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财师先要自我规划(作者:CFP持证人 李智海)

(2011-03-03 13:36:05)
标签:

金融理财

金融投资

投资理财

理财规划

理财产品

杂谈

    有一家理财杂志,组织了一次针对理财从业者的调查发现,竟然超过70%的理财师,没有对自已进行财务规划!天天为客户出谋划策的理财,理财理念的普及者,竟然沦为了理财的“看客”,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许多从业者称自已钱少没办法规划,也有人拿出医者不能自医,或者说为了保证为客户理财的公正性才不去自我规划。其实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些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第一、做不做理财规划与现在有没有钱关系不大,就是对自已的未来财务进行合理安排的过程,大多数人的财富积累过程都是从无到有的。第二、医生不能给自已做手术、或者做重大的诊断,但不意味着头痛脑热的小病还得去求助别人,理财无大事,全是生活中常年累月的积累和坚持,理财师首先得把自已的事情规划好了,然后才能为别人服务。第三、理财师是客户的参谋,需要对众多的投资工具、理财理念都熟悉,远离市场就会没有市场的感觉,在回答客户的问题时,只会是把书本中的东西搬出来,说服力很苍白的。

    在实际的工作中,理财师为自已做财务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为自已做一份完整的理财规划,首先就会增加自已对这份职业和未来的信心,改变急功近利的心态。笔者在当年学习的时候,许多同学拿着模型为自已做规划,看着结果都有点震惊:“会有这么多钱吗?!”虽然不断地调整参数,得出的结果确实超出很多人的想象:因为未来太美好了。其实生活就是这样的,在不同的年龄段财务状况是不同的样子,二十多岁的穷酸,三十多岁压力大,四十多岁曙光初现,五六十岁见到效果。前提是只要过一种有节制的财务生活,这就是理财的理念。假如一个人知道自已退休那天会有八位数的存款和几处实物资产,假如知道这一切只要通过不断的坚持和时间的流逝而达到,那么他就不会因为一点蝇头小利而斤斤计较,不会因为生活中太多的诱惑而不到方向。至于理财师本人,也就不会陷入到“理而优则仕”这个圈子里了。

    “学以致用”是千年古训,理财人员把学过的东西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第一个客户就应该是自已而不是别人。理财是艺术而不是技术,需要不断地实践才能够有深入的体会,并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一个好的理财师,一定要经历至少一个牛熊转换,一定要服务过从低保户到大富豪等许许多多的客户,一定要熟悉至少两个市场(股、债、贵金属、外汇、银行理财等)。对市场不熟悉,对产品属性不熟悉,对客户不熟悉,只是机械地说服客户完成销售任务,对人对己都是不负责任的。在客户眼中,永远是个“服务员”的角色。

    绝大多数理财经理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营销任务,销售业绩可能会随着人的个体差异不同而有很大不同,但是无论怎么好的销售话术,都比不过实例的证明。所以,理财人员本人有一份经过实际检验的理财规划,对客户是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是提高业绩的“必杀”利器。打开自已的账户,让你的客户与你一起分享理财的经验,大多数客户都会接受你的观点,这种技巧在销售银行理财、各类基金、信托方面特别有用。

    世上除了“九阴真经”,没有哪一本书看完了就可以成为震古烁今的大家。理财也是这样,无论在哪学到的知识都需要与现实不断地结合,做过了,才有体验,才有感受,才能更好地做理财,于人于已都有利。

 

此文来源于理财师先要自我规划(作者:CFP持证人 <wbr>李智海)

 

http://bbs.jinku.com/viewthread.php?tid=295301&highligh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