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5/middle/4f0b9fecnacca54f62b8e&690
http://s4/middle/4f0b9fecnacca55ca1fb3&690
今年教师节前,全国人大代表、启东中学校长王生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颇感意外的决定,在夫人张启南的支持下,他将历年各级政府奖给自己的奖金和稿酬共150万元悉数捐出,成立启东中学校长奖教奖学基金。9日下午,在当地党政领导与嘉宾见证下,启东中学校长奖教奖学基金正式启动。
王生30年前进入启东中学从教,目前担任启东中学校长、党委书记一职已有14个年头。在他带领下,从1995年至今,学校在国际中学生数理化学科竞赛中获得了13金2银的优异成绩,每年有20名左右学生步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求学,“启东中学”成为知名的教育品牌。王生还是我省普教系统第一位博士校长,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和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领军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一个月前,启东市委、市政府授予王生卓越功勋奖,并颁发奖金100万元。在夫人的支持下,王生不仅将这百万巨奖悉数捐出,还捐出历年来各级政府的奖励和稿酬积累等收入50万元,设立启东中学校长奖教奖学基金。在人们惊叹时,王生却很淡然:“人生应该懂得感恩。没有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就没有启东中学的今天;没有启东中学这块教育的试验田,就没有我丰盈的教育人生。”
王生此举引发启东市捐资助教热潮。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捐资80万元在启东中学设立林洋“好人缘”奖教基金,还有一些单位正在与启东中学接洽,表达捐资教育意向。
据悉,启东中学将委托相关机构营运150万元奖励基金,确保每年有15万元用以奖教奖学,其中10万元奖励10名学校教师,另外5万元奖励优秀学生和积极向上的寒门学子。
对话王生:15年前一场车祸我死里逃生
从此懂得生命意义不在于有多少钱
记者:150万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怎么想起来把这笔属于个人的钱捐出去的?
王生:今年是我在启东中学当副校长、校长的第28个年头,之前我一直计划着等自己退下来的时候,把这么多年来获得的奖金、津贴和稿费全部捐出来设立一个奖,奖励启东中学的老师和学生。我今年53岁了,我的一生都贡献给了这所学校,我所创造的价值、获得的荣誉,当然也属于全校师生。这150万,只是开始,我想在退休之前,可以将这个基金增加到200万,甚至更多。
记者:这些钱的来源都有哪些?
王生:今年8月8日,启东市委、市政府把首届“卓越功勋奖”授给我,奖金100万;除此之外的50万元,是10多年来我工资之外获得的积累,有启东市首届科技兴市工程奖5万元,国家、省、市课题科研经费结余10多万元,国务院特殊津贴2万元,南通市“十佳园丁奖”1万元,还有专著、论文稿费30多万元。十多年来这些钱我分文未动,全都放在学校的账户上。
记者:想过用这笔钱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或留给下一代吗?
王生:我是一个从死亡线上过来的人,当15年前,我带学生参赛途中发生重大车祸,在常州抢救了50多个小时,最终战胜了死神,回到了教学岗位。我醒来后第一句话是“车上学生怎样了?”这是心腹之言。经历这场劫难,我更加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有多少钱、住多大的房子,而是要懂得感恩和奉献。党和人民培养了我,给我的待遇已经足够自己生活、学习、工作的了,我爱人是启东人民医院的工会主席,也是启东中学毕业生,因此,我的这个决定,她也很支持。
至于儿子,他现在已经成家立业,有了美满的家庭、很好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父母给孩子最大的财富,不是把钱留给孩子,而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对父亲捐出这么多钱,孩子也很理解支持。所以我想,把在校长岗位上获得的各种物质奖励,再奉献给学校,褒奖老师、激励学生,也许是这笔钱最好的去处了。
记者:你希望这笔钱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王生:这个奖教奖学基金,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褒奖老师、激励后学,将委托相关机构营运这笔奖励基金,确保每年有15万元用于奖教奖学,其中10万奖给老师,5万奖给学生。但我想这还不是这笔钱最大的作用,它的意义应该在于价值引领和道德感召。目前,江苏林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我们学校捐了80万元设立林洋“好人缘”奖教基金,还有一些单位和个人也准备做这样的事情。
附:王校长发言稿
守望教育 奉献人生
——在启东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王 生
(2011年8月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启东市委、市政府设立卓越功勋奖、东疆双创英才奖,是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的有力举措,体现了启东“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可以更快推进启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为奋力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意义重大。
今天,能获得启东首届卓越功勋奖,我很激动。如果说为教育事业付出一点心血,作出一点成绩,那也是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然而,党和人民却给了我极大的关怀和崇高的荣誉。作为江苏普教系统第一位博士校长,作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作为江苏省首批“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作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领军人物,我将牢记神圣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和重托。
我把崇高的教育事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自从81年进入启东中学工作,84年担任启东中学副校长至今,我一直践行陶行知先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名言,全身心投入学校教育教学。1996年我带学生参加全国竞赛,途中发生重大车祸,在常州第一人民医院抢救50多个小时,在病床上躺了2个月后,从死亡线上回到自己钟情的校园,更加坚定了终身从教的信念。我始终坚持科研兴校战略,重视并带头做好教科研工作。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省级五项科研课题,围绕课题研究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出版了《校长决策研究》、《学会做人》、《金牌是怎样铸就的》等多部著作,著述近百万字。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了50多篇论文,其中在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我积极倡导“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不断探索“全面+特长”的“全人教育”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办学业绩。学校每年有15到20名同学录取清华北大,1995年至今在国际中学生数理化学科竞赛中获得了13金2银的优异成绩,学校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等殊荣。今年七一前夕,学校党委又被中共江苏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十多年来,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校园从占地不足百亩发展到370多亩,教学规模从30个教学班发展到108个教学班,资产从2000万发展到近2个亿。启东中学能够跨越式发展,成为全国知名教育品牌,在国内外产生一定影响,是全体启中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启东市委市政府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和启东百万人民关心支持的结果。
懂得感恩,回报社会,是我做人的准则;“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我从教的心愿;守望教育,奉献人生,是我一生的追求。多年来,我已经把2003年启东市政府首届科技兴市功臣奖5万元,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的10万元,我的省课题节余经费10多万元,多年稿费20多万元,共计约50万元存在了学校的账户上。现在获得100万卓越功勋奖奖金,我准备用这150万元设立启东中学师生奖励基金,以褒奖教师,激励后学。因为没有启东中学这块教育的试验田,就没有我丰盈的教育人生。
获得卓越功勋奖,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鞭策。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一定紧紧依靠全校教职员工,凝心聚力求发展,求真务实抓质量,努力工作,廉洁奉公,进一步提高启东中学的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为启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谨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致以诚挚的感谢!
加载中,请稍候......