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应帝王》中写了这样一则寓言:
主管南海的神叫做倏,主管北海的神叫做忽,主管中央的神叫浑沌。倏和忽常借浑沌的地盘会面,浑沌对他们很好,他们就商量着怎么报答浑沌的好处。他们说:“人都有七窍,眼睛用来看色,耳朵用来听声,嘴巴用来吃食,鼻子用来呼吸,可是浑沌一窍也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七窍吧!”于是,他们就每天为浑沌凿一窍。凿了七天,七窍凿成了,而浑沌却死了。
浑沌,按辞书解释是“天地未分时的状态”。庄子在这里把它拟人化了,并且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
天地未分时是个什么状态?这是常人想象不出、也达不到的境界。道家叫“浑沌”、“自然”、“无极”,儒家指形而上的“天”、“性”,佛家称为“真如”、“本心”、“真空”、“佛性”等等。强名假说,指的都是宇宙本体。
七窍是什么?就自然界来讲,是指自然万有。自然万有生成的时候,那个天地未分时的状态还在吗?要说存在,它也是以宇宙万有的形式存在着。就人来讲,七窍是指人的眼、耳、鼻、舌。人有了七窍,父母未生时的本来面目早成了生死之身。这就好比大海水,水一生波,水的全体就成了波,人们所见、所言、所指都是波。浑沌没有生灭,而自然万有却都是有生有灭的。
难道庄子的意思是让我们不要有七窍吗?可别错会了庄子的本意哦。想想看,人没有七窍该有多难看!而且,已经有了七窍的人,没有七窍一天也不能生存。七窍健全本身就是一种福报,庄子他老人家就七窍俱全。
庄子在这里只是想告诉我们:七窍是生死根本。
我们因七窍健全而活着,而快乐;也因七窍残损而痛苦,而死亡。我们能依七窍起惑造业,在苦海中头出头没;也能依七窍借假修真,复归浑沌。
佛说大自在、大解脱的涅磐境界有常、乐、我、净四德,离一切苦,得一切乐。如果庄子所说的浑沌就是指这个境界,那么,这位悲天悯人的圣人立意实在是很深很远的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