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被期货,股民被阴谋(作者:AFP持证人 股坚强)

标签:
杂谈 |
股指期货推出后第二个交易日,A股市场暴跌,沪深股指分别以4.79%和6.22%的跌幅,均创8个月以来单日最大跌幅,象征股指期货的风向标沪深300指数也同样大跌5.36%。可怕的是5月期指合约狂跌6.81%,说明对后期的悲观,而更为可怕的是去年8月31日的暴跌已经到调整的尾声,而这次发生的时间和点位都在调整的刚刚开始,似乎预示大跌还将继续,在这个时候,任何存在的侥幸心理有被空方绞杀的可能。
表面看起来,今天的大跌似乎是中央的房贷新政所致,更有人归结为上周末美国股市的大跌——这是毫无道理的牵强附会,想想看:美国股市超过百分之一就叫大跌,咱们A股百分之四、五是家常便饭;美国股市是在连涨两个半月并屡创新高的形势下的一次下跌,即便从技术走势上看,也该歇歇脚了,A股市场却是在近8个月的横盘整理突然拐头向下,8个月的休养没有生息振作,却在疲软中迅速一泻千里,还真像中国足球一样成了扶不起来,欺骗球迷却毫不含糊;美国股市的下跌是是受到了高盛“欺诈门”的冲击,中国股市的下跌却是在一季度“高增长、低通胀”数据披露的次日和股指期货这个万人期待机构一致看好的上帝(或魔鬼)降临的当日。
看来,任何的猜测和牵强附会都是没有根据的。今天,大盘已经毫无悬念地击穿了象征牛熊分界线的年线。真破还是假破,一周内便会见分晓——如果能够在未来几天重新收复年线,可能是主力借股指期货推出和房地产新政在挖一个陷阱,好在低位收集到更多的廉价筹码;如果未来几天继续重挫,年线被有效击破,则说明机构和主力已经开溜。从近几个月的走势看,后者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因为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几乎所有的专家和机构都在看多,没有一家机构预测市场即将大跌。其实,机构是从来不暴露自己真是意图的,他们在嘴上唱多的时候已经悄悄暗度陈仓、偷梁换柱了,有例子为证:在披露年报或季报中,媒体屡屡报道主力基金增仓金融、地产,还列举了增仓的个股,包括四大地产股,而实际上,所谓机构增仓的股票近两三个月以来跌幅最大,但机构为什么还屡屡推荐这些股票呢?难道没有阴谋在其中吗?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某些机构认为金融、地产股前期已经调整到位,估值也非常合理了,想当然地进去,没想到的是党中央对遏止高价房的决心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晕了,傻了,怕了,割肉出局,导致多杀多,一茬接一茬,多米排骨效应出现了:被股指期货这一概念寄予很高希望的大盘蓝筹股(地产股除外)的走势,也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近一年来一步一个台阶,只不过不是向上,而是向下。
总而言之,股指期货的推出,让主力们再多了一个制造阴谋和陷阱的工具:无论是借机诱空,还是被动打压,都是主力和机构们操纵市场的结果——被动操纵也是操纵啊!
房贷新政也好,高盛欺“诈事门”也好,似乎都是这次暴跌的借口:房贷新政应该早在意料之中,但市盈率在历史低位的金融股的重挫似乎有点矫枉过正,至于高盛欺诈事件,与我们基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除非会再弄出来个类似“次贷危机”的大危机。所以,大盘已经被主力当作忽悠广大人民的工具,基金的不作为和多杀多实际上起了助纣为虐的作用,起码短期内是这样的!
表面看起来,今天的大跌似乎是中央的房贷新政所致,更有人归结为上周末美国股市的大跌——这是毫无道理的牵强附会,想想看:美国股市超过百分之一就叫大跌,咱们A股百分之四、五是家常便饭;美国股市是在连涨两个半月并屡创新高的形势下的一次下跌,即便从技术走势上看,也该歇歇脚了,A股市场却是在近8个月的横盘整理突然拐头向下,8个月的休养没有生息振作,却在疲软中迅速一泻千里,还真像中国足球一样成了扶不起来,欺骗球迷却毫不含糊;美国股市的下跌是是受到了高盛“欺诈门”的冲击,中国股市的下跌却是在一季度“高增长、低通胀”数据披露的次日和股指期货这个万人期待机构一致看好的上帝(或魔鬼)降临的当日。
看来,任何的猜测和牵强附会都是没有根据的。今天,大盘已经毫无悬念地击穿了象征牛熊分界线的年线。真破还是假破,一周内便会见分晓——如果能够在未来几天重新收复年线,可能是主力借股指期货推出和房地产新政在挖一个陷阱,好在低位收集到更多的廉价筹码;如果未来几天继续重挫,年线被有效击破,则说明机构和主力已经开溜。从近几个月的走势看,后者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因为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几乎所有的专家和机构都在看多,没有一家机构预测市场即将大跌。其实,机构是从来不暴露自己真是意图的,他们在嘴上唱多的时候已经悄悄暗度陈仓、偷梁换柱了,有例子为证:在披露年报或季报中,媒体屡屡报道主力基金增仓金融、地产,还列举了增仓的个股,包括四大地产股,而实际上,所谓机构增仓的股票近两三个月以来跌幅最大,但机构为什么还屡屡推荐这些股票呢?难道没有阴谋在其中吗?当然,也不排除另外一种可能:某些机构认为金融、地产股前期已经调整到位,估值也非常合理了,想当然地进去,没想到的是党中央对遏止高价房的决心给了他们当头一棒,晕了,傻了,怕了,割肉出局,导致多杀多,一茬接一茬,多米排骨效应出现了:被股指期货这一概念寄予很高希望的大盘蓝筹股(地产股除外)的走势,也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近一年来一步一个台阶,只不过不是向上,而是向下。
总而言之,股指期货的推出,让主力们再多了一个制造阴谋和陷阱的工具:无论是借机诱空,还是被动打压,都是主力和机构们操纵市场的结果——被动操纵也是操纵啊!
房贷新政也好,高盛欺“诈事门”也好,似乎都是这次暴跌的借口:房贷新政应该早在意料之中,但市盈率在历史低位的金融股的重挫似乎有点矫枉过正,至于高盛欺诈事件,与我们基本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除非会再弄出来个类似“次贷危机”的大危机。所以,大盘已经被主力当作忽悠广大人民的工具,基金的不作为和多杀多实际上起了助纣为虐的作用,起码短期内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