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才能不差钱(作者:老枪)

(2010-07-29 15:59:42)
标签:

金融理财

银行理财

理财产品

投资理财

个人理财

杂谈

    今年以来,受政策紧缩预期的影响,股市持续低迷,基金不断缩水,楼市更是变得扑朔迷离。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再次回归到稳妥性较好的银行理财产品上来。不过,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品种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投资者如何挑选到适合自己的银行理财产品呢?

  笔者以为,掌握和了解以下几个大的选择思路就能使你不差钱:

  其一,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优先选择原则。

  今年以来,由于受央行加息预期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结构期限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大多数银行停售一年期以上的人民币理财产品,转而主攻6个月及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与此同时,即时买卖、周末理财、七天理财,15天、30天……超短期理财产品则成为最大卖点。据来自普益理财的一份统计表明,曾经唱主角的一年期以上期限理财产品已经明显失宠。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两周中,银行新发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期限短期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居高不下,占到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额度的70%以上,与09年理财产品结构相比,去年占据理财产品半壁江山的1年及1年以上期限理财产品,市场占比退到个位数。相比之下,1年以上理财产品发行数仅为7款,较前一周减少4款,市场占比回落至3.98%

  对于不愿冒太大风险的投资者,可以考虑投资中短期的银行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最大的风险是央行加息,而目前加息的预期日趋强烈,当加息来临,投资长期理财产品将增加机会成本,大部分理财产品收益水平,不可能随着利率上升而上调。所以在通胀预期下,投资者应当选择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进行投资。

  就目前一年期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老看,其平均收益率一般能达到4%左右,明显高于一般意义上3%的平均通胀率,可以避免资产贬值。同时,由于中短期产品时间不长,也利于投资者调整投资配置比例。

  其二,风险承受能力是选择银行理财产品的关键所在。

  银行理财产品按照风险级别划分为三大类,即信贷资产类、票据类、结构性产品类,风险依次递增,收益与风险当然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

   首先是有较高固定收益要求的稳健投资者关注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

  信贷资产类产品的运作模式是银行通过信托公司平台,从普通投资者那里募集到资金,然后放贷给需要资金支持的企业,企业与银行、信托约定的权益融资利率,基本则为产品的预期收益率。

    目前,同类产品的期限从几十天至1年半不等,年化收益率最低在5%左右,最高甚至达到9%。该类产品的风险主要根据信贷资产保质量而定,即来源于企业无法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的投资风险。在选择此类理财产品前,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资金最终将流向哪些企业,该企业一贯的信用状况如何,上马的项目是否有前景等。由于监管层取消了商业银行为收益支付提供担保,因此理论上投资同类产品有亏损本金的可能。以某银行一款同类产品为例,虽然预期收益较高,但其投资对象为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的信贷资产,而由于信贷资产的质量难以估计,因此风险难以估量;如果资金流向最终是行业垄断性企业为主,甚至包括政府机构,则对方违约的可能性非常小。

  再者,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者、中老年客户宜选择票据资产类理财产品。

  票据类理财产品一般有两类:一类主要投资于已承兑或保贴的商业汇票等票据资产,还有一类是直接投资市场上票据类中信用等级最高的央行票据。对于后一类投资,由于是以国家信用为保证,几乎不存在风险,除非央行出现信用破产。但如果是前一类产品,理论上最坏的局面是,所投资的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托收过程中,承兑银行(即开票银行)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破产,不能按期付款,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将损失全部或部分本金。

  现在票据资产类产品年化收益率水平在4%左右,虽然收益率并没有明显的吸引力,但由于产品期限最短仅78天,最长也仅有6个月左右,其流动性一直是股民最为看重的优势,同时也是经商人短期流动资金最好的存储方式。由于各家银行同类产品收益率有细微差别,因此,投资者需要细心比较选择。

  最后,结构性理财产品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强者购买。

  所谓结构性产品,即固定收益投资与衍生品交易的组合,通过预设收益实现条件,使投资收益能跳出单一投资品走势的影响,而由一篮子挂钩标的物的相对表现决定。据统计,今年以来,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标的物主要以利率、股票、商品和混合类为主。

  从投资期限上来看,目前结构性产品普遍在1年半以上,最长甚至可以达到34年,且一般不能提前赎回,流动性较差。此类产品预期收益最低也在12%左右,但实际收益的好坏还要看产品的设计是否合理。从前期爆出部分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零收益事件来看,到今年以来部分挂钩商品的结构性产品最高实现了年化超过20%的收益,可以看出这类产品的风险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以观察日表现的平均值来计算产品收益,有利于分散风险。

  其三,货比三家,优中选优使你“不差钱”。

  人们常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目前金融机构林立的投资环境之下,各家银行都有自己的传统优势项目,擅长不同的投资领域,这些特长也会在其发行的理财产品身上得到充分体现,优中选优就是选择各家银行根据专业优势形成的品牌理财产品。中国工商银行是国内最大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拥有专业化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管理团队和丰富的金融市场投资经验,拥有银行间市场所有类型交易的交易资格,中国工商银行秉承稳健经营的传统,发挥自身优势,在各类金融市场为投资者甄选投资项目,通过对子市场投资资产的的动态管理,随时把握投资机会,提高客户投资收益,工商银行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最大的交易商和做市商,拥有专业化的投资管理团队和丰富的投资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效安全的咨询、投资及信息服务。

  购买理财产品一定多比多看一下,同样期限同等金额仔细对比看一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是各不相同的,选择您满意的期限和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

  最后笔者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一是银行理财产品是有投资风险的,预期投资收益并不代表实际收益;二是由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存入资金进来,就是把个人的资金使用权、支配权全部交给了银行,所以银行理财产品有流动性的风险,在存续期内是无法提前支取的,也不能做质押贷款,一旦客户购买之后急需资金时候是无法获得,只有耐心等待到期使用这笔资金。

  简而言之,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之前,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资金用途、风险承受能力、年龄等因素,正确估算好自己家庭资金使用空间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对理财产品收益要有个合理的预期,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之前,一定要估算好自己家庭资金使用空间,而不是因利率的诱惑忘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空间大小,而不是因利率的诱惑忘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空间大小,选择银行理财产品需要掌握量力而为的基本原则,才能让您的理财产品不差钱。(工行网站特约 作者:李保华 王丽莎)

 

此文来源于寿险消费应树立理性消费行为(作者:老枪)

 

http://bbs.jinku.com/viewthread.php?tid=227959&highligh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