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与小学生活存在四大差异

(2013-09-02 20:00:13)
标签:

教育

分类: 班主任
    从小学毕业升入初中,这是孩子人生旅途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孩子在经历巨大的飞跃和变化时,必然有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很多孩子满怀豪情地跨入中学大门,新鲜感还没结束,种种不适应就接踵而至,孩子往往会因此手足无措。虽然大多数孩子会重新摸索,逐步适应,可是仍然会有不少孩子一蹶不振,出现明显的成绩下滑,不爱学习的现象。如果我们家长能了解这个变化过程,掌握变化规律,耐心帮助孩子尽快完成这一阶段的过渡,必将对孩子在初中阶段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想帮助孩子完成小升初的过渡,我们就要了解这一时期孩子的自身特点及面临的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才能有望对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帮助他们成长,以完成小升初的完美过渡。因此,我们应先了解初中与小学生活的四大差异。

    课程门类明显增多,学习内容相对复杂

    小学是以语文、数学为主,其他大都为活动课,要求了解、知道、学过即可。进入初中阶段,学科科目增加,学科内容增多、加深,要求提高。

    小学的语文、数学课时多,内容少,有较多的课内时间进行练习、复习巩固,识记内容多、理解内容少,形象思维多、抽象思维少。初中阶段内容增多,阅读信息量大,要求理解的知识增多,数学也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为主,难度增大,但是课时却有限,每节课教学任务重,学生完成作业的难度增大。

    英语课虽然小学都已开设,但要求参差不齐。进入初中后虽然是从简单部分开始学起,但进度快,阅读信息量和词汇量迅速加大,要求记忆、默写的内容增多,几乎每天都会有要求听写或默写的词汇和句子。有的孩子因为小学学过一些,误以为还像小学一样简单、要求低,比较放松,待醒悟过来,已落下很多。孩子可能因此失去信心,再也跟不上了。

    其他科目跟小学时的内容与要求也几乎有天壤之别。不参加考试,只是了解,带有趣味性,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负担。可是进入初中恰好相反。如果没有正确的认识,孩子一下子会很难适应。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更加注重自我管理

    由于课时的限制,上课的内容增多、信息量大,初中老师讲课的进度比小学要快,所以上课认真听讲尤为重要。在学习上更多要自觉,更要强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及知识的整理归纳。与小学相比,作业量也增加了许多,小学作业大多可以在课内、校内完成,初中的作业大多要课后、回家完成。一些学习习惯差、上课经常开小差、做作业拖拉的孩子,会因为听不懂课、作业质量差、拖拉造成完不成作业、成绩下滑,从而失去学习兴趣。

    孩子的作息时间也有变化,在校时间延长,到校时间提早,有的孩子上学的路程长了,路上时间多了;小学每节课时间约为三十五至四十分钟,而初中上课时间为四十五分钟。这些尽管是一些细小的变化,但对孩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教师的管理方法也与小学不同,初中教师更放手不再像小学教师那样,天天跟班盯班,保姆式地扶着走,更多的是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活动天地变得开阔,人际关系更为广泛

    孩子进入中学以后,活动天地一下子变开阔了。原来,孩子的同学大多是在同一小区、同一社区范围,有些原本就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同学之间联系比较密切。进入初中后,与老师、同学交往的范围扩大了,获取的信息也大大增加了。同学们各自所生活的地域范围更广了,同学之间的家庭情况更加复杂。孩子的交友观念、标准也随着身心的发展在变化,如何帮助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成为家长的新课题。如果交友不慎,可能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自我意识不断觉醒,青春期特征更明显

    初中阶段也是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即被称为青春期,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很大的变化。生理上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描述,孩子的身体发育进入了第二个生长高峰,各方面迅速生长,性发育也逐渐成熟。男孩子长喉结,个子迅速长高等。

    身体的发育也带来了一系列心理上的发展。孩子开始注重外表了,照镜子的时间越来越多了,房间的门总是关着,不愿意让你进了,日记坚决不让你看,上锁了,开始在你面前要独立要民主了,你得把他当大人了,甚至开始谈恋爱,为了面子打架等。家长见到孩子有这样的表现时,不应过于忧虑或烦恼,而要顺应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尽快调整教育孩子的方式,主动去体察、关心、理解和尊重孩子,以促进孩子健康地成长。

    所以说,小升初阶段,孩子既面临新的环境,充满着新的希望,又面临着新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在这个关键时期帮助孩子们调整好心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帮他们顺利地过渡到初中的学习生活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