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股指期货推出影响深远(作者:CFP持证人 odinren )

(2010-05-10 11:31:15)
标签:

杂谈

股指期货推出影响深远


    万众瞩目的股指期货,近日终于通过国务院审批,将在416日正式推出挂牌交易。中国的广大投资者在数年的漫长等待之后,总算迎来了它。股指期货推出,可以说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今后的影响之深远,不亚于当初的股权分置改革。

    最新推出的是以沪深300为标的的四个指数期货合约,将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交易。之前我国刚开放了融资融券业务,它是股指期货的重要配套工具。如果说当初的股权分置改革,使得我们解决了复杂不对等的股权问题,扫清了政治上的障碍,那么这次股指期货的推出,就是使得我们完善了市场机制,引进了做空机制和发展了金融衍生品交易,扫清了市场机制上的障碍,其推出影响深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方面: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
这方面的影响是最根本的。股指期货不仅在中国市场第一次引入了做空机制,通过购买和卖出指数合约,可以实现股指上涨和下跌都能赚钱。而且通过融资融券交易,可以与之配套,放大期货本身的效果。从世界范围来看,成熟市场的股市都是拥有股指期货允许对冲交易,事实证明,从长期来看,股指期货可以有效的降低整体市场的风险,当人们不再是只有做多股票才能赚钱时,更加会理性的进行投资,当市场下跌时,也可以通过股指期货对冲风险。股指期货并不是吃人的老虎,使用得当则是保护你免受损失的围栏。当然,在股指期货完善了市场机制,让我们中国股市开始迈向成熟市场的第一步同时,相信会大大推动中国金融衍生品的开发,而不再是以前单一的权证。这样就可以有力的促进金融创新,越来越多的有效工具将会被开发。

第二方面:对股市未来博弈的影响
    由于股指期货本身的高门槛和高风险,要求投资者必须拥有丰厚的资金。当然,你可以选择用于对冲风险或者是投机交易,但是前提是要有足够多的资金才能玩的起。这样一道门槛,就很明显的把散户排除在外,中国市场上目前是散户市场,散户力量占绝大多数。那么今后的发展,相信中国市场会逐步由散户市场演变为机构市场,事实上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这个演变是历史性和不可避免的。机构不仅拥有大量资金、信息和技术力量,而且可以操控股指期货投机或者是对冲风险。对于全面占弱势的散户来说,无法抵挡,风险大增。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必然有很多散户退出炒股,转而投靠机构力量。从目前中国机构力量来看,基金由于受契约规定,估计参与会比较迟,且以对冲风险为主。而大量的私募和游资比较灵活,有可能会大量使用该工具投机。不可否认,机构对决将是未来股市的主题。

第三方面:对普通投资者的影响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既是风险,也是机遇。前面说到了散户将会退出市场,但是同时也有很多机遇。一方面,股指期货会成为市场风向标,帮助普通投资者判断市场风险。另一方面,机构力量有所增强,投资者可以通过机构力量更稳健的进行投资,例如可能会出现对冲基金。同时衍生工具的不断开发,机构可以提供使用衍生工具的固定收益产品,这类产品对应风险要小于直接股市投资,适合普通投资者。

第四方面:对目前股市的影响
    股指期货引入,直接利好的是它的标的物,也就是以沪深300为代表的蓝筹股。虽然股指期货可以作多或作空,但是从目前股市来看,比较活跃和昂贵的股票为小盘股和题材股,而蓝筹股是经历了长久的调整估值并不贵,因此作空蓝筹并非那么容易的,特别是新事物刚上来,各方都是小心翼翼处理。这点可以说,从融资融券业务目前运作来看是特别明显,融资购买蓝筹股是非常明显,例如西山煤电几乎天天都有融资买入,而融券则是小心翼翼,只有少量试探。这也充分反映了机构认为作多蓝筹比作空蓝筹把握更大的看法,因此我相信,从现阶段来看,对股市应该是中性偏好的影响。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指期货的领先指标式示范作用会体现出来,成为股市的晴雨表。

 

            

                                此文来源于http://1812.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10/5/10/11/18/129330de29eg214.jpgodinren )" />

                       http://bbs.jinku.com/viewthread.php?tid=207516&highligh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