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端理财在各行之现状(作者:AFP持证人 dunhilly)

(2010-08-02 13:59:49)
标签:

金融理财

高端理财

银行理财

金融理财师

投资理财

杂谈

    对于银行来说,高端客户理财,是一个标志性的业务,就像香港中行的大楼,汇丰的狮子,目前是国内各家金融机构急待到达并竖起一面响亮的旗帜。事实上,高端理财在各银行的现状各有不同。

    简单说来,从外资银行进入之初,就是瞄准高端客户而来的,外资银行有比较成熟的评估体系,产品体系,投研体系,服务体系,这些不是国内各种银行可以比拟的。但,外资银行缺乏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在针对客户和市场细分方面有所欠缺。

    其次,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等等商业股份制银行的高端理财方面嗅觉敏感,具备本土文化的理解能力,在客户和市场细分各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加上船小好掉头,决策链条反应快速,所以,这部分银行反应快,在客户资源、在市场还没完全苏醒的时候,他们已经摸黑提早走了半天,基本上在高端客户掠夺中,合上了头口汤,走在前面。也因为是摸黑的走在前面,在政策解读运用,制度的规范标准制定、服务模式和质量,产品投研、收益与回报评估体系等方面都是摸索前进,遇到的坎坷和麦城的可能性也高。

    最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于管理决策链条过长,官本位严重,管理层专业嗅觉和能力缺失,导致其落后是必然的结局,只能在天大亮,别人已经在半路走的欢的时候,才醒悟提起裤子紧跟其后。虽然四大银行先机尽失,但其有广大的市场客户保有量,背靠庞大的网络体系和信用资源,也算是“大”的优势,同时,后发制人,后发也可以免于在制度等方面的失误和风险,这也算的上最安慰的优势之一。

    另外,有比较共同的现状。

    1、对高端理财的误解。还有很多银行的高端理财决策人,对高端理财的理解为,高端产品的销售对象,大金额理财产品的营销对象;甚至有人认为拍卖、红酒、收藏就是高端理财。其实不然。高端理财不是喝喝红酒,吵吵股票,而是深入客户,取得客户认可,为保有和提升客户现有和以后的生活质量的一系列以金融为基础要素的高端贴身服务,说到底,就是服务。在外国的高端理财,理财师的账本里甚至要记录客户的酒窖里红酒的年份和升值趋势;甚至要提供客户南极考察旅游的所需物品清单及价格,包括私人医生护理每小时的薪酬。等等。可以说,完全脱离金融产品营销的领域,而是一金融为基础的客户所需延伸服务。

    2、高端理财的重点是个体纵深方向,而不是理财产品的横向方向。走在前端的银行,在高端理财方面,目前只注重横向理财产品的开发与营销,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作为高端理财领域,其实重点方向是制度建设,个体客户的纵深方向,做到一客一经理一方案,贴身服务,深挖个体客户收益率。而不是一个客户买一个产品就完事。

 

此文来源于高端理财在各行之现状(作者:AFP持证人 <wbr>dunhilly)

 

http://bbs.jinku.com/thread-229208-1-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