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子打球打的很勤,成蹟漸漸出現佳績,回顧去年此時以及今年的比較,我有些小小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一.打球的注意力
以前再打球很少與球友相約一起下場打,所以說對於打球的態度就比較鬆散,往往打壞一桿,接下來的幾洞就會被影響,自然成績很少會有進步,大都徘徊在90上下,很少會有佳績出現,所以說在打每一桿的時候別想接下來我會怎樣,就把這一桿腦袋放空的打完,相信結果會令自己滿意.
二.打球的節奏
對於沒時間下場的球友大都會在練習場出現的時間較多,為的是維持好自己的揮桿水平以及擊球的準確度,這是大家站練習場常做的事,正因如此大家會忘記自己的擊球韻律跟節奏是否協調平順,因為一心只想把球打直打遠,只會把揮桿節奏拋諸腦後,一但下場打便會發現草地與墊子完全不同,打球節奏會無意識變快,上桿變短急著下桿,發力打球,結果是擊球打太深或是打淺,把整個打球的心情給破壞了,會讓人錯想說我練的不少為什麼打的不好的迷思,所以說把身體放鬆來打球,可以把上桿動作做最大化的延伸,反而能把屬於自己的揮桿節奏給培養出來,一但養成,打越長的桿子反而距離越平穩而且失誤率會降低.
三.握桿的力度
以前看了很多書,大都說握桿輕鬆握,但是沒有一本書會告訴你握多輕是最合適的....有次看到一本日文雜誌介紹感受離心力的示範,文中介紹把一顆網球放在女用褲襪裡,然後握住褲襪的另一端,做揮桿動作甩出去,有重量的一端會牽引著你的手,這就是離心力,打球也是運用離心力在打球,握桿握的越緊,越不能感受桿頭的重量,以致於不能充分釋放桿頭的力量,自然球就打的不遠,力量無法釋放積壓在手掌上,就會造成起水泡,容易引起運動傷害,反觀握力握輕,可以充分運用離心力的力量,就是很多球友所說甩鞭子的力量.握的越輕爆發力越強,所以說握桿的力道是決定每一桿好壞的關鍵,特別是短切以及推桿處裡,我很少看到握桿用力的人在推桿時,能把距離控制的很好,特別在快速果嶺上....
四.相信自己的動作
10種球友會有10種揮桿動作,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最舒服以及最有信心的發力方式,這就是屬於自己的Swing,當你下場時要相信她,把站練習場的心情放在與下場時一樣,把屬於自己的動作做完,不要因為打壞某一桿而去想改正些什麼,這樣就能用自己的節奏去完成每一場球,自然而然就會知道去練習場該練些什麼,來彌補自己的缺點.
這半年多來跟著許多單差的球友一起打球,我發現我的距離不會比他們差,但是為什麼成績差很多??原來是短桿技巧的處裡,以及打球的心態,這是讓我裹足不前的原因,後來心態改變,打球的節奏穩定,短桿的技巧提升,自然成蹟就會下降,相信自己能做得到,就能做到.....打球本來就是輕鬆打,越輕鬆打,腦袋越清楚,下達的指令越明確,自然越能感受打球的樂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