投资,我最推崇巴菲特老先生的方法,理念和逻辑都简单。在投资上,简单往往意味着靠谱,但简单却不一定容易。在股票市场中,真正的投资者买入一个股票其实就是买入一家公司。投资者的着眼点是这家公司的价值,而投机者则只关心股价。
关于巴菲特的投资方法,老先生在每年给股东的信里,以及很多访谈中都已说得很多。如果弄懂了老先生的投资理念和方法,再在实践中切实执行,那无论是在国内或者国外的市场,都应能赚到不错的回报。
我对投资的理解也很简单,就四个字:物美价廉!找一家优秀的公司(物美),等一个便宜的价格(价廉),买入,持有。除非下面几种情况发生,否则,可以睡大觉不管了。
1)公司运作或市场环境发生变故,使公司不再优秀,公司的内在价值降低;
2)价格涨得离谱,使价格相对公司价值贵得不靠谱;
3)找到更加物美价廉的公司。
物美价廉,原理是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不容易。
这里有两个层面:一是找优秀的公司,并对其价值进行评估,这是所谓的估值;二是等价格便宜的时候才买入。这两个要素,估值是核心。只有客观合理地评估出公司的内在价值,才能将公司价值和股价做比较,才能知道股价是便宜还是贵。
只有当股价相对公司价值便宜,也就是股价打折时,才满足物美价廉的原则,才能买入。这个股价折价率就是格来厄姆和巴菲特所说的“安全边际”。在投资中,安全边际越大越好。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个投资者,找到一家好公司,股价越跌越要买。但是投机者却相反,买入后价格跌了就要“止损”。
投资,几乎所有技术含量都在于估值。该如何做到,希望后面能和各位朋友畅所欲言地探讨。至于便宜的价格,投资者无需预测,唯一可做的是耐心的等待。所以,耐心是投资者很重要的一项美德。
如何评估资产价值?
方法很多,巴菲特惯用未来现金流贴现。简单的说,一份资产的价值是多少,可以这样算:资产现有的价值 +
未来流入该资产的贴现现金总值。
为什么是贴现现金,因为钱是有时间价值的。今年100块流入和明年100块流入,以及10年后的100块流入,对投资者来说价值是不一样的。今年有100收入,放到银行,到明年就有100块加上利息,价值肯定大于明年100块的收入。同理,今年的100块收入和10年后的100块收入,价值差别就很大了。
为了修正未来现金的时间价值因素,投资者将未来的现金用一定的贴现率折价,化为当下的价值进行估值。例如:明年100块,如果按8%/年的贴现率,就相当于今年92.59块的价值;后年的100块相当于今年的85.73。以此类推。
巴菲特说他有两个老师,一个是格来厄姆,另一个是费雪。他从两位老师身上学到不同的东西。
如果对资产估值方法可以简单总结为:资产现有的价值 +
未来流入该资产的贴现现金总值。那么两位老师教给巴菲特的方法,则是分别则重于资产的现有价值和未来价值的分析。格来厄姆重在财报,试图客观挖掘出企业的现有价值;而费雪则重在企业的未来发展,希望找到未来能稳健快速成长的公司。巴菲特把两位老师的好东西融汇贯通,业绩非凡。
历史和事实都证明,巴菲特的投资方法是可行的,是成功的投资之路。
资产的价值 =
资产现有的价值 +
未来贴现现金总值
资产的现有价值实质是对企业过去经营的总结,也就是说,一家公司从成立开始到当下,共累积了多少可衡量价值,就体现为资产的现有价值。如果懂得看财报,透过财报的信息大致能毛估估的算出这个价值来。
公司未来的贴现现金量反映的是企业未来经营情况,没有可靠的现成数据,这是真正考验投资者能力、眼光和智慧的东西。如果要定性地分析这个变量,大概可以归结为两点:
1)企业能活得足够长时间,企业活的年数越多,流入的现金就会越多。
2)企业能转为现金的利润能够稳定、适当快速地增长。
如果这两点满足了,肯定就是好公司了。
说了这么多价值,现在再说说价格。投资的原则是:物美价廉。物美是指资产的价值,价廉是指资产的价格。
价值需要投资者做功课,并客观地估算出来。有了价值后,只有等到市场价格相对价值打折时,投资者才考虑买入。这个折扣叫安全边际。为什么要安全边际?因为在投资中,投资者对价值的估算无法精确,如果没有安全边际,投资者难以摆脱估值误差带来的风险。安全边际对投资者来说非常很重要,而且越大越好。
作为投资者,对市场价格不应也无须做主观的预测。价格是市场给出来的,投资者做的只是耐心的等待。
再说说价格。前面说过,作为投资者,对市场价格不应也无须做主观的预测,只需耐心的等待。
长远看,市场是架称重机,价值有多少,市场终究会给出相应的价格;短期看,市场是架投票机,会受市场情绪影响大幅波动。但无论如何,二级市场价格决定不了公司的价值。
通常,市场情绪是非理性的。关于市场,格来厄姆有个“市场先生”的比喻。下面是巴菲特对市场先生的描述,惟妙惟肖。
有这样一位市场先生,他每天来敲你的门,风雨无阻。对你手中的东西提个买价,对他的提个卖
价。这位先生是很情绪化的,他报的价有时很高,有时又低得离谱。如果你不理他,不要紧,他也不生气,明天再来敲你的门,给你一个新的、同样情绪化的报价。
买卖的决定权完全在你,他只干两件事:报价,然后等你回答Yes或者No。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位无厘头的市场先生呢?
市场先生是来为你服务的,而不是来指导你的。对你有用的是他的钱包,而不是他的“聪明”。如果他哪天冒傻气,那么你有充分的自由决定是完全忽视他抑或占他的便宜。但是,如果你受了他的影响(跟着冒傻气),那么结局将是很悲惨的。事实上,如果你不能比这位无厘头的、情绪化的市场先生更好的理解和评价你的生意,那么你就不配继续玩这个游戏了。就像poker里面说的那样,“如果你不能在30分钟里面从台面上找到一个废物,那你就是那个废物。”
在我(巴菲特)看来,投资成功靠的不是神秘的公式,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或者股票市场上面闪烁的信号,而是靠出色的商业价值判断和对市场上那种传染性极强的投机情绪的免疫能力。我发现最有用的免疫方法就是把Graham的市场先生概念牢牢的印在脑海中。
学会了如何应对股市的波动,不想当废物的我们接下来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准了。
此文来源于
http://bbs.jinku.com/viewthread.php?tid=374032&highlight=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