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挑选自己适合的球杆 Part II
(2009-11-10 19:36:50)
标签:
高尔夫高尔夫球杆杆身 |
分类: Golf杂记 |
最近剛忙完展覽,所以沒時間來把博客做個更新,現在趕快來更新一下,
在上一篇跟大家介紹了,市售球桿的一些規格以及桿身重量配重方式,
接著與大家介紹一下我挑自己規格的方式,先就桿身的幾項數據做個介紹.....
TQ(扭拒):
Kick point(折點):
weight(重量):
球頭的規格
舉例一下:
EPON AF Tour
Loft (±0.5) | Lie (±0.5) | Offset (±0.5) | Weight (±2.0) | Hosel Outer | Hosel Inner | Hosel Depth |
#3 | 22° | 60° | 3.4mm | 245.5g | 13.5mm | 9.2mm | 30mm |
#4 | 25° | 60.5° | 3.2mm | 252.0g | 13.5mm | 9.2mm | 30mm |
#5 | 28° | 61° | 3.0mm | 258.5g | 13.5mm | 9.2mm | 30mm |
#6 | 32° | 61.5° | 2.8mm | 265.5g | 13.5mm | 9.2mm | 30mm |
#7 | 36° | 62° | 2.6mm | 273g | 13.5mm | 9.2mm | 30mm |
#8 | 40° | 62.5° | 2.4mm | 280.5g | 13.5mm | 9.2mm | 30mm |
#9 | 44° | 63° | 2.2mm | 288.5g | 13.5mm | 9.2mm | 30mm |
PW | 48° | 63.5° | 2.0mm | 297.5g | 13.5mm | 9.2mm | 30mm |
EPON AF 301
Loft (±0.5) |
Lie (±0.5) |
Face Pro. (±0.5) |
Weight (±2.0) |
Hosel Outer |
Hosel Inner |
Hosel Depth |
Bounce |
#3 | 20° | 60° | 3.35 | 246.5g | 13.5mm | 9.2mm | 30mm | 0° |
#4 | 23° | 60.5° | 3.55 | 252g | 13.5mm | 9.2mm | 30mm | 0° |
#5 | 26° | 61° | 3.75 | 258.5g | 13.5mm | 9.2mm | 30mm | 1° |
#6 | 30° | 61.5° | 3.85 | 266g | 13.5mm | 9.2mm | 30mm | 1° |
#7 | 34° | 62° | 3.95 | 274g | 13.5mm | 9.2mm | 30mm | 1° |
#8 | 38° | 62.5° | 4.05 | 281g | 13.5mm | 9.2mm | 30mm | 2° |
#9 | 42° | 63° | 4.15 | 288.5g | 13.5mm | 9.2mm | 30mm | 2° |
PW | 46° | 63.5° | 4.25 | 297g | 13.5mm | 9.2mm | 30mm | 3° |
可以看到AF-TOUR 與 AF-301在角度上有著明顯的不同,
以7鐵來說兩者角度差了兩度,距離相差可到10碼,
所以說了解球頭的角度,是了解自己距離的重要步驟.
球桿的長度
下面的兩組數據是鐵桿長度的基本參考值,
因碳桿身的重量較鐵桿輕,所以大都會做的比鐵桿來的長一點,
以保持一定的Swing Weight.
3鐵
39.0 |
38.5 | 38.0 | 37.5 | |
36.5 | 36.0 | 35.5 (鐵桿長度) |
39.5
Swing Weight (揮桿重量)
球頭的重量是影響揮重的主要因素,一組好的球桿只要一拿上手試揮,
就能感覺到球頭的存在,這就是揮重,把整支球桿重量平衡配置在桿頭部分.
由於每個人的體能狀況以及揮桿速度不同,對於揮重的敏感度也不一樣,
所以沒有一定的標準,揮重配的太輕或太重都不好.
揮重太輕,常見的狀況會打到球的上緣.剃頭球
揮重太重,常見的狀況會打到土,挖太深.
Lie Angle (躺角)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條件,正常的球桿底部是平貼在球道上,
若是趾部(球头之最前端)翹起=會直接打出左曲球
若是跟部(指球头颈部与底部之连接处)=會直接打出右曲球
所以在調整自己的球桿時要注意這個小細節.
總結
木桿部份
一 選好自己覺得最舒服的桿身重量
二 依自己的彈道來選擇增加飛行距離的折點桿身
三 扭拒值與揮桿速度有關,也與桿身硬度有關
鐵桿部份
一 桿頭的(LOFT)角度配合自己的距離
二 調整好躺角角度
三 選擇自己適合的桿身重量及桿身的調性
小弟建議多去工坊試打不同的桿身,嘗試不同的重量以及規格去體驗一下,
這樣會很快找到適合自己的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